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4-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把他拘住,于是江东大震。元显甫出都门,接得桓玄来檄,已 
经心慌,再得庾楷被囚消息,免不得惊上加惊,勉强下船,终 
不敢发。晋廷上下,也不免着忙,特遣齐王柔之,原故南顿王 
宗之子,过继齐王冏,承祀袭封。执着驺虞幡,出告荆江二州, 
谕令罢兵。途中遇着桓玄前锋,不服朝命,竟将柔之杀死。玄 
顺流直至姑孰,使部将冯该等,往攻历阳。襄城太守司马休之, 
即谯王尚之弟。婴城固守,玄军堵截洞浦,纵火焚豫州军舰。 
豫州刺史谯王尚之,率步卒九千,列阵浦上,又遣武都太守杨 
秋,屯兵横江。秋竟降玄军,反引玄军攻尚之,尚之众溃,自 
奔涂中,避匿数日,终被玄军擒去。休之出战败绩,弃城遁走。 
      刘牢之本来观望,不附元显,他想利用桓玄,除去元显父 
子,再伺玄隙,把玄翦除,然后好职掌大权,唯所欲为,算盘 
太精明了。所以牢之虽为前驱,始终未肯效力。下邳太守刘裕, 
此时也奉调从军,为牢之参谋,请牢之亟往击玄。牢之摇首不 
答。可巧牢之的族舅何穆,阴受玄嘱,进说牢之道 :“从古以 
来,功高必危,试看越文种,秦白起,汉韩信,俱身事明主, 
尽忠戮力,功成以后,且不免诛夷,何况为暗主所任使呢?君 
如今日战胜,亦必倾宗,战败当然夷族。胜败俱不能自全,何 
若幡然改图,尚得长保富贵。古人射钩斩袪,还不害为辅佐, 
今君与桓玄,素元嫌隙,难道不好相亲么?”牢之正有此意, 
便令何穆报玄,阴与相通。刘裕再谏不从,牢之甥何无忌,为 
东海中尉,也极谏牢之,终不见听。裕又使牢之子敬宣入谏, 
以汉董卓比玄,请牢之急击勿失。牢之反怒叱道:“我也知桓 
玄易取,但平玄以后,试问骠骑能容我否?”敬宣不好违父, 
只得唯唯听受。牢之遂遣敬宣潜诣玄营,奉上降书。玄佯为优 
待,授任谘议参军,乘势进迫建康。 

… Page 341…

两晋演义                                                              ·796· 

      元显将要出发,忽有急报传到,谓玄已至新亭,吓得魂不 
附体,弃船返奔,退屯国子学。越日,出阵宣阳门外,军中自 
相惊扰,俄而玄军前队,鼓噪前来,大呼放仗。元显拍马急奔, 
还入东府,元显讨王恭时,曾以果锐见称,此时竟如此颓靡, 
到已死得半截了。将佐统皆逃散,惟张法顺一骑随归。元显前 
曾录尚书事,与乃父东西对居,道子所居称东录,元显所居称 
西录,西府车骑辐辏,东府门可张罗,后来星孛天津,元显解 
职,仍加尚书令。吏部尚书车胤,密白道子,请抑元显。元显 
闻悉,谓胤离间父子,意欲害胤,胤竟惶急自杀。自是公卿以 
下,无一敢与元显抗礼。至元显败还,大都袖手旁观,无人顾 
恤,只有道子是情关骨肉,狼狈相依,虽平时亦隐恨元显,到 
此丢去前嫌,想替儿子设法。怎奈想了多时,不得一筹,惟有 
相对泣下。俄而从事中郎毛泰,导引玄军,闯将进来,七手八 
脚,把元显抓了出去,送往新亭,缚诸舫前,由玄历数元显罪 
恶。元显也不多言,但自称为王诞张法顺所误,懊悔不休。玄 
复命将王诞张法顺拿住,与元显同付廷尉,置诸狱中,一面整 
仗入京,矫诏解严,自为丞相,总掌百揆,都督中外诸军,录 
尚书事,领扬州牧。令桓伟为荆州刺史,桓谦为尚书左仆射, 
桓修为徐兖二州刺史,桓石生为江州刺史,卞范之为丹阳尹, 
王谧为中书令。新安太守殷仲文,系玄姊夫,弃郡投玄,星夜 
入都,玄即授为谘议参军。晋安帝本同木偶,未晓国事,内政 
一切,统由琅琊王德文代理,德文又无兵无权,如何能制服桓 
玄?玄得独断独行,不过借着天子的名目,号令四方,当下将 
元显等牵出狱外,先将元显开了头刀,次及谯王尚之,又次及 
庾楷张法顺。惟王诞本应同斩,桓修为舅乞怜,才得免死,流 
戍岭南。再收捕元显家属,得元显子六人,一并处死。只因道 
子为安帝叔父,不得不欺人耳目,先行奏闻,然后处置。奏中 

