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精舍丛书 之黄叶闲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维摩精舍丛书 之黄叶闲谈-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径山归堂,梦中忽忆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自此疑情顿发,直得东西不辨,南北不分。第六日随众阁上讽经,抬头忽睹五祖演和尚真赞,末两句云:‘百年三万六千朝,反复原来是这汉。’日前拖死尸句子蓦然打破,直得魂飞胆丧,绝后再醒,何啻放下百二十斤担子!其时正二十四岁,满三年限。 “次后被问:‘日间浩浩作得主么?’答曰:‘作得。’又问:‘睡梦中作得主么?’答曰:‘作得。’又问:‘正睡着无梦时主人公在何处?’于此无言可对,无理可伸。和尚嘱云:‘从今后不要你学佛学法,穷古穷今,只饥来吃饭,困来打眠,才眠觉来,抖擞精神,我这一觉主人公毕竟在什么处安身立命,自誓拼一生做个痴呆汉,定要见这一着于明白。’经及五年,一日睡觉正疑此事,忽同宿道友推枕子落地作声,蓦然打破疑团,如在网罗中跳出。所有佛祖淆讹公案,古今差别因缘,无不了了,自此安邦定国,天下太平,一念无为,十方坐断。” 铁山瑷曰:“僧十三岁知有佛法,十八出家,二十二为僧,先到石霜,记得祥庵主教时时观见鼻头白,遂得清净。后有僧自雪岩来,写得岩坐禅箴看,我做功夫却不从这里过,因到雪岩,依彼所说做功夫,单提无字,至第四夜通身汉流,十分清爽,继得归堂,不与人说话,专一坐禅。后见妙高峰教十二时中莫令有间,四更起来便摸索话头,顿在面前,略觉困睡,便起身下地也。是话头行时步步不离话头,开单展钵,拈匙放箸,随众等事,总不离话头,日间夜间打成片段,未有不发明者。依峰开示做工夫,果得成片。三月二十日岩上堂云:‘兄弟家久在蒲团上瞌睡,须下地走一遭,冷水盥漱,洗开两眼,再上蒲团,竖起 脊梁,壁立万仍,单提话头,如是用功七日,决定悟去,此是山僧四十年前已用之功。’某即依彼所说,便觉功夫异常,第二日两眼欲闭而不能闭,第三日此己身如在虚空中行,第四日曾不知有世间事。其夜倚栏杆少立,泯然无知。检点话头,又不打失。转身上蒲团,忽觉从头至足如劈破髑髅相似,如万丈井底被提在空中相似。 
  “此时无著欢喜处,举似岩,岩云:‘未在。’更去做功夫。求得法语,未后云:‘绍隆佛祖向上事,脑后依然欠一捶。’ 心下道:‘如何又欠一捶?’不信此语、又似有疑,终不能决。每日堆堆坐禅,将及半载,一日因头痛煎药,遇觉赤鼻问:那吒太子析骨还父,析肉还母话,记得被悟?知客问不能对,忽然打破这疑团。后到蒙山,山问参禅到什么处是毕工处?遂不知,投山教再做定力功夫,洗荡尘习。每遇入室,下语只道欠在。一日哺时,坐至更尽,以定力挨拶,直造幽微。出定见山,说此境已,山问:‘哪个是你本来面目?’正欲下语,山便闭门。自此功夫日有妙处。盖以离岩太早,不曾做得细密功夫,幸遇本色宗匠乃得到此。原来功夫做得紧峭,则时时有悟入,步步有剥落。一日见壁上三祖《信心铭》云:‘归根得旨,随照失宗。’又剥了一层。山云:‘个事如剥珠相似,愈剥愈光,愈明愈净,剥一剥,胜他几生功夫也。’但下语犹只道欠在。一日定中忽触着欠字,身心豁然,彻骨彻髓,如积雪卒然开霁,忍俊不禁,跳下地来,擒住山云:‘我欠少个什么?’山打三掌,某礼三拜。山云:‘铁山这一著子几年几日方了。’”
  百丈参马祖为侍者,檀越每送斋饭来,师才揭开盘盖,马大师便拈起一片胡饼示众云:“是什么?”每每如此,经三年。一日侍马祖行次,见一群野鸭飞过,祖曰:“是什么?”师曰:“野鸭子。”祖曰:“什么处去也?”师曰:“飞过去也。”祖遂把师鼻扭,负痛失声。祖曰:“又道飞过去也?”师于言下有省,却归侍者寮哀哀大哭。同事曰:“汝忆父母邪?”师曰:“无。”曰:“被人骂邪?”师曰:“无。”曰:“哭作什么?”师曰:“我鼻孔被大师扭得痛。”不彻同事曰:“有甚因缘不契?”师曰:“汝问取和尚去。”同事问大师曰:“海侍者有何因缘不契在寮中哭,告和尚为某甲说?”大师曰:“是伊会也,汝自问取他。”同事归寮曰:“和尚道汝会也,教我自问汝。”师乃呵呵大笑。同事曰:“适来哭,如今为甚却笑?”师曰:“适来哭而今笑。”同事惘然。
