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5。四方皆反,刘或以寡胜众,可谓奇矣(读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废帝之乱》)
  徐州刺史薛安都、冀州刺史情河崔道固皆举兵应寻阳。上征兵于青州刺史沈文秀,文秀遣其将平原刘弥之等将兵赴建康。会薛安都遣使邀文秀,文秀更令弥之等应安都庞孟虯亦不受命,举兵应寻阳。
  帝召寻阳王长史行会稽郡事孔觊为太子詹事,以平西司马庚业代之。又遣都水使者孔璪入东慰劳。燥说觊以“建康虚弱,不如拥五郡以应袁、邓”。觊遂发兵,驰檄奉寻阳。吴郡太宁顾琛、吴兴太守王昙生、义兴太守刘延熙、晋陵太守袁标皆据郡应之
  益州刺史萧惠开闻晋安王(刘)子勋举兵,集将佐谓之曰:“当推奉九江。”乃遣巴郡太守费欣寿将五千人东下。于是湘州行事何慧文、广州刺史袁昙远、梁州刺史柳元怙、山阳太守程天祚皆附于子勋。
  是岁,四方贡计,皆归寻阳,朝延所保,唯丹阳、淮南等数郡,其间诸县,或应子勋。东兵已至永世,宫省危惧,上集群臣以谋成败。蔡兴宗曰:“今普天同叛,人有异志,宜镇之以静,至信待人”上善之。
  ——摘自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废帝之乱》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刘或据建康,四方皆反。内线作战,以寡对众,以弱敌强。以蔡兴宗为谋主,以刘休若、刘休祐、刘休仁、吴喜、任农夫、张永、萧道成、王道隆、刘勔、沈攸之、黄回、吕安国、张兴世、刘嗣祖诸人为将帅,终于全胜,可谓奇矣。
  ——毛泽东读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废帝之乱》的批语
  (几《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99页)
  '解析'
  《通鉴纪事本末》中《废帝之乱》一节,记述了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明帝刘或罢黜废帝,由众叛亲离、极端孤立的形势,转而征服天下的过程。毛泽东在这一节的标题《废帝之乱》四个字旁,用粗重的黑铅笔,密密地加了旁圈,旁圈右侧,又重笔画了两条曲线,并在天头上写了前面一段批注,批注中的吴喜、任农夫、王道隆、沈攸之、张兴世等人的名字旁,毛泽东特别加了旁圈。
  宋废帝是孝武帝的长子,姓刘,名子业,是一个无道的昏君。他残暴淫虐,滥杀将相大臣、皇族国戚,任用奸倭。湘东王刘或是废帝的叔父。废帝害怕他谋反篡位,把他留在自己身边,经常侮辱他,摧残他,因为他胖,就称他为“猪王”,让他卧在猪圈,食在猪糟,十数次地想杀死他。刘或在近臣阮佃夫、王道隆等人的协助下,与废帝的近臣寿寂之、朱幼细、姜产之等合谋,杀了废帝。刘或在建康被拥立为帝,是为明帝。
  晋安王刘子勋,是孝武帝的第三个儿子,曾被废帝赐死。他的长史邓琬举兵讨伐废帝,当他得知废帝已被刘或杀死的消息后,便在浔阳立刘子勋为帝。因此出现刘或与刘子勋,即建康与得阳对峙的政治局面。
  蔡兴宗是孝武帝时的吏部尚书。他看到废帝的凶残,箴规无效,先后数次劝说废帝的亲近大臣沈庆之、王玄谟、刘道隆等起事。在明帝初即位,处境非常困难的关键时刻,蔡兴宗出过很好的主意。所以毛泽东在批注中称他为“谋主”。
