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4-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张贵人终日旁侍,盅惑主聪,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 
 自迷,越害得这位孝武帝,俾昼作夜,颠倒糊涂。 
      太元二十一年秋月,新凉初至,余暑未消,孝武帝尚在清 
暑殿中,与张贵人饮酒作乐,彻夜流连,不但外人罕得进见, 
就是六宫嫔御,也好似咫尺天涯,无从望幸。不过请安故例, 
总须照行,有时孝武帝醉卧不起,连日在床,后宫妾媵,不免 
生疑,还道孝武帝有什么疾病,格外要去问省,献示殷勤。张 
贵人恃宠生骄,因骄成妒,看那同列娇娃,简直是眼中钉一般, 
恨不得一一驱逐,单剩自己一人,陪着君王,终身享福。描摹 
得透。有几个伶牙利齿的妃嫔,窥透醋意,免不得冷嘲热讽, 
语语可憎。张贵人愤无可泄,已是满怀不平。时光易过,转瞬 
秋残,清暑殿内,銮驾尚留,一夕与张贵人共饮,张贵人心中 
不快,勉强伺候,虚与绸缪。孝武帝饮了数大觥,睁着一双醉 
眼,注视花容,似觉与前少异,默忖多时,猜不出她何故惹恼, 

… Page 243…

两晋演义                                                              ·698· 

问及安否,她又说是无恙。孝武帝所爱惟酒,以为酒入欢肠, 
百感俱消,因此顾令侍女,使与张贵人接连斟酒,劝她多饮数 
杯。张贵人酒量平常,更因怀恨在心,越不愿饮,第一二杯还 
是耐着性子,勉强告干,到了第三四杯,实是饮不下了。孝武 
帝还要苦劝。张贵人只说从缓。孝武帝恐她不饮,先自狂喝, 
接连数大觥下咽,又使斟了一大觥,举酒示张贵人道 :“卿应 
陪我一杯 !”说着,又是一口吸尽。死在眼前,乐得痛快。张 
贵人拗他不过,只得饮了少许。孝武帝不禁生忿,迫令尽饮, 
再嘱侍女与她斟满,说她故意违命,须罚饮三杯。本想替她解 
愁,谁知适令增恨!张贵人到此,竟忍耐不住,先将侍女出气, 
责她斟得太满,继且顾语孝武帝道 :“陛下亦应节饮,若常醉 
不醒,又要令妾加罪了 !”孝武帝听了加罪二字,误会微意, 
便瞋目道 :“朕不罪卿,谁敢罪卿,惟卿今日违令不饮,朕却 
要将卿议罪 !”张贵人蓦然起座道:“妾偏不饮,看陛下如何 
罪妾?”孝武帝亦起身冷笑道 :“汝不必多嘴,计汝年已将三 
十,亦当废黜了!朕目中尽多佳丽,比汝年轻貌美,难道定靠 
汝一人么?”说到末句,那头目忽然眩晕,喉间容不住酒肴, 
竟对张贵人喷将过去,把张贵人玉貌云裳,吐得满身肮脏。侍 
女等看不过去,急走至御前,将孝武帝扶入御榻,服侍睡下。 
孝武帝头一倚枕,便昏昏的睡着了。 
      惟张贵人得宠以来,从没有经过这般责罚,此次忽遭斥辱, 
哪里禁受得起,凤目中坠了无数泪珠儿。转念一想,柳眉双竖, 
索性将泪珠收起,杀心动了。使侍女撤去残肴,自己洗过了脸, 
换过了衣,收拾得干干净净。又踌躇了半晌,竟打定主意,召 
入心腹侍婢,附耳密嘱数语。侍婢却有难色,张贵人大怒道: 
 “汝若不肯依我,便叫你一刀两段!”侍婢无奈,只好依着闺 
令,趋就御榻,用被蒙住孝武帝面目,更将重物移压孝武帝身 

