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三根本要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法三根本要义-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众生生存环境——器世界
  佛法认为宇宙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在这宇宙空间中存在着恒河沙数一样多的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天体。这些天体都在经历着成住毁空的过程,有的天体上有光、有的上无光、有的天体上有生物,有的上无生物。
  我们生存的这个器世界(生命载体),属于娑婆大千世界。这三千大千世界中,共有十亿颗地球。一万亿三干大千世界天体系,组成华藏世界天体系。这华藏世界天体系也只是更大的宇宙天体系大雪海遍照佛手心的一个微尘团。这个自然生成的宇宙大佛天体系,由无数像华藏世界这样的天体系组成,人类的智慧永远揭不开这个迷。
  佛法认为众生的生存环境,是众生共同的业力和愿力创造的,它对众生的生存、苦乐有极大的影响,人们应该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环境、优化环境。要爱护一草一木。环境的恶化、资源的破坏意味着这个地球上的生命的末日将临。因此不但伤害动物、鸟兽、昆虫是犯罪,就连割草砍树、破坏自然生态、污染环境河流都被视为恶行而属于佛律禁止之列。
三、生命的流转运动——轮回
      宇宙中的众有情生命共处于一个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永无止境,流转不息的生命运动的环形激流之中。在流转过程中没有片刻停留的自由,没有固定的贵贱、强弱、贫富、高低的位置,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亲仇利害的相互关系。忽上忽下,翻滚不息,变化无常。在生死交替的流转过程中自始至终充满矛盾和痛苦,被视为“幸福”和“快乐”的东西,也都或者伴随着苦,或者结局是苦,或者是暂时的镇痛,或纯粹就是从一种苦境到另一种苦境的意识转移,本质上都是苦。这种轮回流转,如像一个上下转动不息的“水车”,三界五道(或六道)的生命就像水车的斗子,忽上忽下地变换着位置。上界的人和八禅天禅力神通广大的天人,也会堕入下界畜生和地狱道,下界地狱、饿鬼、畜生也会转生人天之道。
  把一个个生灵投入这个流转系列,并且推动这个巨轮转动不息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呢?既不是“上帝”或者“神佛”,也不是其他不可知的力量,而是一种虚妄颠倒无明意识和这种意识支配下的善恶行凶(造业)。爱和善行是能使上升的因业,恨和恶行是下堕的因业。
  轮回圈中的生命共分为三界五类:
  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五欲,特别是以性欲为主要特点的称为欲界众生。其中包括人和欲界六重天,畜牲、饿鬼、地狱生命。畜牧包括各类动物、昆虫、微生物;饿鬼的指一种遭受饥渴之苦的生命,并非“神鬼”的“鬼”;地狱生命是指身心之苦十分严重的一类生命,不一定有特定的区域。色界天是以自生禅维持生命的一类高级生命,无异性爱,身体特别高大,有自身光和神通;共分十七个层次;无色界天生命,只有意识,没有可见色体,处于世间禅最高境界,共分四个层次。色界和无色界高级生命,虽然有力深厚的禅力和神通,但没有真智指引的超界禅,仍脱离不了轮回圈,现在有些气功师,有点微不足道的神通,便认为“成佛”,真是可笑。
  
  四、因果善恶报应
  因果报应学说是佛法的基石。佛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特殊的原因和必然的结果,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无因不会有果,异因不会产生异果——就是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卵石中生不出小鸟。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存在都是由因变果,由果变因的连续过程,如麦种变成麦苗,麦苗中生出麦穗,麦穗中又生出麦种。
