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抱朴子-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或谏余以此言为伤圣人; 必见讥贬。 余答曰:“舜禹历试内外; 然後受终文祖。 虽有好伤; 圣人者岂能伤哉! 昔人严延年廷奏霍光为不道; 於时上下肃然; 无以折也。 况吾为世之诫; 无所指斥; 何虑乎常言哉! ”




分类: 书名: 作者:葛洪
    






28章 外篇。时难



抱朴子曰:尽节无隐者; 可为也。 若夫使言必纳而身必安者; 须时。 时之否也。 夫奸凶之徒妒所不逮; 拥上抑下; 恶直丑正; 忧畏公方之弹击邪枉; 是以务除胜己以纾其诛。 明主不世而出; 庸君迷於皂白; 既不能受用忠益; 或乃宣泄至言。 於是弘恭石显之徒; 饰巧辞以构象似; 假至公以售私奸。 令献长生之术者; 反获立死之罪;进安上之计者; 旋受危身之祸。 故曰:非言之难也; 谈之时难也。 


夫以贤说圣; 犹未必即受; 故伊尹干汤; 至於七十也。 以智告愚; 则必不入; 故文谏纣; 终不纳也。 言不见信; 犹之可也。 若乃李斯之诛韩非; 庞涓之刖孙膑; 上官之毁屈平; 袁盎之中晁错; 不可胜载也。 为臣不易; 岂一途也哉! 盖往而不反者; 所以功在身後;而藏器俟时者; 所以百无一遇。 高勋之臣旷代而一有;陷冰之徒; 委积乎史策。 悲夫; 时之难遇也; 如此其甚哉! 由兹以言; 吾知渭滨吕尚之俦; 岩间傅说之属; 怀其王佐之器; 抱其邈世之材; 秉竿拥筑; 老死於庸儿之伍; 而遂不遭文王高宗者; 必不訾矣。




分类: 书名: 作者:葛洪
    






29章 外篇。官理



抱朴子曰:騄駬之骋逸迹; 由造父之御也;禹稷之序百揆; 遭唐虞之主也。 故能不劳而千里至; 揖让而颂声作。 若乃臧否之乘驌騻; 殷辛之临三仁; 欲长驱轻骛; 则辔急辕逼; 欲尽规竭忠; 则祸如发机。 所以车倾於险途; 国覆而不振也。 故良骏败於拙御; 智士踬於暗世。 仲尼不能止鲁侯之出; 晏婴不能遏崔杼之乱。 其才则是; 主则非也。 


夫君犹器也; 臣犹物也; 器小物大; 不能相受矣。 髫孺背千金而逐蛱蜨; 越人弃八珍而甘蛙黾; 即患不赏好; 又病不识恶矣。 夫不用; 则虽珍而不贵矣;莫与; 则伤之者必至。 昔卫灵听圣言而数惊; 秦孝闻高谈而睡寐; 而欲缉隆平之化; 收良能之勋; 犹却行以逐驰; 适楚而道燕也。




分类: 书名: 作者:葛洪
    






30章 外篇。务正



抱朴子曰:南溟引朝宗以成不测之深; 玄圃崇本石以致极天之峻。 大夏凌霄; 赖群橑之积;轮曲辕直; 无可阙之物。 故元凯之佐登; 而格天之化洽;折冲之才周; 则逐鹿之奸寝。 舜禹所以有天下而不与; 卫灵所以虽骄恣而不危也。 


众力并; 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 则庶绩不足康也。 故繁足者死而不弊; 多士者乱而不亡。 然剑戟不长於缝缉; 锥钻不可以击断; 牛马不能吠守; 鸡犬不任驾乘。 役其所长; 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 则世无弃材矣。




分类: 书名: 作者:葛洪
    






31章 外篇。贵贤



抱朴子曰:舍轻艘而涉无涯者; 不见其必济也;无良辅而羡隆平者; 未闻其有成也。 鸿鸾之凌虚者; 六翮之力也;渊虬之天飞者; 云雾之偕也。 故招贤用者; 人主之要务也;立功立事者; 髦俊之所思也。 若乃乐治定而忽智士者; 何异欲致远途而弃骐騄哉! 