… Page 244…

两晋演义                                                              ·699· 

上,使他不得动弹。可怜孝武帝无从吐气,活活闷死!过了一 
时,揭被启视,已是目瞪舌伸,毫无气息了。看官记着!这孝 
武帝笑责张贵人,明明是酒后一句戏言,张贵人伴驾有年,难 
道不知孝武帝心性?不过因华色将衰,正虑被人夺宠,听了孝 
武帝戏语,不由的触动心骨,竟与孝武帝势不两立,遂恶狠狠 
的下了毒手,结果了孝武帝的性命。总计孝武帝在位二十四年, 
改元两次,享年只三十有五。小子有诗叹道: 

      恩深忽尔变仇深,放胆行凶不自禁; 
      莫怪古今留俚语,世间最毒妇人心! 

      张贵人弑了孝武帝,更想出一法,瞒骗别人。究竟如何用 
谋,待看下回分晓。 

      桓玄一粗鄙小人耳,智识远不逮莽懿,即乃父桓温,犹未 
克肖,微才如王忱,且能以谈笑折服之,固不待谢安石也。殷 
仲堪懦弱无能,纵之出柙,至玄执槊相向,益复畏之如虎,莫 
展一筹。孝武帝欲借之以制道子,庸讵知其更纵一患耶?王雅 
谓其必为乱阶,何见之明而词之悚也。但孝武不能测一张贵人, 
安能知一殷仲堪,床闼之间,危机伏焉,环珮之侧,死象寓焉。 
经作者演写出来,尤觉得酒食之祸,甚于戈矛。褒妲之亡殷周, 
犹为间接,而张贵人竟直接弑君,甚矣!女色之不可近也! 

… Page 245…

两晋演义                                                              ·700· 

              第七十八回 迫诛奸称戈犯北阙 

                                   僭称尊遣将伐西秦 

      却说张贵人弑主以后,自知身犯大罪,不能不设法弥缝, 
遂取出金帛,重赂左右,且令出报宫廷,只说孝武帝因魇暴崩。 
太子德宗,比西晋的惠帝衷,还要暗弱,怎能摘伏发奸?会稽 
王道子,向与孝武帝有嫌,巴不得他早日归天,接了凶讣,暗 
暗喜欢,怎肯再来推究?外如太后李氏,以及琅琊王德文,总 
道张贵人不敢弑主,也便模糊过去。王珣王雅等,统是仗马寒 
蝉,来管什么隐情,遂致一种弥天大案,千古沈冤。后来《晋 
书》中未曾提及张贵人,不知她如何结局,应待详考。王国宝 
得知讣音,上马急驰,乘夜往叩禁门,欲入殿代草遗诏,好令 
 自己辅政。偏侍中王爽,当门立着,厉声呵叱道:“大行皇帝 
晏驾,太子未至,无论何人,不得擅入,违禁立斩 !”国宝不 
得进去,只好怅然回来。越日,太子德宗即位,循例大赦,是 
谓安帝。有司奏请会稽王道子,谊兼勋戚,应进位太傅,邻扬 
州牧,假黄钺,备殊礼,无非讨好道子。有诏依议,道子但受 
太傅职衔,余皆表辞。诏又褒美让德,仍令他在朝摄政,无论 
大小政事,一律咨询,方得施行。道子权位益尊,声威益盛, 
所有内外官僚,大半趋炎附热,奔走权门。最可怪的是王国宝, 
本已与道子失欢,不知他用何手段,又得接交道子,仍使道子 
不念前嫌,复照前例优待,引为心腹,且擢任领军将军。无非 
喜谀。从弟王绪,随兄进退,不消多说。阿兄既转风使舵,阿 

