《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第4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才是事实真相。所以他那些错误的见解他能放得下,为什么?他知道真的是错了,佛说得对,我确确实实是迷惑了。他真能放下,以空破有。别教十行菩萨他不住空,也就是他不执著空,空有二边都不住。别教十行菩萨开始教化众生,当然先成就自己。这《华严经》上讲的,我们要教化众生,不先教自己怎么行?所以《华严经》上讲,十住菩萨是解门,他通达、理解了;十行菩萨要把他过去所信所解的统统做出来。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心是孝悌忠信,身是礼义廉耻,行是仁爱和平,要做出来,这叫行,这叫十行。如果说著空?著空他就不做了,住就是著相。他不著空相,所以他能教化,能分别一切法性,成就自己的德行与学问,四弘誓愿里面,「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别教十行位的菩萨。
  第三讲「道种性」,这是「十回向之位,修中道之妙观,因而通达一切之佛法。」十回向不为自己,所以十回向在《华严经》讲的是愿,他在因地所发的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要兑现的。他有能力,这个能力是他烦恼断了,他法门成就了,於一切法通达无碍。这就是从前李老师教导我们同学「至诚感通」,我们要想通世出世间法,难!到哪里去学?如果这个人真诚到极处,自然就通达了。我们能相信吗?能信,佛在经上是这么讲的。我们看历代祖师大德有不少成就,就是用这个道理成功的。惠能大师就是最显著的一个例子,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一生一堂经也没听过,是什么?真诚到极处。你看那个真诚,首先对父母,然后看对老师,对佛菩萨,对一切众生,你看他的谦卑,这要学!谦卑是性德,没有一点傲慢的习气。中国古人讲礼,礼的精神是什么?自卑而尊人,自己谦卑,尊重别人,这是礼的精神,他就能成功。为什么?他跟性德相应。
  在中国儒释道三家的教学,实在讲,那个人学成了靠什么?不是我们现在讲的聪明智慧,不是讲老师有什么善巧方法,不是,就是教他至诚感通。用什么方法?至诚心是他自己的,至诚心就是菩提心,就是讲直心。直心,你看看释迦牟尼佛在《观无量寿佛经》上讲的叫至诚心,这两个字就说出来了,真诚到极处,这是至诚。用什么方法?实际上,方法大家都知道,虽知道不认识,「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就把那个至诚培养出来了。我们中国老祖宗教我们「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那个千遍就是至诚,你没有真诚心,你不可能念上一千遍。什么人能够做到?至诚就做到了,所以他就通!能够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是学来的,不用学。真的就跟彭大夫讲的中医治病一样,病要不要治?不需要治。需不需要吃药?不需要吃药。你把你那个心态调整好了,病就好了。怎样调整?至诚,那就全调整了。人一真正真诚到极处,整个身体细胞,原子的排列统统恢复正常,恢复正常哪里会生病!病态是不正常,这个道理要晓得。
  我们能懂得圣人这两句话的真实义,受用无穷。我们学讲经,讲得跟祖师大德一样,讲得跟释迦牟尼佛一样,能不能做到?能。为什么?一切经教是你自性里头本来有的,你只要能见性,世出世间一切法自然就通了。所以见性多重要!见性用什么见?至诚,至诚就能见性。用什么方法?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中国人讲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不需要让人讲解,这书里的意思你全部都明白,那是什么?千遍,你的心定了。千遍是方法,千遍就是持戒,持戒的目的是教你得定,把你的妄念,见思烦恼是妄念,尘沙烦恼还是妄念,你能把妄念放下,一心专注,专注在这一部经上。专注在一部经上,你还要懂得,你可不能打妄想,打妄想就把你功夫破坏了。所以马鸣菩萨教给我们,读经不可以有文字相,不著文字相,不著名字相,不著心缘相。心缘相是这个意思我懂得了,不要起这个念头,这是妄念。一直读下去,用清净心读,用真诚心读,用平等心读,就能开悟。一面读一面想那个意思,不是佛的意思,是你自己的妄念。这是诀窍,你要真的把这个诀窍找到了,真干,你前途无量。何况真干的时候三宝加持,就像此地法慧菩萨要跟我们讲「十住品」,你看看十方诸佛如来都加持他。我们研究经教为什么?是为将来讲经说法普度众生,这个愿跟十方三世一切如来的愿相同,你跟如来同心、同德、同行、同愿,这就得加持了,他不加持你,加持谁?这一加持,豁然大悟,这个大悟就是明心见性,就是一切通达。佛法讲通达一切法是用这个方法,不是一法一法去学,那你要学到哪一年?你有多长的寿命?学到一百岁,连皮毛还说不上来,你怎么个学法。所以要懂得感通,这才是个正理,你这样才能够通达一切佛法。