夫拔丘园之否滞; 举遗漏之幽人; 职尽其才; 禄称其功者; 君所以待贤者也;勤夙夜之在公; 竭心力於百揆; 进善退恶; 知无不为者; 臣所以报知己也。 世有隐逸之民; 而无独立之主者; 士可以喜遁而无忧; 君不可以无臣而致治。 是以傅说吕尚不汲汲於闻达者; 道德备则轻王公也。 而殷高周文乃梦想乎得贤者; 建洪勋必须良佐也。 


患於生乎深宫之中; 长乎妇人之手; 不识稼穑之艰难; 不知忧惧之何理; 承家继体; 蔽乎崇替。 所急在乎侈靡; 至务在乎游晏; 般於畋猎; 湎於酣乐; 闻淫声则惊听; 见艳色则改视。 役聪用明; 止此二事。 鉴澄人物; 不以经神; 唯识玩弄可以悦心志; 不知奇士可以安社稷。 犀象珠玉; 无足而至自万里之外;定倾之器; 能行而沦乎四境之内。 二竖之疾既据而募良医; 栋桡之祸已集而思谋夫; 何乎火起乃穿井; 觉饥而占田哉! 夫庸隶犹不可以不拊循而卒尽其力; 安可以无素而暴得其用哉?




分类: 书名: 作者:葛洪
    






32章 外篇。任能



或曰:“尾大於身者; 不可掉;臣贤於君者; 不可任。 故口不容而强吞之者必哽; 才非匹而安仗之者见轻。” 


抱朴子曰:“诡哉; 言乎! 昔者荆子总角而摄相事; 实赖二十五老; 臻乎惠康。 子贱起家而治大邦; 实由胜己者多; 而招其弘益。 齐桓杀兄而立; 鸟兽其行; 被发彝酒; 妇闾三百; 委政仲父; 遂为霸宗;夷吾既终; 祸乱亟起。 鲁用季子二十余年; 内无秕政; 外无侵削;人之亡没; 殄瘁响集。 岂非才所不逮; 其功如彼;自任其事; 其祸如此乎! ”


“汉高决策於玄帏; 定胜乎千里; 则不如良平;治兵多而益善; 所向无敌; 则不如信布;兼而用之; 帝业克成。 故疾步累趋; 未若托乘乎逸足;寻飞逐走; 未若假伎乎鹰犬。 夫劲弩难彀; 而可以摧坚逮远;大舟难乘; 而可以致重济深;猛将难御; 而可以折冲拓境;高贤难临; 而可以攸叙彝伦。 


“昔鲁哀庸主也; 而仲尼上圣; 不敢不尽其节;齐景下才也; 而晏婴大贤; 不敢不竭其诚。 岂有人臣当与其君校智力之多少; 计局量之优劣; 必须尧舜乃为之役哉! 何事非君? 何使非民? 耻令其君不及唐虞; 此亦达者之用心也。” 




分类: 书名: 作者:葛洪
    






33章 外篇。钦士



抱朴子曰:由余在戎; 而秦穆惟忧。 楚杀得臣; 而晋文乃喜。 乐毅出而燕坏; 种蠡入而越霸。 破国亡家; 失士者也。 岂徒有之者重; 无之者轻而已哉! 柳惠之墓; 犹挫元寇之锐; 况於坐之於朝廷乎? 干木之隐; 犹退践境之攻; 况於置之於端右乎? 郅都之象; 使劲虏振慑。 孔明之尸; 犹令大国寝锋。 以此御侮; 则地必不侵矣;以此率师; 则主必不辱矣。 


是以明主旅束帛於穷巷; 扬滞羽於瘁林; 飞翘车於河梁; 辟四门而不倦; 不吝金璧; 不远千里; 不惮屈己; 不耻卑辞; 而以致贤为首务; 得士为重宝。 举之者受上赏; 蔽之者为窃位。 


故公旦执贽於白屋; 秦邵拜昌於张生。 邹子涉境; 而燕君拥彗;庄周未食; 而赵惠竦立。 晋平接亥唐; 脚痹而坐不敢正;齐任之造稷丘; 虽频繁而不辞其劳。 楚王受笞於保申; □简去甲於公庐; 彼虽降高抑满; 以贵下贱; 终亦并目以远其明; 假耳以广其聪。 龙腾虎踞; 宜其然也。




分类: 书名: 作者:葛洪
    






34章 外篇。用刑



抱朴子曰:莫不贵仁; 而无能纯仁以致治也;莫不贱刑; 而无能废刑以整民也。 或云:“明後御世; 风向草偃。 道洽化醇; 安所用刑? ”余乃论之曰:“夫德教者; 黼黻之祭服也;刑罚者; 捍刃之甲胄也。 若德教治狡暴; 犹以黼黻御剡锋也;以刑罚施平世; 是以甲升庙堂也。 故仁者养物之器; 刑者惩非之具; 我欲利之; 而彼欲害之; 加仁无悛; 非刑不止。 刑为仁佐; 於是可知也。 


譬存玄胎息; 呼吸吐纳; 含景内视; 熊经鸟伸者; 长生之术也。 然艰而且迟; 为者鲜成; 能得之者; 万而一焉。 病笃痛甚; 身困命危; 则不得不攻之以针石; 治之以毒烈。 若废和鹊之方; 而慕松乔之道; 则死者众矣。 仁之为政; 非为不美也。 然黎庶巧伪; 趋利忘义。 若不齐之以威; 纠之以刑; 远羡羲农之风; 则乱不可振; 其祸深大。 以杀止杀; 岂乐之哉! 


