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弄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宦海弄波-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竹娟并没有在她的班上,但自己担任她们班上的语文教学,对张竹娟这个聪明懂事的学生,还是很有好感,平时也因为弟弟的缘故,对她格外关注。
进了学校,冯志干脆到了张竹娟的教室,把她叫出来,询问了一下她的学习情况,张竹娟现在正处于高二升高三的关键时期,按新原中学的惯例,这高三的学生毕业了,高二的学生在暑假里就要补课。
南江省处于华夏国的中部地区,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连带着教育的发展也落后于其他东部省份,所以,除了苦干,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缩短差距。
新原县这样的边远小县,其教育水平更是远远落后于大城市,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补课,就成了这里的学校唯一选择。
张竹娟看到冯志,眼睛一亮,很高兴地跑出教室。“冯志哥,你怎么来了?”
“呵呵,你姐本来要来看看你的,可是她说回去有点急事,这不,让我来看看。怎么样,学习上没有问题吧?”冯志关切地说道。
“冯志哥,其他科我感觉还凑合,可是这数学我感到有点吃力。”张竹娟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
听到张竹娟说自己的数学有点吃力,冯志担心地问道:“你有空多问一下数学老师或其他同学吧。”
“冯志哥,我在数学上,很多地方都搞不懂了,就是问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问起。”张竹娟有点泄气地答道。
高考的几个科目中,数学占的分值很重,如果张竹娟在数学上被拖了后腿,那肯定要影响她升学的。
冯志在心里想了想,安慰道:“竹娟,没关系,我和你姐商量一下,帮你补补。”
张竹娟听到冯志这话,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随后,冯志掏出两百元钱,塞给张竹娟,说是她姐姐让自己转交给她的。
张竹娟听到这话,知道肯定是冯志哥拿的钱,本不想接,又怕旁边走过的同学发现,就低头接了过来,和冯志又说了两句话后,转身走进了教室。
下午上班的时候,老王告诉冯志,说做集资房顶的防水的工人已联系好了,明天就开始动工,冯志一听,急忙自告奋勇的说现在这天气太热了,这现场监督什么的,就交给自己好了,反正自己人年轻,身体也吃得消。
老王见冯志这样会事,心里高兴地说道:“那好,小冯,我明天带你去施工现场,把一切交待清楚,然后你去盯着,一定要让他们把活做好。”
接下来,冯志又在老王的安排下,接待了一个前来反映问题的离退休人员,这是一个大约七十岁的老太太,姓曾,她和她的丈夫都是政府机关的退休人员,儿子和女儿都在阳平市工作,本来她的儿子叫老两口到阳平去生活,可是她的丈夫梁叔平在新原县生活了几十年,对这里充满了感情,就死活也不愿离开,于是老两口就生活在这里。
前段时间,梁叔平突然得了重病,被送到新原县医院抢救,可能是因为年纪太大,身体机能老化,在县医院住了一个星期,最后还是在医院去世了。
这不,老太太为了报销医药费的事,到过行政科几次,但因为政府办经费紧张,像她这样的重病人医疗费,又不是小数目,需要政府办主任签字,所以就拖到现在。
看到曾老太太颤颤微微地走了进来,冯志急忙站起来,热情地招呼:“曾奶奶,来,到这边先坐下。”说道,他小心地把曾老太太扶在一边的长椅上坐下。
办公室里的人,在看到曾老太太出现在大院的时候,都陆续找个借口出去办事了,老王临走的时候,简单把曾老太太的事介绍了一遍,然后把接待曾老太太的任务交给了他,让他一定要让曾老太太满意。
曾老太太看到办公室里只有一个从未见过的小伙子,看着倒也算五官端正,脸上浮着真诚的笑容,更为难得的,是这小伙子对自己显得十分热情,心里略为舒坦了一点。
“小伙子,你是新来的?”
“我是七月份才上班的,曾奶奶。”冯志替曾奶奶倒了一杯白开水,双手端着,放在曾奶奶面前的桌上。
曾奶奶再次打量了冯志一眼,满意地称赞道:“小伙子不错,有对相了吧?”