  所以这里「修中道之妙观」,这个中道很好,中道是不偏不邪,远离二边,远离邪知邪见,这就是中道。怎么个远离?不分别、不执著就远离了。一起分别执著,你就跟它相应,那你就被法相迷住了,你不能超越它。所以一定要晓得,《华严经》,真正的《华严经》在哪里?是我们的自性。我们自性今天所变现出来的法相,就是我们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所以大方广佛华严在哪里?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身里,在我们的行为里。佛在经上是这样教我们的,我们要能体会,我们要能把它落实。
  第四个叫「圣种性」,圣种性是别教十地菩萨,「以前之住行向皆名为贤」,所以叫三贤,三贤一共是三十个位次。可是十地是十个位次,从初地、二地、三地到十地。这个地方诸位同学一定要知道,三贤是三十个位次,十地是十个,十地是圣人,前面是讲贤人。「此是别教十地菩萨依中道之妙观,破无明之一分,而证入圣位。故名为圣种性。」这五种性是在这个地方,因为讲到种性,这是佛学里很重要的一个法相名词,我们特别把它介绍一下。从这一条来看,破一品无明,而证入圣位,这叫圣种性。佛法里,华严宗讲五教:小、始、终、顿、圆;天台大师,就是法华宗,也叫天台宗,讲四教:藏、通、别、圆。这两个教派最后都讲到圆教,所以三贤十圣就有藏通别圆不同。在华严宗,或者称为贤首宗,以贤首国师为名,他的五教:小始终顿圆,这个位次就有五种不同。而《华严》是属於哪一种?《华严》属於圆教,圆教破无明之一分而证入圣位,是哪个菩萨?初住菩萨;《璎珞经》上所讲的、《楞伽经》上所讲的是讲别教,别教初地他断烦恼的层次跟圆教初住菩萨相等,平等,也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但是智慧差别就太大,别教初地菩萨在智慧上赶不上初住。
  清凉大师在《疏》里给我们讲习种性,意思就深,在别教里面还是习种性,他讲的这六种性,前面五种都是属於习种性,你看范围多大,这我们要懂得。也就是说,别教十地菩萨才真正把起心动念放下,可是在圆教里面初住菩萨就放下了,放下起心动念就超越十法界。圆教十信位菩萨他们在十法界,十信圆满入了初住,他就超越十法界,生到哪里去?生到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那怎么会一样?圆教高,圆修圆证。尤其不可思议的是圆顿,没有层次的,没有阶级的,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圆顿,六祖惠能大师给我们示现的也是圆顿。能大师在黄梅开悟所证得的境界,跟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开悟证得的境界是相同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叫圣种性。这是我们把别教跟圆教要分别清楚,这是别教十地菩萨,才是《华严经》讲的十住。所以十住很像十地,你在经文里面看到许多的讲法,十住跟十地几乎是一样的说法,但是境界不相同,有浅深差别。在华严会上,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了不少,实在讲学到这个地方,我们已经学了四千多个小时。我们能够体会得到、能够理解。
  见性之后,清净平等觉圆满的现前,平等里头没有阶级,如果还有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觉、妙觉,这不还是有分别吗?有分别就不平等了,那怎么算平等法界!确实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讲清楚了,解释明白了,真的是平等,一点没错。为什么有阶级?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习气厚薄有差别,但是它不碍事。什么叫习气?实在讲习气跟现行是对称的,现行就是起作用,现行没有了,不起作用,习气在。所以见思,我们前面讲见思烦恼,这个地方讲别教十住破见思,见思破了,见思习气在。见思一破,六道没有了,他脱离六道轮回,他到哪里去?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这是阿罗汉,他证得阿罗汉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作中国话是无上正等正觉,阿罗汉证得正觉,他成正觉称他为阿罗汉。阿罗汉是学位的名称,正觉是他证得的地位,他有见思烦恼的习气。见思烦恼习气断掉,他就升级,他就升为缘觉,就是辟支佛,就升一级。辟支佛没有见思的习气,见思烦恼连习气也断了,可是他有分别,分别就是尘沙烦恼。所以他们用功要把尘沙烦恼断掉,就是分别断掉,不再分别了。他只要一不分别他就升级,升到哪里?菩萨。虽然是菩萨,他有分别习气,菩萨有分别习气。菩萨把分别习气断掉,他就升一级,他是佛陀,十法界里面的佛。但是这个佛是分别执著连习气都断掉了,他有无明,无明没断。无明是什么?起心动念,这很不容易断。起心动念他要是放下,他就超越十法界。十法界里面的佛,天台大师为我们介绍叫「相似即佛」,他不是真的佛,很像佛,就差那么一点点。他只要把起心动念放下,他真的成佛,十法界没有了,他生到一真法界,就是诸佛菩萨的实报庄严土。生到这个地方他还有无明习气,无明习气可就不好断了,没有法子断,只有让它自己慢慢消掉。