  每个事物都是时间齿轮上的因果链条,世界上的整个事物都相互之间形成了因果关系网,事物的存在就是因果关系的存在。由于世间智的局限性,其它学说的因果观是不彻底的,只有佛教的因果才是最彻底的,把因果规律用在了一切事物的过程中,并把它看作是事物存在的实质。物质的因缘规律是容易认识的,生命的因缘关系有它的特殊性,不通过周密的推理认识不到。因为生命不是纯物质的,生命之所以成为生命,除了可见的物质形体而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质、心识智体,而智体无形,无色,不是可以看得见的东西,只能从感知行为动作中把握和自我感知,因此对生命的认识有了较大的难度。但从事物生存的基本规律仍可以认识生命的规律;。因为生命也是一种存在。对待生命有两种非常错误的观点即常见和断见。持常见者认为生命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存在。佛家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生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因果变化的过程。在一刹那之间,生命都在发生着变化,整个儿生命的存在过程,就是个新旧更替的连续不断的生命之流。就像河流和电流。持断见者认为,生命的存在就是物质形体的存在,形体的死亡就是生命的灭亡,没有前世,也没有来世。佛家认为生命不是纯物质的现象,生命是肉体和精神智体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存在的特殊形式的结合。如果说生命就是肉体的话,肉体可以常期保存,生命为什么做不到永远不死呢?如果说生命就是物质形体的功能的话。物质体可以人工制造,科学为什么创造不出生命来呢?如果说生命就是精子和卵子两种物质结合的结果的话,同一个父母的子女的感情性格,智力反应,情趣爱好,思想本质,寿命长短等完全应该相同,但为什么各不相同呢?根据因果规律,同类因产生同类果;物质因只能产生物质果。人体的物质部分产生物质,心识智体并非物质,其生因怎么会是物质呢?同类因产生同类果,精神智体的同类因也只能是精神,如果否认精神的前因存在就等于承认无因之果,没有种子的禾苗,这是不符合生成规律的。因此佛家认为生命的肉体部分是物质所生,其精神部分产生于精神因素,这精神因素就是前世的精神智体。又因生命是个前后连续、不断运行的流动线,就同时间流一样前后相连,无始无终,有今天也有明天,同理,今世的生命是前世的生命的连续,后世的生命是今世生命的连续。断见的错就错在,只看到生命河流的眼前这一段,并把这一段和前后割裂开来,认为既无前世,也无后世。这种看法就像只承认现在的时间,不承认过去和未来的时间一样荒谬。佛家认为生命是连续不断的流,和现世的意识一样前后相连,不能中断,从今天的意识、生自昨天的意识,就可以得知今世的意识,生自前世的意识,既然有前世的意识,也就有后世的意识,因为今世就是前世的后世。认识这个问题对佛教来说非常重要。
  要认识善恶报应的因果关系,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佛法认为凡是不利于或有损于众生生存幸福的思想行为都是恶,凡是有利于众生生存幸福的思想行为都是善。善恶是以众生利益为标准的。报应指的就是思想行为引起的后果。爱引起爱,仇恨引起仇恨,为别人着想,尊敬别人,爱护别人所得到的别人对自己的爱护和尊敬,干坏事引起别人的报复和受到心理上压力都是现验现报的例子;善恶行为的后果产生的时间根据善恶的性质和先后顺序有近有远,有的立刻报应,有的到来世或者隔几世才报应。这就叫做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若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一定会报。今世的生存环境和苦乐遭遇是前世善恶行为的后果,后世的苦乐前程由今世的思想行为决定。很多人因不相信善恶报应而毫无顾忌地做坏事,最终身败名裂、遭到法律制裁或者众叛亲离的心理上的重压就是难以逃脱因果报应的最好例证。
  
  五、世间因果和超世因果——四谛
  苦、集、灭、道四谛是佛法的概括,苦指一切世间生命感受的种种苦;苦有八分法、六分法、四分法、三分法等等。八分法是:生、老、病、死、怨恨相遇、亲爱别离、所求不得,身心受苦等八种苦;六苦是:世事变化无常,心不满足,肉身一次次更换,一次次投生,贫富贵贱变化无常,生死路上无人伴随之苦等;四苦是:生、老、病、死之苦;三苦是:苦中苦、变化苦、感受本苦,苦中苦是指任何人都能感觉的痛苦,如饥饿、病疼、恐惧、悲伤之类;变化苦是表面上是乐而实际是苦,如爱变恨。乐变苦,享乐过度的苦恼,青春之乐潜伏的衰老和疾病的危机,美味佳肴食用过度导致生病,钱财带来的杀身之祸,名利地位的得意引起的更多的麻烦等等;感受本苦是指生命的感受,不但快乐的感受可以变成厌烦,变成苦感,非苦非乐的中性感受本质上也是苦,无苦无乐的生活会变得空虚,寂寞,单调乏味,如三禅天的快感,在四弹天感到是苦而追求无乐之中性感受,无色界禅则进一步追求无任何意识活动和感受的虚空禅境。因此龙树说:“意识就是苦”。