  次日马祖升座,众才集,师出,卷却席。祖便下座,师随至方丈,祖曰:‘我适来未曾说话,汝为甚便卷却席。”师曰:“昨日被和尚扭得鼻头痛。”祖曰:“汝昨日向甚处留心?”师曰:“鼻头今日又不痛也。”祖曰:“汝深明昨日事。”师作礼而退。师再参,侍立次,祖目视绳床角拂子,师曰:“即此用,离此用。”祖曰:“汝向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师取拂子竖起,祖曰:“即此用。离此用。”师挂拂子于旧处,祖振威一喝,师直得三日耳聋。
  水潦和尚问马祖:“如何是西来的意?”祖乃当胸踏倒,师大悟,起来拊掌大笑云:“也大奇!也大奇!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只向一毛头上一时识得根源去。”乃作礼而退。师后告众云:自从一吃马祖踏,直至如今笑不休。”
  上之形形色色、若作实会,埋汝千尺,莫谓余言不先;一作不实会,远汝万程,莫渭余言有咎。若云总不作如是会,许你百千亿劫坐在黑山鬼窖,求出不得,求入不得,求住不得,求不住更不得。然则必如何乃得,学人在此心上心下,必自念云:“先生若不装模作样,像那古人做宗师的样子,故意要钝置人。倘一口说出,我们当下即得哈哈。”果如是也,我得你不得。何也?纵饶三世诸佛、释迦老子一时到来,尽量共力道此一句,亦道不出的,且不问汝诸人得与不得。
  或曰:“他或道得出时如何?”
  先生曰:“我便拜他三拜。”
  或曰:“先生为何如此大赌?”先生:“与其俭也宁奢。”
第四讲  或者问
  
  或问曰:“凡圣情尽,体露真常,但有文言,皆无实义。赵州云:‘老僧此间即以本分事接人。若教随伊根机,自有三乘十二分教。’在今先生如说云云,不但显违赵州,而亦大背宗旨。”如是数问,先生不答,巍然据座,众渴闻义,敬候朗音。
  久之先生顾示诸子,弹指一声曰:“会么?”
  进云:“不会”
  乃曰:“凡圣情尽,谁知凡圣?体露真常,体所露者何一非妄?即妄即体,真从何露?今既有真,何真非妄?文言非实,若无文言,即云实邪?若然三乘十二不如死牛死狗,汝学佛乘纵极其至,死牛死狗也,何有于道?昧孰甚焉!又三乘十二若非本分,若非宗旨者,舍三乘十二即本分,即宗旨邪?如是彼说不通三乘十二者,不闻三乘十二者悉为本分,悉为宗旨也。是汝学佛乘为冤,不亦谬乎?固不仅三乘十二也,曰山川,曰草木,曰鸟兽,曰昆虫,曰星辰、雷电、风雨、晦明、人我、众生等,何一而非本分?何一而非宗旨?故经曰:‘刹说尘说,三世一切说。”
  “又曰:‘山川、草木、鸟兽悉皆念佛念法念僧。’非本分,非宗旨,宁如是云云乎?至于溪深长,添杓柄,三界内,碍石头,见水知源,睹星悟道,踢翻溺器,蹴破脚头,缘风动以知还,闻雷声而悟本,从朝至暮,亘古及今,无一时、无一事、无一法、无一物、无一人、无一言、无一理而不是本分,而不是宗旨也。彼以彼为宗旨本分,此以此为本分宗旨。彼若来此,此必毒打彼三十棒。曰赵州,赵州为何信口开河,不畏人言如此,你卖胭脂我卖粉,买个猪头大家啃。从此各做各的梦,各行各的路,清天白日一物也无,晴空万里不挂片丝,再莫骗人家男女了。”言已,复顾视诸子曰:“会么?”进云:“不会。”
  先生曰:“咄哉!舍却生盐亭而觅死赵州,驴年会道去。”
  进云:“如示云云,彼一是也,此一是也,学人浅机何去何从。”
  先生曰:“从此。”进云:“何故从此?”
  先生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
本文来自:

免费txt小说电子书下载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