  刘彧和刘子勋的对立一开始,各州郡太守、刺史都纷纷响应刘子勋。正像我们在前面引述的原文说的那样,刘式派人去说服徐州刺史薛安都归服建康,薛安都不从,反把派去的人留下做了大将。刘彧向青州刺史沈文秀征兵,沈文秀原准备响应他,却被薛安都派人拉拢过去了。刘彧派孔躁去争取浔阳王刘子勋的长史孔凯,结果两人一起投奔了刘子勋。汝南、新蔡二郡太守周矜起兵响应刘彧,又被刘子勋杀了。当时,刘彧势单力孤,“京都无百里地”,“四方贡计,皆归浔阳,朝廷所保,唯丹阳、淮南等数郡,其间诸县,或应子勋”。这就是毛泽东批注中说:“刘或据建康,四方皆反”所指的历史事实。
  刘彧在刘子勋军队步步逼近的时候,召集群臣商量对策。蔡兴宗说:“普天同叛,人有异志,宜镇之以静,至信待人。叛者亲戚,布在宫省,若绳之以法,则土崩立至。宜明罪不相及之义,物情既定,人有战心,六军精勇,器用犀利,以待不习之兵,其势相万耳。愿陛下勿忧。”毛泽东在这段话的天头上画了三个圈。刘彧接受了蔡兴宗的意见,厚抚那些在浔阳为官、而住留在建康的家属们,起到了很大的瓦解作用。蔡兴宗又说:“逆之与顺,臣无以辨。今商旅断绝,米甚丰贱,四方云合,而人情更安,以此卜之,清荡可必,但臣之所忧,更在事后即平后,方当劳圣虑耳。”毛泽东对蔡兴宗这段分析和他的远虑,逐字加了旁圈,在天头上画了三个圈。
  刘彧的转机是从充州刺史殷孝祖被说服后,率2000人马支持建康开始的。其时,建康方面“内外忧危,咸欲奔散,孝祖忽至,众力不少,并伦楚壮士,人情大安”。接着刘彧分东西两路出击,并宣布,凡有亲属在得阳的,“罪不相及”,“勿以亲戚为虑”,“安职如故”,大大安定了人心。毛泽东在批注中加了旁圈的吴喜、任农夫、王道隆、沈攸之、张兴世等人,都是在作战中表现特别突出的几位将领。
  殿中御史吴喜曾任河东太守,他请求率精兵300东讨。有人说,吴喜是文人,不会打仗,结果吴喜却以弱胜强,屡战屡胜。吴喜在河东做太守时,“性宽厚,所至,人并怀之”。毛泽东对这句加了旁圈。这次东征,老百姓一听吴河东来了,“皆望风降散”。吴喜以微弱兵力连续攻下数城,一直打到钱塘,平定了三吴。敌方将卒76万人投降。接着他又率5000余人运送军用物资,支援其他方面的部队,立下大功。
  宁朔将军沈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师,众并赖之”。毛泽东在这一段的天头上,写着“沈攸之”三个字。沈攸之协助殷孝祖进击浔阳,殷孝祖战死,军中都认为他应取代殷孝祖的地位指挥全军,他却认为来支援他的江方兴和自己名位相等,能力不在自己之下,“军政不一,致败之由也”。因此他主动请求江方兴为统师,自己全力协助,争取全胜。毛泽东对沈攸之以全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的这段记载很赏识,在天头上画了三个大圈。沈攸之英勇有计谋,他围攻薛常宝于赭圻,薛常宝粮尽,刘胡把粮食藏在船舱里,伪装成翻船,顺风流下,准备支援他。被沈攸之很快识破截获了。刘胡又率一万步兵,夜里凿山开路,送粮支援,又被沈攸之击败。最后,赭折城被攻破,数千人投降。沈攸之被委任为雍州刺史。
