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弄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宦海弄波-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这工业经济和企业改制,可以说是十分薄弱,而旅游业,平湖是一个农业大县,旅游资源十分匮乏,县里连旅游局都没有成立,发展旅游更是空话,招商引资方面,县里到是有一个招商引资局,可那也是半年不开张,只收发点文件的部门。
冯志看着桌上这份县政府领导分工文件,用笔在开发区管委会下面划了一笔,然后就陷入了沉思。

第三百一十九章 开发区让人头疼

下午的时候,冯志正在办公室看文件,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他抬起头来,说了一声请进,平湖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胡武奎脸上挂着笑容,从门外进来。
“冯县长,你好,我是开发区的胡武奎,我想向您汇报一下开发区的工作,不知您有时间吗?”身材并不高大的胡武奎望着冯志,恭敬地说道。
“原来是胡主任啊,坐吧。”冯志淡笑着说了一句,然后起身走到一边的饮水机旁,和气地说道:“胡主任是喝茶还是白开水?”
胡武奎没冯副县长竟然亲自替自己倒水,连忙走过去,口里说道:“冯县长,这怎么行,我自己来吧。”
冯志看到胡武奎急急过来,也就没有再坚持,而是看着胡武奎给自己泡好茶后,两人才坐在一边的沙发上。
胡武奎看到冯志的桌上放有烟,就从身上掏出一包中华来,撕开恭敬地递了一支过去,并且殷勤地替冯志点上后,这才给自己点了一支,吸了一口,说道:“冯县长,得知县里决定让你分管开发区后,我们开发区的全体干部都十分振奋,盼望着冯县长带领我们大干一场呢。”
这胡武奎看长相不到四十岁,可是一张嘴却是给冯志一种能说会道的感觉,只是自己初到县里,他自然不会随便就相信一个干部,也不会轻易去表态的。
听到胡武奎这话。他笑道:“胡主任。县里虽然决定让我分管开发区,可是说实话,我才到县里,对情况一点都不熟悉,也不知道开发区的具体情况,这样,你把开发区的情况说说吧。”
不管怎么说,冯志对胡武奎能在接到县政府的领导分工调整文件后,第一个到他的办公室汇报工作,心里还是比较满意。
于是胡武奎把开发区的情况。向冯志详细进行了汇报。
虽然冯志早从县政府办送来的相关资料上,了解了大概,但听到胡武奎细说开发区的情况,心里还是感觉到沉甸甸的。
这开发区是七年前全国大上开发区的时候。搞起来的,当时全国各地也不管有没有条件,首先把地圈起来再说。平湖县的开发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因为平湖县距离平川市区只有三十多公里,当时的县委书记许国清把平湖县定位于平川市的后花园,于是在平湖县城南边,一下子圈了四公里的土地,建成了这个在平川市占地都算较大的开发区。
不过,当时因为资金问题。县政府把土地手续办下来后,许诺逐年支付的土地赔偿款,在付了两年后,随着许书记的调离,县财政再也拿不出钱来,就这样一直拖欠着。
那些占地农民,看到当初政府承诺的让他们到开发区的企业上班,成了泡影,而赖以生存的土地,又被开发区占去。土地赔偿款也没有到位,自然找政府要钱。
可政府哪有钱来支付,这事就一直拖下来,弄得开发区管委会这个最初的香饽饽,变成了谁也不愿去的单位。胡大奎原来在平湖县金水镇任镇长,考虑到家在县城。而且女儿要上高中了,为了照顾家里,向组织申请调回县城,结果就到了开发区管委会任主任,这两年多来,他几乎是没有一天安生过。
“胡主任,你们开发区现在共欠农民多少土地款?”冯志知道现在最难办的事,就是钱的问题,特别是年关将近,如果搞不好,闹出点群访事件,那还不要了他的命。
“冯县长,我们开发区的面积共计四平方公里,按照当初和村里商量的标准,共需要支付土地款四千万,另外就是十多家房屋搬迁费用,不过房屋搬迁费用付清,现在尚欠两个村村民的土地赔偿款,共计三千一百五十四万。”胡主任翻着手里的笔记本,如实地说道。
“还差这么多?”冯志听到这个数目,心里是大吃了一惊,这也难怪县委会把这个烂摊子丢给自己了。
“是啊,这不,这几天村里的人赖在我的办公室不走,说是如果开发区再不付钱,他们就要把地收回去,冯县长,这事你说怎么办?”胡武奎无奈的说道。