… Page 246…

两晋演义                                                              ·701· 

弟自然随风敲锣。 
      平北将军王恭,入都临丧,顺便送葬。见了道子辄正色直 
言,道子当然加忌。惟甫经摄政,也想辑和内外,所以耐心忍 
气,勉与周旋。偏恭不肯通融,语及时政,几若无一惬意,尽 
情批驳,声色俱厉。退朝时且语人道 :“榱栋虽新,恐不久便 
慨黍离了 !”过刚必折。道子知恭意难回,更加衔恨。王绪谄 
附道子,因与兄国宝密商,谓不如乘恭入朝,劝相王伏兵杀恭。 
国宝以恭系时望,未便下手,所以不从绪言。恭亦深恨国宝。 
有人为恭画策,请召入外兵,除去国宝,恭因冀州刺史庾楷, 
与国宝同党,士马强盛,颇以为忧,乃与王珣密谈,商决可否。 
珣答说道 :“国宝虽终为祸乱,但目前逆迹未彰,猝然加讨, 
必启群疑。况公拥兵入京,迹同专擅,先应坐罪,彼得借口, 
公受恶名,岂非失算?不如宽假时日,待国宝恶贯满盈,然后 
为众除逆,名正言顺,何患不成 !”恭点首称善。已而复与珣 
相见,握手与语道 :“君近来颇似胡广。”汉人以拘谨闻!珣 
应声道 :“王陵廷争,陈平慎默,但看结果如何,不得徒论目 
前呢 。”两人一笑而散。 
      过了一月,奉葬先帝于隆平陵,尊谥为孝武皇帝。返袝以 
后,恭乃辞行还镇,与道子等告别。即面语道子道 :“主上方 
在谅闇,冢宰重任,伊周犹且难为,愿相王亲万机,纳直言, 
远郑声,放佞人,保邦致治,才不愧为良相呢 !”说着,睁眼 
注视道子。旁顾国宝在侧,更生愠色,把眼珠楞了数楞。国宝 
不禁俯首,道子亦愤愤不平,但不好骤然发作,只得敷衍数语, 
送恭出朝罢了。 
      到了次年元旦,安帝加元服,改元隆安。太傅会稽王道子 
稽首归政,特进左仆射王珣为尚书令,领军将军王国宝为左仆 
射,兼后将军丹阳尹。尊太后李氏为太皇太后,立妃王氏为皇 

… Page 247…

两晋演义                                                             ·702· 

后。后系故右军将军王羲之女孙,父名献之,亦以书法著名, 
累官至中书令,曾尚简文帝女新安公主,有女无子。及女得立 
后,献之已殁,至是始追赠光禄大夫,与乃父羲之殁时,赠官 
相同。史称羲之有七子,惟徽之献之,以旷达称,两人亦最和 
睦。献之病逝,徽之奔丧不哭,但直上灵床,取献之琴,抚弹 
许久,终不成调,乃悲叹道 :“呜呼子敬,人琴俱亡!”说毕, 
竟致晕倒,经家人舁至床上,良久方苏。他平时素有背疾,坐 
此溃裂,才阅月余,也即去世。叙此以见兄弟之友爱。徽之字 
子猷,献之字子敬,还有徽之兄凝之,亦工草隶,性情迂僻, 
尝为才妇谢道韫所嫌。事见后文。 
      且说王国宝进官仆射,得握政权。会稽王道子,复使东宫 
兵甲,归他统领,气焰益盛。从弟绪亦得为建威将军,与国宝 
朋比为奸,朝野侧目。国宝所忌,第一个就是王恭,次为殷仲 
堪,尝向道子密请,黜夺二人兵权。道子虽未照行,谣传已遍 
布内外,恭镇戍京口,距都甚近,都中情事,当然早闻,因即 
致书仲堪,谋讨国宝。仲堪在镇,尝与桓玄谈论国事,玄正思 
利用仲堪,摇动朝廷,便乘隙进言道 :“国宝专权怙势,唯虑 
君等控驭上流,与他反抗,若一旦传诏出来,征君入朝,试问 
君将如何对付哩?”仲堪皱眉道 :“我亦常防此着,敢问何计 
可以免忧?”玄答道 :“王孝伯即王恭表字。嫉恶如仇,正好 
与他密约,兴晋阳甲,入清君侧,援引《春秋》晋赵鞅故事。 
东西并举,事无不成!玄虽不肖,愿率荆楚豪杰,荷戈先驱, 
这也是桓文义举呢 。”仲堪听着,投袂而起,深服玄言。遂外 
招雍州刺史郗恢,内与从兄南蛮校尉殷顗,南郡相江绩,商议 
起兵。顗不肯从,当面拒绝道 :“人臣当各守职分,朝廷是非, 
与藩臣无涉,我不敢与闻 !”绩亦与顗同意,极言不可,惹得 
仲堪动怒,勃然作色。顗恐绩及祸 ,从旁和解。绩抗声道 : 