看来这女人天生就八卦,曾奶奶都七十几的人了,还不忘好奇地关心起冯志的个人问题,冯志脸上不由一热,老实地回答:“我有一个女朋友,是上大学的时候处上的,她现在还在上大四。”
两人闲聊了一些冯志的问题后,曾奶奶才谈起自己今天到行政科来的主要目的。
果然不出老王和其他同事的所料,曾奶奶还是为了梁大爷医药费的事来的,梁大爷两个月前住院的时候,当时行政科张科长老王还亲自到了医院看望,安慰梁大爷好好养病,说医药费的事,办公室会想办法。
不过,在政府办财务上预支了三千元后,就再也拿不出钱来,老王只得硬着头皮让曾奶奶和她的儿子梁武明女儿梁洁琼先想法垫上,等梁大爷病好后,再一并报销。
谁知在曾奶奶和儿女们拿出所有积蓄,并东拼西凑花了三万多元后,梁大爷最终还是去了。
梁大爷去世后,在儿子和女儿的劝说下,曾奶奶决定还是搬到阳平去和儿子住在一起,这不,自己就要离开新原县了,她就想尽快把丈夫的医药费给报了,然后搬家,不然的话,以后还要办理。
冯志听了曾***述说,不住地点头,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直到曾奶奶说完后,他抬起头来,望着曾奶奶,说道:“曾奶奶,梁大爷不幸因病去世,我们大家都非常难过,不过,你看你的儿子和女儿多孝顺,他们怕你一个人生活在这里不方便,一定要接你到阳平去住,你真有福气。说实话,我们县里虽然空气啊环境之类,比市里要好一点,但这里的医疗条件,比起市里的大医院来,肯定差了不少,我觉得你去跟梁哥他们住在一起,他们也放心不少。至于梁大爷的医药费,这个问题早晚要解决,据我所知,我们科长为此还专门向郭主任进行了专题汇报,郭主任也十分重视这个事。”
冯志其实也是在刚才听老王介绍了几句情况,具体情况,他并不完全清楚,但他估计这事,张科长肯定跟郭主任提过,他这样说,也不算说假话,再加上经过二十多天的工作,他对政府机关的一些运作还是很了解,就拿这离退休人员的医药费来说,现在办公室肯定拿不出这笔钱来,按照惯例,这医药费报销的支出费用,一般都是在年底办决算的时候,再来安排。
当然,那些退休的老领导或者是由老干局负责的老干部,自然又是另当别论了。
“早晚要解决?”曾奶奶听了这话,心里有点不乐意,“为了这事,我都跑了不下五趟了,也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
可能是曾老奶奶也意识到冯志只是个才参加工作的人,自己的语气有点重了,她放缓语气说道:“小冯,奶奶我不是说你,我们家老梁为党工作几十年,不说功劳,这苦劳总有吧,况且这医药费又不是什么大数目,我就不相信这样大一个县政府,会拿不出区区两三万元来?”
冯志听到这话,额头上顿冒出一条黑线,县里的财政情况,他多少还是知道一些,完全是吃饭财政,他听办公室的同事说,现在的财政局长马远强,还在为这个月的教师工资发愁呢。
就是政府办,很多公务接待,都是挂的账,现在除了保证县里几个领导的公务费用外,其余的费用,那卡得不是一般的紧。
“曾奶奶,你说得很有道理,梁大爷的医药费确实应该马上报销,不过,我们县里的情况,可能曾奶奶也知道一些,确实拿出不钱来,据我所知,很多老干部手里,都还拿着医药发票等着报销呢。曾奶奶,你看这样行不?你呢,一个人住在县里,生活上也有许多不方便,而且梁大哥他们肯定也不放心,你把梁大哥的电话留给我,我把办公室的电话和我家里的电话写一个给你。等办公室开始统一报销医药费的时候,我给你们打电话,然后让梁大哥把医药发票送过来。你看这样行不?”冯志小心地说道。
曾奶奶其实也知道现在想把梁大爷的医药费给报了,也不怎么现实,只是她怕自己离开新原县后,县里报销医药费自己不知道,错过了时机。所以就想着让办公室先把自己手里的医药费给报了。
现在看到面前这个小伙子态度诚恳,而且那话也说得合情合理,在心里想了想,只得同意了冯志的提议,不过,临走前,她还是再三强调,等办公室开始报销医药费的时候,一定记得通知她。
看到曾奶奶同意了自己的提议,冯志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他把电话写给曾奶奶后,又把曾奶奶送出了门,并告诉曾奶奶,有什么事只管给自己打电话。

第十五章 张科长找冯志

曾奶奶离开不久,办公室里的人又神奇地陆续,整个办公室里又充满了热闹的气氛。韩梅和老王知道冯志把曾奶奶劝走后,都好奇地问起详情,冯志装着没有什么地说道:“曾奶奶这次来,是告诉我们,她要到市里和儿子住在一起,让我们在报销医药费的时候,记得通知她一声。”
听到曾奶奶这次来,并不是为了医药费报销的事,韩梅和老王等几个同事,都觉得早知道这样,自己不应该躲出去,曾奶奶这人,其实还是不错的,只是这次涉及到的医药费有点多,她自然不放心。
不过,韩梅并不完全相信冯志所说的话,她知道这次曾奶奶来,肯定会提出这事,也不知道这小子是怎么应付的,看曾奶奶离去时的表情,那心情应该比较愉快。
晚上的时候,冯志在电话中和张竹雅谈了张竹娟的事,张竹雅对妹妹的学习情况,也是知道一些的,只是这数学,她也不是怎么再行,而她的父母虽然都是教师,不过两个都是语文教师,对这数学上的东西,也不怎么懂,更别说高中的数学了。
两人谈了一阵,反正张竹娟再过几天补习就要结束了,还可以休息十多天,而张竹雅也还有二十天才开学,干脆张竹雅到县城来,然后由冯志利用空余时候,给张竹娟好好补补。
本来给张竹娟补课,张竹雅不来也行的,可是冯志有私心,他想和张竹雅呆在一起的时间多一点,能看着张竹雅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他感觉是一种天大的幸福。
不过,冯志高兴的心情没有维持多久,第二天上班,刚到办公室,余建文望着他有点幸灾乐祸地说道:“小冯,张科长叫你去一趟。”
“张科长叫我?”冯志一楞,忙走近余建文,“余哥,你知道张科长找我是什么事吗?”