  古人给我们讲习气,习气不好懂,举酒瓶做比喻,酒瓶这是我们常常都看到的,全世界人都懂得,盛酒的。酒把它倒干净,里面擦得干干净净,确实一滴酒都没有了,闻闻有味道,那个味道就好比习气。这个味道搞不掉的,只有把酒瓶盖子打开,放在那边不要去理它,过一个星期去闻闻,淡了,再过一个星期闻,又淡了。到什么时候才没有?佛告诉我们,菩萨无始无明习气断尽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所以三大阿僧只劫成佛不是讲我们,而是讲起心动念放下之后生到佛国土那一天开始,三大阿僧只劫,这个一点都没有了。所以《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个阶级,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就是讲无明习气的厚薄,愈往上面去愈淡,到等觉还有一点点,到妙觉完全没有了,这么一个意思。
  如果你要懂得了,你就晓得这四十一个位次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有,真的有吗?真的没有,它是平等的,虽说是平等,习气厚薄确实不一样,但是完全不碍事。所以初住菩萨就有能力在遍法界虚空界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想佛你来度我,他就现佛身而为说法,那个佛是真佛,可不是假佛。他不是十法界的佛,十法界的佛不是真佛,为什么?十法界的佛没有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起心动念就是阿赖耶的业相,阿赖耶三细相里的业相,他还是用阿赖耶,他不是用自性。分别执著一放下,阿赖耶就没有了,阿赖耶就转变成大圆镜智。大圆镜智就是自性里头本有的般若智慧,这个东西现前。这我们要晓得,不晓得你就有疑惑,搞清楚、搞明白,一点疑惑都没有了。所以佛讲这四十一个位次,是讲他在每个层次上如何去帮助一切众生安住正法,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我们现在不但习气很重,真的烦恼很重,烦恼没断,断了烦恼还有习气。真正断烦恼、断习气,这个断习气我们是讲断见思的习气、断尘沙的习气,不是无明,无明习气是没有办法断的。可是见思跟尘沙是有办法的,什么办法?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练。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教我们这个方法,什么境界不是不接触,接触,接触境界才真正知道你习气断了。你说我不贪财了,没有钱贪什么财,什么叫不贪财?亿万财富摆在你面前不动心,那习气就没有了。看到那么多,心里还动个心,动个心那是习气,要不要?不要,真的不贪,但是念头上会动心,这叫习气。那就教你不断的接触,接触到最后念头都没有了,这习气断了。所以五十三参是教导我们,不但断现行的烦恼,而且断习气。就是在接触境界里面,时时刻刻提高自己的警觉,把它养成一种习惯,回归到自然,习气就没有了。我们这才晓得最难断的是妄想的习气,就是无明习气,这个最难断。这个断掉就是究竟佛果,那是什么?常寂光净土现前。
  我们在前面学习跟诸位曾经报告过,那我们就晓得实报庄严土怎么来的?无始无明习气变现出来的。他们有无明,无明变现的十法界,十法界里头佛法界,无明习气变的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所以他无明习气一断,实报土也没有了,现的是什么?常寂光净土,常寂光才是永恒的。惠能大师明心见性所讲的是常寂光,「何期自性」,自性是常寂光,「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具足万德万能,虽具足它不现前,它什么也没有。我们今天讲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这三种现象在常寂光里都没有,但是它能生三种现象。你也不能说它没有,这本自具足,它不现前。本无动摇,自性本定,我们今天动摇就是起心动念,念头生灭这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没有念头。
  所以佛法里教我们修定,古印度很多宗教都是修禅定,为什么?回归自性,自性本无动摇。回归自性就是回归清净,回归不生不灭,回归本自具足。如果有缘,能生万法,那个缘是什么?众生有感,自然就应。有没有起心动念去应?没有。如果众生有感,他起心动念,他就退转了,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