  集谛的“集”指的苦的集因,即产生苦的种种原因。产生苦恼的原因就是贪、嗔、痴、慢、疑、邪见等烦恼意识支配的善恶思想言行——业。业是动机目的和行为结果的综合名称,其中动机目的是主要的,善恶业的区别主要是动机目的,如为了众生的利益,开杀戒对恶人进行惩罚,是善行,为了个人利益,为了名利地位,念经拜佛,举办慈善事业,形似善行而实为贪心的表现,不能算做真善。真善是不能有私心的。恶行中最典型的是十恶行为。十恶指杀害生灵、偷盗别人的钱财、非法奸淫、欺骗撒谎、挑拨离间、恶言伤人、引起是非的言论,对别人的钱财起贪心,产生害人和报复的念头,不相信善恶报应的邪见等。戒除十恶,便是十善。十善戒是佛教三乘戒律的根本,也是区别真假佛教徒的根本标志。违犯十善戒者,重者必堕三恶道,轻者也会受到相应的报应,行十善者今生乐享天年,投生三善道,享受人天之乐。
  灭谛的“灭”指从根本上消除烦恼、苦感,得到清净自在的超脱境界。有非终极涅槃,(如声闻、缘觉涅槃)和终极涅槃(成佛涅槃)。前者仅仅是脱离烦恼,后者才是智不处世,悲不弃世的无上涅槃。
  道谛的“道”指脱离苦及苦因,获得永恒快乐涅槃的道路和方法。道法虽有多种,但归根结底只有两种,即方便门和智慧门。方便门指思想行为,智慧门指指导思想行为智慧正见。菩萨乘六度是佛道方便智慧二法门的高度集中,其中戒度(约束贪欲,有利于众生生存幸福的戒行)、舍度(为众生利益,愿意奉献一切的奉献心)、忍度(为众生能忍受一切艰难困苦的高度忍耐心)属于方便法门,定度(思想高度集中,心住一境的修炼成就)、慧度(脱离世俗之见的空有执著,主客观对立消失,现见二无法性的直观智慧)属于智慧法门。精进度(刻苦努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定意志)是方便智慧二法门的必需条件。“六度”的意思是这六种行为结果,能使众生度脱苦海,到达彼岸佛地的意思。方便指善德善行。善德善行的根本是无限热爱众生、无限同情苦海众生的大慈大悲心为动力生起的,为普度众生追求佛地平等智慧的菩提宝心,因此方便门又可以归结为菩提心。又可以把菩提心所代表的方便法门归入大悲心的范围。这样以来,道法方便、智慧二法门可总结为“悲”和“智”两个字。这悲智二字是全部佛法的最根本的核心和灵魂。其他法都是从这两个核心产生出来的枝叶,“子法”,也是为这两个中心法服务的。三乘佛法的正见智慧无本质上差别,其主要差别就在方便法门。小乘和大乘的区别就在有无以大悲心为根本的菩提心和菩萨行上,显乘和金刚密乘之间的主要区别也在方便法门上,就是说;密法的见空智慧和显法没有什么区别,主要区别是密法中有更多更简便的方便修法,可以大大缩短修炼进程。但密法要求修密法者必须具备显法入道基础,否则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想飞也飞不起来。下面要讲的佛道三根本是显法菩萨的根本,也是密法的基础。现在有很多人想学藏密,没有打好基础就想修万丈高楼,没有灌顶入门就想出神通,连佛道和佛果的基本知识都不懂,就自以为已“成佛”,乱修、乱传法。这样修密法除了遭受报应,不会有好结果。阿帝夏尊者曾对一个神通能穿墙过壁但却无善行的密修者说:“我很可怜你,如此修下去,你死亡定会堕入畜生道,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利众善行在佛法修炼中的重要性。
  以上所说的苦集二谛是世间因果,灭道二谛是超世因果。但道不是纯粹超世的,正道中的资粮,加行二道属于世间道、见、修、佛三道属于超世道。
  
  六、佛的四身和事业
  四身指佛的自性身、智慧法身、功德报身(享用身)、应化身(也称化身)
  自性身是彻底干净破除烦恼障和知识障后所获得的如来法性。众生的如来法性(光明佛心)被二障覆盖,如镜生锈,失去了本具光明。佛的自性身是彻底消除污染。众生本具智慧光明心,但这种光明心是有污染的,从凡成佛的过程就是清除污染,增益光明。众生的佛心就像包在岩石当中的一块宝石,修道就像剥去包在宝石上的岩层,并进行精细的加工,做成一个真善美的艺术珍品——佛的真正的概念就是这样和其它世间宗教毫无共同之处。智慧法身指的是佛的智慧和神通。《现观壮严论》归总,无漏智慧共二十一类。这里不准备—一介绍。概括起来就是实智和权智二种。实智就是指:明见一切事物的法性真相的智慧,权智是指:洞察一切事物的种种现象之智慧。这两种智慧都是佛地特有的智慧,也称遍知一切智、无上智、平等智。这“平等”的意思是佛的智慧和知识对象“等量”之义。人的知见永远也达不到与所有知识对象的“等量”。功德报身是佛的有色有相的壮严体,是积无量善功德的福报身。常住色界十七重天之上,无上密严报身佛国,其直接引渡对象是十地菩萨,十地以下的圣人也无缘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