“你去了不就知道了吗?”余建文有点不耐烦地说了一句。
“谢谢余哥,我过去了。”虽然余建文的表情有点不耐烦,冯志还是礼貌地说了一句谢谢,然后向张科长的办公室走去。
自从到行政科上班不久,冯志就感受到余建文和林育山似乎对自己很有存见,见面也不过是几句不痛不痒的客套话,而且有时还可以从里面感受到一种阴阳怪气的味道,冯志在心里反思了很久,也没有找到自己让两位同事不快的原因。
既然暂时找不到原因,冯志也就由它去,只管做好自己认为该做的一切。
到了张越立的办公室前,冯志看到办公室门虚掩,于是伸手在门上轻敲了三下,听到里面传来一声威严的请进,他才轻轻推开了房门,走了进去。
张越立今年三十六岁,他这个年龄,在政府办里,也算是老资格了,一般在政府办的人,只有机遇好,三十岁的时候,已混成了副科级,然后再放出去,到了三十五六的时候,一个正科也就到手了。当然,这也只是县级机关,如果是乡镇上,搞得不好,一辈子也混不成副科,而如果是市级机关或者是省级机关,那个起点,就高得多了,二三十岁的副处级干部,也是比比皆是,这也是很多人都愿意到省级大机关工作的原因。
冯志看到张越立沉稳地坐在办公桌后,眼睛仍然盯着面前的文件,并没有抬头看自己,就忐忑不安地小声说道:“张科长,您找我?”
虽然冯志是一个才进机关的新人,但机关里的一些道道,还是知道的。
“小冯来了?你先坐一会。”张越立并没有抬头,仍然是平淡地说了一句。
冯志一听这话,心里一愣,看来今天张科长叫自己过来,并不是好事,这张科长,虽然为人沉稳,但对下面的同事,不算热情,但也不至于这样冷淡,看来是自己什么地方让张科长不满意了。
冯志自然不敢坐下,而是静静地站在一边,等着张科长。
张越立虽然目光盯着文件,其实注意力还是放在冯志身上。今天早上,他刚到办公室,就接到政府办曾副主任的电话,在电话中,曾副主任提到有人看见他们行政科新来的小冯,和新原县的小混混头子林大龙在一起,而且看情形,关系似乎很密切,刘县长对这件事很不高兴,后面的话,就是曾卫金副主任强调作为一个国家干部,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什么的,弄得张越立在电话中连连检讨,并表示自己一定加强对小冯的教育。
放下电话后,张越立正好看见余建文,就指示他通知冯志,立即让冯志到自己的办公室来。
余建文看到科长脸色不好,知道肯定是冯志有什么事惹科长不高兴了,心里暗自欢喜,看见冯志进了办公室,自然是幸灾乐祸地通知冯志。
过了大约三分钟,张越立瞟见冯志还是静静地站在一边,脸上并没有露出不安的神色,心里还是暗自赞叹了一句,看来这南江大学毕业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单是这份镇定的功夫,就是一般干部不能比的。
才从学校就有这份镇定,说不定将来会有一番不错的前程,这里,张越立原本想狠狠敲打一顿的想法,立时有了转变。
张越立放下文件,抬起头来,装着才看见冯志还站着,淡然说道:“小冯,你怎么还站着,快坐下吧。”
冯志看到张越立的表情不知什么原因,有了和缓,也就恭敬地说了一声谢谢科长,这才小心坐下。
看到冯志端正地坐在自己对面,张越立喝了一口茶,装着随意地问道:“小冯,你认识林大龙?”
“林大龙?”冯志没张科长竟然问起这事,不过他只略愣了一下,立即恭敬地解释道:“科长,林大龙是我初中时的同班同学,只是初中毕业后,我们就没有来往了,昨天在新原中学门口,无意中碰到他,聊了几句。科长,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