这开发区的工作,在冯志到来之前,县里是由一个从省里下派挂职锻炼的副县长分管的,那个副县长得知这开发区是一个老大难后,干脆回到省里,极少在县里露面,好不容易赖到挂职期满,在一个月前调回了省里。
而吴书记和魏县长,对这开发区的事也是爱莫能助,一遇到村民堵住县政府的大门,就打电话让开发区的人去做工作,一定要把村民劝回去。
这样弄得几次,胡武奎已感到心力交瘁。
不过也不怪吴书记和魏县长,这开发区成立的时候,吴书记还是平湖县的副县长,当初他就不赞成县里搞这么大一个开发区的,不过当时的县委书记许国清强势决定通过,其他人也没有办法,而许国清也凭借这个开发区的政绩,战胜了竞争对手,成了平湖县的副市长。
现在许副市长还在市里,谁又敢拍板将开发区的土地还给农民,再说,这开发区的土地已变成了国有土地,再变成集体土地,政策上也很难通过。
冯志听胡武奎把开发区的来龙去脉说完后,他陷入了沉思,看来,自己在平湖县工作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开发区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自己这个副县长恐怕也当得艰难。
冯志想了想,说道:“胡主任,这开发区的事,你还得先顶着,这马上就是年关了,一定要确保春节不出问题,至于下一步如何解决,我们再集思广益,这样,你回去后,争取想法和两个村的村干部谈谈,把开发区目前的困难讲清楚,我也向魏县长汇报一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解解燃眉之急。”
胡武奎也知道这冯副县长初来乍到,对县里的情况根本不熟悉,想要他马上拿出解决的办法,那是根本不现实的,听到冯志这话,只得点了点头,然后起身礼貌地告辞离去。
接下来直到下班的时候,冯志分管的招商引资局、县粮食局和工信局的领导,也没有一个人上门汇报工作。
冯志虽然脸上显得十分平静,但心里对招商引资局长王有根、县粮食局长彭旭林、工业和信息化局长石传胜颇有微辞,看来,这几位局长大人,对自己这个副县长,还不怎么感冒啊。
因为下午的时候,魏县长亲自给冯志打来电话,说晚上参加一个接待,他下班后,看看时间,就吩咐贾师傅把自己送到县政府招待所,把公文包放下后,又换了一件夹克,这才出门往丽雅大酒店走去。
平湖县委县政府只要稍微有点级别的接待,都放在丽雅大酒店,据说这丽雅大酒店,是平川市一个老板开的,在平湖县算是最好的酒店。
冯志走到酒店大门外,还不待那四位穿着鲜艳旗袍的迎宾小姐说欢迎光临,政府办主任陈重山已看见了冯志,急忙迎上来,热情地说道:“冯县长,快里面请。”
冯志笑了笑,走进大厅,就看到平湖县政府分管国土规建的副县长邓水波正坐在那里悠然吸烟。
邓水波看到冯志进来,脸上挂着礼貌地的笑容,冯志笑呵呵地打着招呼:“水波县长,你好!”
“冯志县长,来,这边坐。”邓水波看到冯志热情打招呼,还是微微起身,往一边让了让。
冯志也不客气,过去挨着邓水波坐下,随手接过邓水波递过来的烟,慢慢点上,吸了一口,又打量了丽雅大酒店富丽堂皇的装潢一眼,说道:“水波县长,没这平湖县城,还有这样一家酒店啊。”
“呵呵,冯志县长,这丽雅大酒店可不简单。”邓水波笑应了一句,然后就关切地问道:“冯志县长,还适应吧?”
冯志和邓水波虽然都是副县长,但冯志是县委常委,这让邓水波心里颇为忌妒,是啊,自己直到三十八岁了,才好不容易混到副县级,而面前这个年轻人,不到三十岁,不但和自己一样,是副县长,而且还是县委常委。
人比人真可以让人气死,邓水波面对冯志,自然就有一种泄气的感觉。
只是大家都是在官场上混的人,这忍气的功夫,自是非同寻常,邓水波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脸上却没有一丝表露。
好在两人没说几句,就见吴书记和魏县长陪着黄民安副市长与谢茂名副秘书长说笑着走了进来。
在他们的身后,还有市政府办的工作人员以及县委办主任阳强、县府办主任陈重山。
看到吴书记他们走近,冯志和邓水波自然是笑着从沙发上站起来,迎了上去。
吴书记看到冯志和邓水波,脸上挂着平和的笑容,指着两人对黄民安说道:“黄市长,这位就是才到我们县上任的冯志副县长,这位是邓水波副县长。”
黄民安听到吴书记这一说,顿时眼睛一亮,望向冯志。

第三百二十章 钱墨的机遇

邓水波和黄副市长原本认识,这时自然上前恭敬的喊了一声黄市长好,看到黄副市长抬起右手,他急忙激动地递上双手,和黄副市长握了握。
随后,冯志上前恭敬地说道:“黄市长好!”
