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第424 页。 



①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下册,第219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 卷,第574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第26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年版,第125 页。 


… Page 77…

     关系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有阶级性的。恩格斯指出:“一切 

     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 

                                                                            ③ 

     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在现代社 

     会里,“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 

     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 

               ④ 

     德观念” 。 

          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观念是统 

     治阶级的道德观念。马克思在谈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教育时指出,“资 

                                                          ① 

     产者认为道德教育就是灌输资产阶级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的就是教 

     人顺从统治阶级的政治和宗教。恩格斯指出历史上出现过三种道德,即 

     封建主义道德、资产阶级道德和无产阶级道德。无产阶级的道德是“代 

     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那种道德”。这种道德反映了广大劳动 

     人民的利益。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在革命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品 

     德。他们具有为人类的进步而真诚地献出自己力量的精神;他们能站在 

     历史发展的前头,推动历史前进。恩格斯归纳了无产阶级所具备的品质 

     是:“自尊心非常强,决不肯对他们阿谀逢迎;眼光非常远大,决不被 

     这些 ‘民主派’先生们所利用,然而每次发生推翻现政权的运动的时候 

     工人阶级总是拿起武器向着前方,在任何革命运动中这些品质都直接体 

     现着无产阶级的党。”②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要培养青年具有无产阶级的道德观和世界观,坚 

     持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在 《共产党宣言》中他们发出的庄 

     严号召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他们认为这种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与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沙文主义是不相容的,“是工人阶级解放的首 

     要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德育的论述,不能不受到当时时代的限制。那时 

     的工人阶级不但处于资本主义压迫之下,而且工人阶级本身还处于从自 

     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的阶段。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向工人阶级进 

     行道德教育的论述主要还偏重在社会实践方面。但是,他们也已经提出 

     了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原则。 

          道德和道德教育问题,是一个古老的、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问题。 

     但是对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道德的作用和社会职能、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等问题,人们长期争论不休。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 

     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很容易理解下列问题: 

     一定社会的道德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关 

     系所决定;道德是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的;道德同其他社会形态一样,具 

     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继承性。 

          由于阶级斗争的激烈,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往往比较注意道德 

     的阶级性,存在着忽视甚至否定道德继承性的倾向。道德的阶级性和道 



③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134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 卷,第648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 卷,第218 页。 


… Page 78…

     德的继承性是研究道德理论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坚持道德的继承性, 

     不仅不排斥而且会渗透着道德的阶级性和历史性,给道德的继承性以科 

     学的基础。 



           (3)体育 

          马克思把体育理解为“体育学校和军事训练所传授的那种东西”。 

     恩格斯说:“我提出对男性青年一代实施体育和军事的训练作为向新制 

                               ① 

     度过渡的重要条件。”他认为,无论从掌握军事技术还是发展社会经济 

     来看,都必须对青年进行军事训练。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要“在各年级学生的四肢还很富于弹性和十分 

     灵活的时候,经常而认真地教给他们自由体操和器械操”。这对青年身 

     体的正常发育很有好处。马克思主张青年学生的生活、学习、劳动、休 

     息应该互相调剂,“漫长的学习日”只是白白地增加教师的劳动,浪费 

     儿童的时间,无益于儿童的健康。 



           (4)美育 

                                                    ①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创造了美”。人类的劳动的确创造了各种 

     美好的事物。他们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美是有阶级性的。人们都是从 

     自己所处的阶级立场出发来观察美和评价美的。马克思指出:“由于资 

     产阶级生产必须把财富在一种唯一的物的形式上作为物神结晶起来,金 

                                               ② 

     银就成了这种财富的相应的化身。” 在珠宝商的眼里,珠宝只是他的商 

     业的价值,而看不到它的美和特质。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人们由于立 

     场的不同,对美的感受是不同的。 

          马克思还认为文艺作品和音乐具有审美的价值与教育作用。他说, 

     人类“依照美的规律来造形”。作家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种种美的事 

     物加以概括,塑造出优美生动的艺术形象;同时,“艺术对象创造出懂 

                                                                             ③ 

     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 。文艺作 

     品中塑造的优秀人物形象和动人的艺术画面是具有感染力的,这就是美 

     的教育作用。 

          音乐是一种美,它能陶冶性情;反映人民革命斗争的音乐,催人奋 

     进。马克思充分肯定音乐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且认为音乐是有阶级性的。 

      《国际歌》使无产阶级意识到自己的伟大力量,号召无产阶级奋起斗争, 

     鼓舞革命者前仆后继。列宁说,凭着《国际歌》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同志。 



           (5)综合技术教育 

          马克思非常重视综合技术教育,认为它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 

     部分之一。马克思明确指出:“这种教育要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各个 

     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 卷,第436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第93 页。 