… Page 248…

两晋演义                                                             ·703· 

 “大丈夫各行己志,何至以死相迫呢?况江仲元绩自称表字。 
年垂六十,但恨未得死所,死亦何妨 !”说着,竟大踏步趋出。 
仲堪怒尚未平,将绩免职,令司马杨佺期代任,顗亦托疾辞职。 
仲堪亲往探视,见顗卧着,似甚困顿。乃顾问道 :“兄病至此, 
实属可忧 。”顗张目道:“我病不过身死,汝病恐将灭门。宜 
求自爱,勿劳念我 !”仲堪怀闷而出。嗣得郗恢复书,亦不见 
允,因复踌躇起来。适值王恭书至,乃想出一条圆滑的法儿, 
令恭即日先驱,自为后应。恭得了复书,喜如所愿,便即遣使 
抗表道: 

     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道子妃为国宝妹,故称 
姻戚,事见七十六回。不能感恩效力,以报时施,而专宠肆威, 
以危社稷。先帝登遐,夜乃犯阙叩扉,欲矫遗诏,赖皇太后明 
聪,相王神武,故逆谋不果。又夺东宫现兵,以为己用,谗嫉 
二昆,甚于仇敌。与其从弟绪同党凶狡,共相煽连,此不忠不 
义之明证也。以臣忠诚,必亡身殉国,是以谮臣非一,赖先帝 
明鉴,浸润不行。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 
斯义!已与荆州督臣殷仲堪,约同大举,不辞专擅,入除逆党, 
然后释甲归罪,谨受钺钺之诛,死且不朽!先此表闻。 

      为了王恭这篇表文,遂令晋廷大臣,个个心惊。当下传宣 
诏命,内外戒严,道子日夕不安,即召王珣入商大计。珣本为 
孝武帝所信任,孝武暴崩,珣不得预受顾命,名虽加秩,实是 
失权。及应召进见,道子便问道 :“二藩作逆,卿可知否?” 
珣随口答辩道:“朝政得失;珣勿敢预;王殷发难;何从得知?” 
道子无词可驳 ,只好转语王国宝,且有怨言。国宝实是无能, 
急得不知所措 。此时用不着媚骨了。没奈何派遣数百人,往 

… Page 249…

两晋演义                                                              ·704· 

戍竹里 ,夜遇风雨,竟致散归。国宝越加惶惧,王绪进语国 
宝道 :“王珣阴通二藩,首当除灭,车胤现为吏部尚书,实与 
珣同党。为今日计,急矫托相王命,诱诛二人,拔去内患,然 
后挟持君相,出讨二藩,人心一致,怕甚么逆焰呢?”计颇凶 
狡。国宝迟疑不答,被绪厉声催逼,方遣人召入珣胤。至珣胤 
到来,国宝又不敢加害,反向珣商量方法。珣说道 :“王殷与 
君,本没有甚么深怨,不过为权利起见,因生异图 。”国宝不 
待说毕,便愕然道 :“莫非视我作曹爽不成!”曹爽事见《三 
国志》。珣微哂道:“这也说得过甚,君无爽罪,王孝伯亦怎 
得比宣帝呢?”宣帝即司马懿。国宝又转顾车胤道 :“车公以 
为何如?”胤答道 :“昔桓公围攻寿春,日久方克。即桓温攻 
袁真事,见六十二回。今朝廷发兵讨恭,恭必婴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