黄民安看着冯志,笑问道:“你就是新来的冯志同志?果然年轻有为,不错不错。”
“谢谢黄市长的夸奖,小冯愧不敢当。”冯志连忙谦虚地说着,同时把双手递了上去。
黄民安在和冯志握手的时候,却是稍稍用了点力,看向冯志的眼睛露出赞赏的笑意,冯志便知道那晚的事,黄副市长应该知道了。
大家簇拥着黄副市长,上了二楼的包间,黄副市长在吴书记邀请下,自然坐在了上位,吴书记挨着他坐下,另一边自然是市政府的谢副秘书长一行。
平湖县的领导,按着自己的级别,找到自己的位置,分别坐下,这酒席也就开始了。
酒桌上的规矩,到处都差不多,今天黄副市长带队下来,是代表市政府检查平湖县的农业工作的,吴书记自然首先举杯表示欢迎和感谢,然后才是魏县长,等到冯志的时候,已是后面几位了,而且他并不分管农业,自然只是礼节尽到就行,敬了市里的领导之后,他自然要敬吴书记、魏县长等县里的领导一杯。
晚饭后,黄副市长在吴书记和魏县长以及分管农业的张才国副县长的陪同下,直接就到丽雅大酒店里住下了,冯志与邓水波和黄副市长他们握了手后,就离开了丽雅大酒店。
冯志并没有通知贾师傅来接自己,邓水波看到冯志的车没来,就关切地问是不是先送他回去,冯志笑着说自己还没有好好看过平湖县城,自己想随便走走。
邓水波见此,也不好勉强,坐上自己的车。率先离去。
冯志走过了一条街口,就看到了彭富忠的车停在那里,他过去拉开车门。坐了进去,彭富忠也不言语,开着车就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彭富忠到平湖县后,局办公室专门替他在公安局家属楼里安排了一套房子。原来公安局两年前进行集资建房的时候。利用局里的自有资金,多建了两套住房,以解决外地前来任职的局领导。
冯志跟在彭富忠的后面,走进了位于三楼的临时住处,看到竟然有两个穿警服的男人。正端坐在那里。
看到冯志和彭富忠进来,那两人连忙恭敬地站起来,彭富忠指着其中一个稍矮的精壮警察介绍道:“冯县长,这位是我们局刑警队副队长方大勇同志,这位是局治安大队的副大队长钱亮同志。”
方大勇和钱亮听到彭富忠这一介绍,知道面前这人,就是前几天才到平湖县上任的县委常委、副县长冯志同志,顿时拘谨地站起来。谦恭地说道:“冯县长好。”
“呵呵。两位队长坐吧,我和你们局长是好朋友,用不着这样客气。”冯志笑着说道。
方大勇和钱亮听到这话,顿时眼睛一亮,看向彭富忠的眼神,又有几分敬重。
原来彭局长和新来的冯副县长还是好朋友。难怪这么年轻,就能出任公安局长。
几人认识后。说话也就变得随便起来,冯志简单地询问了一下公安局的情况。彭富忠笑着说道:“感谢冯县长的关心,我们局里现在最缺的,就是经费,如果冯县长能帮着解决一下,那就再好不过了。”
“呵呵,彭局长这可问错了人,我一个副县长,既不分管公安,又不负责财政,从哪里去给你解决这个难题。”冯志笑了笑,“不过,这每到年关,都是治安案件的高发时期,你们公安部门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平湖人民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至于经费问题,我看彭局长可以向魏县长汇报一下,争取点资金嘛。”
冯志说这话的时候,端起桌上的茶杯,随意地喝了一口。
虽然他不分管财政和公安,但如果这事上到常委会,他还是可以说说话的。
几人聊了一会儿,彭富忠就提到钱亮的弟弟钱墨在政府办秘书科任秘书,冯志一听,就望着钱亮问道:“你弟弟是哪年毕业的?”
钱亮一听这话,自然激动地把弟弟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
原来钱墨是九九年从平川学院中文系毕业的,当时钱亮为了把弟弟弄进政府办,还花了不少钱托了不少人,不过,钱墨进了政府办秘书科后,因为父母都是平湖县粮油局的普通职工,自然没有多少人脉关系,而钱亮这治安大队的副队长,也是去年才好不容易混上的,自然也出不了多少力,最后钱墨在秘书科,也就只能干些打杂的事。
冯志听了钱亮的介绍,也没有多说,只是点了一下头,钱亮见此,虽然心里焦急,也不好再提,幸好彭富忠又谈起其他的事。
在彭富忠那里坐了一个多小时,冯志这才回去住处,小刘看到冯副县长,自然跑来替他泡茶,冯志接过小刘递来的茶,喝了一口,说道:“小刘,你去休息吧,不用管我。”
小刘出去后,冯志洗漱完毕,躺在床上,这才和张竹雅煲起电话粥。
第二天上午,冯志去上班的时候,给陈重山打了一个电话,让他通知秘书科的钱墨同志到自己办公室来一趟。
陈重山一听,心里一动,难道冯志副县长看上钱墨了?钱墨这小子,陈重山并不是很熟,只知道他是平川学院毕业的。
没钱墨这个不显山不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