② 同上书,第13 卷,第145 页。 

③ 同上书,第12 卷,第742 页。 


… Page 79…

     能。” ① 

          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在于:现代大工业生产经常发生劳动的 

     变换,劳动力经常发生转移,人们要适应新的生产部门,必须具备综合 

     性技术,即教育必须与社会职业结构、与生产结构相适应。马克思在谈 

     到现代工业生产的变革与教育的关系时指出:“工艺学校和农业学校是 

    这种变革过程在大工业基础上自然发展起来的一个要素;职业学校是另 

     一个要素,在这种学校里,工人的子女受到一些有关工艺和各种生产工 

     具的实际操作的教育。如果说,工厂法从资本家那里争取来的最初的微 

     小让步,只是把初等教育同工厂劳动结合起来,那么毫无疑问,工人阶 

    级在不可避免地夺取政权之后,将使理论的和实践的工艺教育在工人学 

     校中占据应有的位置。”②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学说,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客观规 

    律的科学理论基础上的。这一学说强调生产劳动同智育、体育相结合, 

      “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 

     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没有把德育和美育放在与 

     智育、体育及综合技术教育并重的地位,没有给予系统的阐述,是有其 

     客观原因的。因为在当时工人阶级没有掌握政权的历史条件下,考虑到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无产阶级的道 

    德观念不可能处于支配地位。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中 

     强调的是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而不是实施德育,也就是说,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不应要求资产阶级向自己的子女灌输资产 

     阶级道德原则,在资产阶级学校里实施无产阶级的道德教育也是不现实 

     的。 

          马克思恩格斯对美育也涉及很少,原因也在于无产阶级没有掌握政 

    权和生产资料,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没有保证,也就无法谈到美育。但是, 

     他们已经注意到美育的范畴。 



                            6。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应当采取的社会措施 

     之一就是“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恩格斯指出:“在社会主义 

    社会中,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从而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 

                      ① 

     的实践基础。” 又说:“所有的儿童,从能够离开母亲照顾的时候起, 

     由国家机关公费教育。把教育和工厂劳动结合起来。”② 

          马克思恩格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看作近代大工业生产发展的 

     必然趋势。马克思以英国为重点,考察了资本主义大工业形成前后分工 

     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论证了在机器大工业生产以前,独立的农民和手 

     工业者的劳动过程是和教育分离的。18世纪工业革命后,机器大工业代 

     替了工场手工业,科技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 卷,第218 页。 

② 同上书,第23 卷,第535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360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卷,第368 页。 


… Page 80…

    展,大机器工业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 

    前提。机器大工业生产成为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历史条 

    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明,生产过程不断重新组合。大工业的本性决 

    定了劳动的变换、职业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而生产的主体又由 

    人变成了机器,生产的发展不再靠人的手工技艺,而是科学的进步和机 

    器体系的不断革新。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要求一种全面发展的人,他们 

     能了解机器生产的一般科学原理,掌握大工业生产的基本技能,能够适 

    应劳动的变换和职业的更动。这样就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客 

    观需要。但是马克思又认为,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使科学、巨大的自 

    然力、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都体现在机器体系中,并同机器体系一道构成 

     “主人”的权力,科学知识变成奴役工人的力量。这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同社会化大生产矛盾的反映,它又破坏了机器大生产为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提供的客观基础。只有在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全社会的教育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得到彻底实现。 

         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和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 

    产党宣言》中都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纲领性要求提出来,足见 

    这一思想在他们的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这一要求的提出又与 

     当时使用童工直接有关。童工问题是当时工人运动面临的重大问题之 



    一。 



         19世纪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使用童工已非常普遍。尽管在工人阶级 

     的压力下,各国公布了一些童工法,但“法律所规定的”儿童和少年的 

    工作日仍然太长,一般在8小时至12小时,工厂法规定的教育要求也只 

    是能初步读写,没有提出进一步受教育的要求。 

         马克思辩证地看待童工问题,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使用童工带 

    有令人极其厌恶的形式,但原则上年幼一代参加社会生产是合乎规律 

     的、合适的。他说:“现代工业吸引男女儿童来参加伟大的社会生产事 

    业,是一种进步的、健康的和合乎规律的趋势,虽然在资本主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