  龙骧将军张兴世,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勇将。当刘彧的各路兵马逼近刘子勋,彼此相抗击,久不决胜时,张兴世建议说:“贼据上流,兵强地胜。我虽持之有余,而制之不足。若以奇兵数千,潜出其上,因险而壁,见利而动,使其首尾周遑,进退疑阻,中流既梗,粮运自艰,此制贼之奇也。钱溪江岸最狭,去大军不远,下流回洑,船下必来泊岸,又有横浦可以藏船,千人守险,万夫不能过。冲要之地,莫出于此。”毛泽东对张兴世的这段分析,每个句号的地方都加了双圈,在天头上画了三个大圈。批注:“张兴世”,张兴世的这一建议,得到沈攸之、吴喜的赞同。沈攸之认为这个建议“是安危大机,必不可辍”。于是“选战士七千,轻舸二百,配兴世。兴世帅其众,溯流稍上,寻复兴归,如是者累日”。毛泽东对第一段引文,逐字加了旁圈;对第二段引文,每句末加了双圈。张兴世用进而复退的假象麻痹了对方后,突然于一天夜里,乘风举帆,攻取了上流的重要阵地钱溪,形势急转直下。
  刘彧从绝对孤立的形势,虚弱的军事实力,依靠一批多谋多策、英勇善战的将相,在政治上分化瓦解对方,在军事上打击对方,终于掌握了全局。毛泽东认真地阅读这一战争过程的记叙,对战争的发展变化、人物的活动、采取的政策、策略等,都图画、批注,作了研究。毛泽东把宋明帝罢础废帝的过程,看作战争史上“内线作战,以寡对众,以弱敌强”,终获全胜的一个奇例。 
16。审机独断,往往成功(读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后唐灭梁》)
  九月,帝在朝城,梁段凝进至临河之南,澶西、相南,日有寇掠。自德胜失利以来,丧刍粮数百万,租庸副使孔谦暴敛以供军,民多流亡,租税益少,仓廪之积,不支半岁。泽、潞未下,卢文进、王郁引契丹屡过瀛、涿之南,传闻俟草枯冰合,深入为寇。又闻梁人欲大举,数道入寇。帝深以为忧,召诸将会议。宣徽使李绍宏等皆以为:“郓州城门之外,皆为寇境,孤远难守,有之不如无之,请以易卫州及黎阳于梁,与之约和,以河为境,休兵息民,俟财力稍集,更图后举。”帝不悦,曰:“如此吾无葬地矣。”乃罢诸将,独召郭崇韬问之
  ——摘自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后唐灭梁》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已成摧桔之势,犹献退兵之谋,世局往往有如此者。此时审机独断,往往成功。
  ——摘自毛泽东读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后唐灭梁》
  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309页)
  [解析]
  唐朝末年,各藩镇借抗击黄巢农民起义为名,拥兵割据。连绵不绝的战争火并,朱全忠消灭了许多割据者,初步统一了黄河流域,朱全忠本来参加黄巢的起义,后叛变降唐,被封为梁王。他逼唐哀帝以禅让形式自己即了帝位,国号梁,是为五代十国的梁太祖,被唐封为晋王的李克用父子,用16年的时间与梁展开了殊死的争夺战,其中反反复复,有胜有败。李克用死后,其子李存勋整顿军纪,训练士卒,作战时亲自冲锋陷阵,终于逼使梁未帝自杀,梁亡。李存勋自立为帝,是为庄宗,国号唐。史学家称之为“后唐”。毛泽东在读这段历史时,十分注意后唐灭梁过程中的几次重大战役,并写有批注,加以评论。在《后唐灭梁》这四个字的标题旁,逐字加了旁圈。