… Page 342…

两晋演义                                                              ·797· 

有“道子酣纵不孝,罪应弃市”等语。复诏援议亲故例,贷道 
子死,徙居安成郡,使御史杜竹林,偕往管束。竹林密承玄旨, 
鸩死道子,父子代握政权,威吓已极,至此相继遇害,这叫做 
 自作孽,不可活呢。法语之言。 
      刘牢之留次溧州,静待好音,好几日才见朝命,但授为会 
稽内史。牢之惊叹道 :“今日便夺我兵权,祸在目前了。”已 
而敬宣自建康驰至,乃是讨差出来,佯称替玄慰谕,暗中却为 
父设谋,进袭桓玄。牢之迟疑未决,私召刘裕入商道 :“我悔 
不用卿言,致为桓玄所卖。今欲北趋广陵,联结高雅之等,起 
兵讨逆,卿可从我去否?”裕答道 :“将军率劲卒数万,望风 
降玄,今玄已得志,威震天下,朝野人士,已失望将军,将军 
岂尚能再振么?裕只有弃官归里,不敢再从将军。”言毕即退, 
出外遇着何无忌。无忌密问道:“汝将何往?”裕与语道: 
 “我观刘公必不能免;卿不若随我至京口。桓玄若守臣节;我与 
卿不妨事玄,否则与卿图玄便了 。”无忌依议,也不向牢之告 
辞,竟偕裕同往京口去了。牢之大集僚佐,拟据住江北,纠众 
讨玄。参军刘袭进言道 :“天下惟一反字,最悖情理,将军前 
反王兖州,指王恭。近日反司马郎君,指元显。今又欲反桓玄, 
一人三反,如何自立?”这数句话说得牢之瞠目结舌,无言可 
答。袭亦退出,飘然自去。佐史亦多半散走。牢之惊惧,使敬 
宣至京口迎家眷。敬宣愆期不还,牢之还道是机谋已泄,为玄 
所杀,乃率部曲北走。到了新洲,部众散尽,牢之悔恨已极, 
且恐玄军追来,竟解带悬林,自缢而死。真是死得不值。尚有 
左右数人,代为棺殓,草草了事。及敬宣奔至,惊悉牢之早死, 
无暇举哀,匆匆渡江,逃往广陵。桓玄闻报,命将牢之斲棺枭 
首,曝尸市中。牢之骁勇过人,当时推为健将,惟故太傅谢安 
在日,尝说牢之器小,不可独任,独任必败,至是果如安言。 