“八卦之作; 穷理尽性; 明罚用狱; 著於《噬嗑》;系以徽纆; 存乎《习坎》。 然用刑其来尚矣。 逮於轩辕; 圣德尤高; 而躬亲征伐; 至於百战; 僵尸涿鹿; 流血阪泉; 犹不能使时无叛逆; 载戢干戈。 亦安能使百姓皆良; 民不犯罪而不治者; 未之有也。 唐虞之盛; 象天用刑; 窜殛放流; 天下乃服。 汉文玄默; 比隆成康; 犹断四百; 鞭死者多。 夫匠石不舍绳墨; 故无不直之木。 明主不废戮罚; 故无陵迟之政也。 


“盖天地之道; 不能纯仁; 故青阳阐陶育之和; 素秋厉肃杀之威; 融风扇则枯瘁摅藻; 白露凝则繁英凋零。 是以品物阜焉; 岁功成焉。 温而无寒; 则蠕动不蛰; 根植冬荣。 宽而无严; 则奸宄并作; 利器长守。 故明赏以存正; 必罚以闲邪。 劝沮之器; 莫此之要。 观民设教; 济其宽猛; 使懦不可狎; 刚不伤恩。 五刑之罪; 至於三千; 是绳不可曲也;司寇行刑; 君为不举; 是法不可废也。 绳曲; 则奸回萌矣;法废; 则祸乱滋矣。 


“亡国非无令也; 患於令烦而不行;败军非无禁也; 患於禁设而不止。 故众慝弥蔓; 而下黩其上。 夫赏贵当功而不必重; 罚贵得得罪而不必酷也。 鞭朴废於家; 则僮仆怠惰;征伐息於国; 则群下不虔。 爱待敬而不败; 故制礼以崇之;德须威而久立; 故作刑以肃之。 班倕不委规矩; 故方圆不戾於物;明君不释法度; 故机诈不肆其巧。唐虞其仁如天; 而不原四罪;姬公友於兄弟; 而不赦二叔。 仲尼之诛正卯; 汉武之杀外甥; 垂泪惜法; 盖不获已也。 


故诛一以振万; 损少以成多; 方之栉发; 则所利者众;比於割疽; 则所全者大。 是以灸刺惨痛而不可止者; 以痊病也;刑法凶丑而不可罢者; 以救弊也。 六军如林; 未必皆勇。 排锋陷火; 人情所惮。 然恬颜以劝之; 则投命者鲜;断斩以威之; 则莫不奋击。 故役欢笑者; 不及叱咤之速;用诱悦者; 未若刑戮之齐。 


是以安於感深谷而严其法; 卫子疾弃灰而峻其辟。 夫以其所畏; 禁其所玩; 峻而不犯; 全民之术也。 明治病之术者; 杜未生之疾;达治乱之要者; 遏将来之患。 若乃以轻刑禁重罪; 以薄法卫厚利; 陈之滋章; 而犯者弥多; 有似穿阱以当路; 非仁人之用怀也。 


“善为政者; 必先端此以率彼; 治亲以整疏; 不曲法以行意; 必有罪而无赦。 若石石昔之割爱以灭亲; 晋文之忍情以斩颉。 故仁者; 为政之脂粉;刑者; 御世之辔策;脂粉非体中之至急; 而辔策须臾不可无也。 肃恭少怠; 则慢惰已至;威严暂驰; 则群邪生心。 当怒不怒; 奸臣为虎;当杀不杀; 大贼乃发。 水久坏河; 山起咫尺。 寻木千丈; 始於毫末;钻燧之火; 勺水可灭;鹄卵未孚; 指掌可縻。 及其乘冲飚而燎巨野; 奋六羽以凌朝霞; 则虽智勇不能制也。 