  梁末帝贞明四年(918)年底,晋王李存勋出兵攻大梁。在一次战斗中,他手下的大将周德威父子双双战死,梁军四面围攻,占据一个土山,气势逼人。李存勋聚集溃散的队伍反攻,再一次夺下了这座土山。傍晚,对方又发动进攻,“晋兵望之有惧色,诸将以为敌军未尽集,不若敛兵还营,诘朝复战”。毛泽东在这句话旁画了一串叉,显然是对这种意见持否定态度,天平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阎宝说:“王彦章(注:梁国大将)骑兵已入濮阳,山下唯步卒,向晚皆有归志,我乘高趣下击之,破之必矣。今王深入敌境,偏师不利,若复引退,必为所乘。敌军未集者,闻梁再克,必不自溃,几决胜料敌,唯观情势,情势已得,断在不疑,王之成败,在此一战。若不决心取胜,纵收亲众,北归,河朔非王有也。”昭义节度使李嗣昭说:“贼无营垒,日晚思归,但以精骑扰之,使不得夕食,俟其引退,追击可破也”银枪大将王建及说:“贼大将已遁,王之骑军一无所失,今去此疲乏之众,如拉朽耳。王但登山,观臣为王破贼。”上述几处引文,毛泽东都逐字加了旁圈,并在天头上批注:“此战必不可少。”
  李存勖接受了这几个人的意见,说:“非公等言,吾几误计。”李嗣昭、王建及“以骑兵大呼陷阵,诸军继之,梁兵大败”,“死亡者几三万人”。这两处引文也是毛泽东逐字加了旁圈的。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梁军大势已去,犹作垂死搏斗。李存勖屯兵朝城,梁右先锋指挥使康延孝率百余骑兵来降。李存勖脱下自己的锦袍、玉带赠送他,封他为南面招讨都指挥使,领博州刺史,并向他询问梁朝的军情。康延孝告诉他,梁末帝既懦弱又糊涂,只信任越岩及张汉鼎兄弟,这些人卖官鬻爵,民怨很大。大将段凝等“智勇皆无”,“终必败亡”。康延孝还向李存勖出谋献策说:“臣窃观梁兵,聚则不少,分则不多。愿陛下养勇蓄力,以待其分兵。率精骑五千,自郓州直抵大梁,擒其伪主,旬月之间,天下定矣。”李存勖听后很高兴,接受了他的意见,夺取了郓州。毛泽东对康延孝的这段分析,逐字加了旁圈。当时,李存勖内外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梁将段凝等分数路大军前来争夺郸州;契丹要在“草枯冰合”时来搔扰;而军资粮草又因战乱的破坏。十分匮乏。“帝深以忧”,招集诸将商量对策。宣徽使李绍宏等“以为郓州城门之外,皆为寇境,孤远难守,有之不如无之,请以易卫州及黎阳于梁,与之约和,以河为境,休兵息民,俟财力稍集,更图后举”。毛泽东对这种畏缩妥协的主张,又一次逐字画了一串叉,在天头上批注:“已成摧枯之势,犹献退兵之谋,世局往往有如此者。此时审机独断,往往成功。”
  李存勖听到李绍宏等人的意见很不高兴,说:“如此,吾无葬地矣。”他让诸将回去,独自征询枢密使郭崇韬的意见,郭崇韬说:你不洗澡,不解盔甲,日夜征战15年,终于做了皇帝,老百姓都盼望国家太平。现在刚夺得郓州就守不住,怎能安定中原呢?如采纳那种退避的意见,我恐怕将士都会“食尽众散”,虽划河为界,谁为你守卫呀?我曾详细询问过康延孝,“段凝本非将材,不能临机决策,无足可畏。降者皆言大梁无兵,陛下若留兵守魏,固保杨刘,自以精兵与郸州合势,长驱入汁,彼城中既空虚,必望风自溃。苟伪主授首,则诸将自降矣”。毛泽东对这段分析意见,逐字加旁圈,在天头上批注:“仍康延孝之意。”
  李存勖听取了郭崇韬、康延孝的意见,先挫败了进攻郓州的梁军,“帝大喜,谓郭崇韬曰:郓州告捷,足壮吾气”,继而直取大梁,梁末帝自杀,梁亡。李存勖“审机独断”,获得“成功”。毛泽东对历史上这一次战争,在批注中评论说:“康延孝之谋,李存勖之断,郓崇韬之助,此三人者可谓识时务之俊杰。”毛泽东对李存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