… Page 343…

两晋演义                                                              ·798· 

      桓玄又伪示谦恭,让去丞相,改官太尉,兼领豫州刺史, 
余官如故。国家大事,俱就谘询,小事乃决诸尚书令桓谦,及 
丹阳尹卞范之。自从安帝嗣位以来,会稽父子,秉权乱政,闹 
得一蹋糊涂。玄初入建康,黜奸佞,揽贤豪,都下人民,欣然 
望治。过了月余,玄即奢侈无度,政令失常,朋党互起,凌侮 
朝廷,甚至宫中供奉,亦隐加尅扣。安帝以下,不免饥寒;再 
加三吴大饥,民多饿死。临海永嘉,又遭孙恩卢循等侵掠,十 
室九空,百姓流离死亡,苦不胜言。桓玄出屯姑孰意欲抚安东 
土,乃遣人招致卢循,使为永嘉太守。循虽然受命,仍是暗中 
劫夺,骚扰不休。玄却自诩有功,隐讽朝廷,录取前后勋绩, 
加封豫章桂阳诸郡公。又复表辞不受,暗嘱有司为子侄请封。 
晋廷怎敢不依,因封玄子昇为豫章公,玄兄子濬为桂阳公。乐 
得炫赫。一面钩求异党,再杀吴兴太守高素,将军竺谦之刘袭 
等人。数子皆牢之旧将,故一并遇害。袭兄冀州刺史刘轨,邀 
同司马休之刘敬宣高雅之等,共据山阳,欲起兵攻玄,被玄先 
期察觉,发兵控御。轨等自知无成,走投南燕去了。 
      越年二月,玄上表申请,愿率诸军讨平关洛,有诏授玄为 
大将军。玄命整缮舟师,先制轻舸数艘,装载服玩书画。有人 
问为何因?玄答道:“兵凶战危,倘有意外,当使轻便易运, 
免为敌人所掠呢 。”这语一传,大众始知他饰辞北伐,其实为 
求封大将军起见。果然不到数日,朝旨复下,饬玄缓进。玄借 
朝命宣示将士,不复出兵。一味诈伪。已而荆州刺史桓伟病死, 
玄令桓修继任。从事中郎曹靖之说玄道 :“谦修兄弟,专据内 
外,权势太重,不可不防 。”玄乃令南郡相桓石康为荆州刺史, 
石康为玄从弟,仍系桓氏亲属,曹靖之徒费唇舌,反多为桓氏 
增一羽翼罢了。侍中殷仲文,散骑常侍卞范之,为玄心腹,密 
劝玄早日受禅,且由仲文起草,代撰九锡文及册命,玄当然心 

… Page 344…

两晋演义                                                            ·799· 

喜。朝右大臣,统是玄党,便即迫安帝下诏,册命玄为相国, 
总百揆,晋封楚王,领南郡南平宜都天门零陵营阳桂阳衡阳义 
平十郡,加九锡典礼,得置丞相以下官属。桓谦进任卫将军, 
录尚书事。王谧为中书监,领司徒,桓胤为中书令,桓修为抚 
军大将军。 
      时刘裕为彭城内史,修因召裕密问道 :“楚王勋德崇隆, 
中外属望,闻朝廷将俯顺人情,仿行揖让故事,卿意以为何如?” 
裕应声道 :“楚王为宣武令嗣,温谥宣武,见前文。勋德盖 
世,宜膺大宝 。况晋室衰弱,民望久移,乘运禅代,有何不 
可?”看到后文,实是请君入瓮。修欣然道 :“卿以为可,还 
有何人敢云不可呢?”裕暗笑而退。 
     新野人庾仄,为殷仲堪旧党,闻玄谋篡逆,即纠众袭击襄 
阳,逐走刺史冯该。当下辟地为坛,祭晋七庙祖灵,禡师誓众, 
传檄讨玄,也是汉翟义流亚,故特叙入。江陵震动。适值桓石 
康莅镇,引兵攻襄阳,仄出战败绩,奔投后秦。玄伪欲避嫌, 
 自请归藩。桓修等入白安帝,请帝手诏慰留,安帝不得不从。 
玄又诈言钱塘临平湖忽开,江州有甘露下降,使百僚集贺庙堂, 
矫诏谓 :“相国至德,感格神祗,所以有此嘉瑞”云云。玄复 
 自思前代受命,多得隐士,乃特征前朝高隐皇甫谧六世孙希之, 
为著作郎,又使希之固辞不就,然后下诏旌礼,号为高士,时 
人讥为充隐。都人士有法书好画,及佳园美宅,必为玄所垂涎, 
尝诱令赌博,使作孤注,得胜便取为己有。生平尤爱珠玉,玩 
不释手,至逆谋已成,遂假传内旨,加玄冕十有二旒,建天子 
旌旗,出警入跸,车驾六马,乐舞八佾,妃得称王后,世子得 
称太子。卞范之便代草禅诏,迫令临川王司马宝,持入宫中, 
胁安帝照文誊录,盖用御印,当即发出。越宿,逼帝临轩,交 
出玺绶,遣令司徒王谧赍给楚王,复徙帝出居永安宫。又越宿, 