故明君治难於其易; 去恶於其微; 不伐善以长乱; 不操柯而犹豫焉。 然则刑之为物; 国之神器; 君所自执; 不可假人; 犹长剑不可倒捉; 巨鱼不可脱渊也。 乃崇替之所由; 安危之源本也。 田常之夺齐; 六卿之分晋; 赵高之弑秦; 王莽之篡汉; 履霜逮冰; 由来渐矣。 或永叹於海滨; 或拊心乎望夷; 祸延宗祧; 作戒将来者; 由乎慕虚名於住古; 忘实祸於当己也。” 


或人曰:“刑辟之兴; 盖存叔世。 立人之道; 唯仁与义。 我清静而民自正; 我无欲而民自朴; 烹鲜之戒; 不欲其烦。 宽以爱人则得众; 悦以使人则下附。 故孟子以体仁为安; 扬子云谓申韩为屠宰。 夫繁策急辔; 非造父之御;严刑峻罚; 非三五之道。 故有虞手不指挥; 口不烦言; 恭己南面; 而治化雍熙矣。 宓生政以率俗; 弹琴咏诗; 身不下堂; 而渔者宵肃矣。 


必能厚惠薄敛; 救乏擢滞; 举贤任才; 劝穑省用; 招携以礼; 怀远以德; 陶之以成均; 治之以庠序。 化上而兴善者; 必若靡草之逐惊风;洗心而革面者; 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朝有德让之群後; 野无犯礼之轨躅。 圜土可以虚芜; 楚革可以永格; 何必赏罚可以为国乎! ”


抱朴子答曰:“《易》称“明罚敕法”; 《书》有“哀矜折狱”。 爵人於朝; 刑人於市; 有自来矣; 岂从叔世! 多仁则法不立; 威寡则下侵上。 夫法不立; 则庶事汩矣;下侵上; 则逆节明矣。 至醇既浇於三代; 大朴又散於秦汉; 道衰於畴昔; 俗薄乎当今; 而欲结绳以整奸欺; 不言以化狡猾; 委辔策而乘奔马於险途; 舍柁橹而泛虚舟以凌波; 盘旋以逐走盗; 揖让以救灾火; 斩晁错以却七国; 舞干戈以平赤眉; 未见其可也! 


“盖三皇步而五常骤; 霸王以来; 载驰载骛。 当其弊也; 吏欺民巧; 寇盗公行; 髡钳不足以惩无耻; 族诛不能以禁觊觎。 重目以广视; 累耳以远听; 抗烛以理滞事; 焦心以息奸源; 而犹市朝有呼嗟之音; 边鄙有不闻之枉。 


作威作福者; 或发乎瞻视之下;凶家害国者; 或构乎萧墙之内。 而欲以太昊之道; 治偷薄之俗;以画一之歌; 救鼎涌之乱; 非识因革之随时; 明损益之变通也。 所谓刻舟以摸遗剑; 叁天而射五步; 掼犀兕之甲; 以涉不测之渊;扲却寒之裘; 以御郁隆之暑; 踵之解除; 颐之搔背; 其为愦愦; 莫此之剧矣! 


“但当先令而後诛; 得情而勿喜; 使伯氏无怨於失邑; 虞芮知耻而无讼耳。 若强暴掩容; 操绳而不惮; 诱於含垢; 莫蔓而不除; 恃藏疾之大言; 忘膏肓之近急; 何异焦喉之渴切身; 而遥指沧海於万里之外; 滔天之水已及; 而方造舟於长洲之林; 安得免夸父之祸; 脱沦水之害哉! 


世人薄申韩之实事; 嘉老庄之诞谈。 然而为政莫能错刑; 杀人者原其死; 伤人者赦其罪; 所谓土木半瓦胾; 无救朝饥者也。 道家之言; 高则高矣; 用之则弊; 辽落迂阔; 譬犹干将不可以缝线; 巨象不可使鼠; 金舟不能凌阳侯之波; 玉马不任骋千里之迹也。 


若行其言; 则当燔桎梏; 堕囹圄; 罢有司; 灭刑书; 铸干戈; 平城池; 散府库; 毁符节; 撤关梁; 掊衡量。 胶离朱之目; 塞子野之耳。 泛然不系; 反乎天牧;不训不营; 相忘江湖。 朝廷阒而若无人; 民则至死不往来。 可得而论; 难得而行也。 


“俗儒徒闻周以仁兴; 秦以严亡; 而未觉周所以得之不纯仁; 而秦所以失之不独严也。 


昔周用肉刑; 刖足劓鼻。 盟津之令; 後至者斩; 毕力赏罚; 誓有孥戮。 考其所为; 未尽仁也。 及其叔世; 罔法玩文; 人主苛虐; 号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