… Page 345…

两晋演义                                                               ·800· 

迁太庙神主至琅琊庙,逼何皇后系穆帝后,尝居永安宫。及琅 
琊王德文,出居司徒府。何皇后行过太庙,停舆恸哭,哀感路 
人;后来为玄所闻,勃然怒道 :“天下禅代,不自我始,与何 
氏妇女何涉,乃无端妄哭呢?”你既要笑,何后怎得不哭? 
      王谧既将玺绶献玄,百官又统至姑孰,联名劝进。玄命在 
九井山北,筑起受禅台来,便于元兴二年十二月朔旦,僭即帝 
位,改国号楚,纪元永始,废安帝为平固王,王皇后为平固王 
妃,降何后为零陵县君。琅琊王德文为石阳公,武陵王遵为彭 
泽县侯,追尊父温为宣武皇帝,母南康公主为宣皇后,封子昇 
为豫章王。余如桓氏子弟族党,一律封赏,大为王,次为公, 
又次为侯。过了数日,玄乘法驾,设卤簿,驰入建康宫。途中 
适遇逆风,旌旗皆偃,及登殿升座,猛听得豁喇一声,御座陷 
落,好似有人在后推玄,险些儿跌将下来。小子走笔至此,因 
随书一诗道: 

      唐虞禅位传文德,汉魏开基本武功。 
      功德两亏谋盗国,任他狡猾总成空。 

      究竟玄曾否跌下,待至下回续表。 

      会稽父子,相继为恶,实为东晋厉阶。桓玄之起兵作乱, 
祸实启于元显一人,而道子之不能制子,亦宁得谓其无咎?故 
元显之枭首,与道子之鸩死,理有应得,无足怪也。惟刘牢之 
欲收鹬蚌之利,卒死于桓玄之手,党恶亡身,欲巧反拙,天下 
之专图利己者,其亦可自返乎?桓玄才智,不及乃父,徒乘晋 
室之衰,遍树族党,窃人家国,彼方以为人可欺,天亦可欺, 
篡逆诈夺,任所欲为,庸讵知冥漠之中,固自有主宰在耶?盖 

… Page 346…

两晋演义                                                               ·801· 

观于逆风之阻,御座之倾,而已知天意之诛玄矣。 

… Page 347…

两晋演义                                                             ·802· 

                 第九十回 贤孟妇助夫举义 

                                    勇刘军败贼入都 

      却说桓玄上登御座,忽致陷落,几乎跌下。左右慌忙扶住, 
才得站住。群下统皆失色,独殷仲文向前道 :“这是圣德深厚, 
地不能载,所以致此 。”亏他善谀。玄乃易惊为喜,出殿还宫, 
徙安帝出居寻阳,纳桓温神主于太庙中,立妻刘氏为皇后。散 
骑常侍徐广,请依据晋典,建立七庙。玄自以为祖彝以上,名 
位未显,不欲追尊,但诡词辩驳道 :“礼云三昭三穆,与太祖 
为七,是太祖应为庙主,昭穆皆在太祖以下。近如晋室太庙, 
宣帝反列在昭穆中,次序错乱,怎得奉为定法呢?”广乃默然 
退出,适遇秘书监卞承之,述及前言。承之喟然道 :“宗庙祭 
祀,上不及祖,眼见是楚德不长了 。”桓彝忠晋,桓玄篡晋, 
祖孙志趣不同,无怪玄之不愿追尊。承之谓楚德不长,岂尊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