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弄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宦海弄波-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家辉原来是苏岭镇的党委书记,三年前水利局缺一位局长,当时的县委书记孙振林,把郭家辉调到了水利局,孙书记调走后,郭家辉仗着有政法委书记马敬生、宣传部长严雪、纪委书记郑国定和副县长王秀成的撑腰,并没有把林长春放在眼里。
前两天,林长春到水利局去,就坐了半天的冷板凳。
冯志在脑子里思考着这河堤保坎的事,这个事表面看,是因为郭军其没能当上副镇长,但冯志认为没有这样简单。
林长春一直是彭贺学的人,只不过因为前段时间,越江镇出了不少事,让彭贺学对林长春产生了不好的看法,弄得林长春两次想找彭书记汇报工作,都没有成功,而郑国定因为纪委下来调查叶家清的事,最后弄得虎头蛇尾,自然对越江镇的看法也不好。
如果没有这些领导在后面,想来郭家辉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硬压着越江镇的报告不批。
看来,这事还得动点脑筋才行。冯志在心里默道。

第二百零三章 算计

上班的时候,冯志让周立国通知林长春和分管农林渔牧的副镇长谢小桃到办公室开会,另外,冯志还特意让周立国通知镇水利站的盛世光站长,也到办公室开会。
镇里的水利建设工程,涉及农业这一块,自然也属于谢小桃的分管范围。
谢小桃接到周主任的电话,说冯书记通知她到办公室开会,自然立即放下手里的事,快步向冯志的办公室走来,至于林长春,待周立国离开后,又坐在椅子上抽了一支烟,在心里琢磨了一阵冯志开会的内容,这才拿着笔记本,不快不慢地向冯志的办公室走去。
水利站并没有在政府大院,而是在街上另外有一幢小楼,这个部门,是县水利局的直属机构,虽然名义上也接受越江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不过因为其工资和人事都由县水利局负责,所以这水利站长盛世光,对镇里的领导,并不怎么敬畏。
“小桃镇长,我听说镇里那个河堤保护工程,进展并不顺利,你是分管这一块的副镇长,等会林镇和水利站的盛站长来,你先把情况说说,然后我们再去实地看一下。”冯志待谢小桃坐下后,直接说了今天把她叫来的目的。
两人说了一会,林长春就双手捧着茶杯,夹着一个笔记本,走了进来,看到冯志正和谢小桃说话,顿时笑道:“还是小桃镇长人年轻,到得早点啊。”
谢小桃一看林长春来了,立刻站起来,含笑说道:“林镇正是年富力强啊,其实我也是刚到。”
冯志招呼林长春坐下,这时周立国过来,端过林镇的茶杯,续了点水,又帮冯志和谢小桃的杯里添了点水,这才恭敬地在一边坐下。
冯志刚才已明确吩咐,他这个党政办主任,要参加今天的会议的。
冯志掏出烟来,递给林长春和周立国,周立国立即殷勤地先替冯志点上后,又忙着替林长春点上。
冯志悠然的吸了一口,望着周立国问道:“周主任,让你通知水利站的盛站长,你通知没有?”
“冯书记,我亲自打电话通知的,盛站长说马上过来。”周立国连忙答道。
林长春一听,立即猜到冯志这次是商量河堤保护工程的事,心里就有点别扭。
为了这个工程,他亲自跑了几趟水利局,没往日那个热情的郭家辉,竟然像换了个人似的,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甚至林长春邀请他和局里的领导喝酒,郭家辉都断然拒绝,弄得他感到很没有面子。
以前郭家辉对自己并不是这样,见面总是热情招呼,称兄道弟的,现在看到自己在彭书记那里失了分,就摆出一副臭脸孔,你说林长春心里能不难受。
再加上冯志当初应承下来的两个项目,现在都已落到了越江镇,而自己负责的河堤保护工程,却八字没有一撇,让他这个镇长心里不窝火,那是不可能的。
三人就镇里的一些工作,扯了大约十来分钟,长得油光水滑的盛世光,才从外面走了进来,看到冯志等几位都在屋里,他连忙说道:“冯书记,林镇长,不好意思,刚才单位上有点急事,耽搁了几分钟,让几位领导久等了。”
虽然他在陪罪,可是听在冯志的耳里,并没有半点诚意。
“呵呵呵,没关系,坐吧,盛站长。”冯志淡若无事的招呼盛世光坐下,周立国自然立即过去,替盛世光泡了一杯茶。
“人都到齐了,小桃镇长,你把情况说说吧。”冯志并没有解释通知盛世光来开会的原因,而是直接吩咐道。
谢小桃翻出笔记本,开始认真地介绍越江镇那段河堤保护工程的情况,这个事,谢小桃接手后,曾专题向林长春汇报过几次,而且也跟着林长春到水利局去汇报过,自然知道这个工程项目的来龙去脉。
用了大约半个小时,谢小桃把那段河堤的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至于向水利局申请项目的事,她自然只是一笔带过。
这事是林镇长在跑,谢小桃自然不会去多说的。
接下来,林长春也就这个河堤保护工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当然,关于水利局卡着不批的情况,他也是明智的没有说。
冯志认真听完两人的介绍后,他抬头望了坐在一边,有点心不在焉的盛世光一眼,说道:“盛站长,今天把你请过来,就是准备向你商量这个事,你是水利局派驻我们镇的水利站站长,负责全镇的水利建设等工作,现在镇里临河那段的情况,相信你也知道吧,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到了明年汛期,恐怕会出大问题的,这个事还得拜托你,多向局里反映一下,争取让这个工程项目早点动工。这样,我们干脆到那临河那一段实地察看一下,到时盛站长帮我们向局里争取,心里也好有个底。”
冯志的语气和缓,但却充满一种不容置疑的味道。
盛世光本来想说两句推脱话的,不料冯志并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而是直接提出大家去实地看看,盛世光的眼光闪了两闪,犹豫了一下,只得跟着冯志、林长春、谢小桃和周立国,往越江镇临河急需实施保护的地段走去。
路上,冯志和盛世光随意地聊着,每到盛世光想把话题转到这个水保工程时,冯志却很有技巧地把话岔开,根本不给他提这事的机会。
到了那段街边,谢小桃指着那垮塌的地方,开始进行介绍,而周立国,却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相机,在一边拍照。起初,盛世光还没有察觉,到了后来,他才发现,这周立国拍照似乎很有针对性,很多镜头都把自己摆在中心位置。
不过,盛世光并不以为意,这是冯书记和林镇长他们有求于自己,自己的镜头比书记镇长还多,他心里还颇感骄傲。
走了一段,不知怎么的,就围了不少住在这一段的居民,看到冯书记、林镇长他们陪着水利站的盛站长,站在一边指点边议论,有人就热情地问道:“冯书记,林镇长,镇里是不是准备修河堤了?”
冯志一看这人自己认识,就是住在这里的张大爷,就微笑着说道:“张大爷,你是这条街的老街坊了,这越江镇夏天发大水的时候,有没有淹到街面啊?”
“怎么没有,我就亲眼看到了四回,第一次是我小时候,那时这里还没有解放,一连下了三天的雨,那雨可真大啊,就像有人用脸盆从天上往地上倒一样,我亲眼看见这河水一寸一寸的往上涨,先是淹了这片房屋的基脚,随后那水就漫进了屋里,到了最后,这片街有些人的家里,那水直到脖子。幸好那次涨水是白天,大家看到水涨起来了,都跑到那边的屋里去。”说到这里,张大爷还抬手指了指那片高地上的房屋。
……
张大爷唠唠叨叨地把越江河发大水的情况介绍了一遍,听他说,这片街的房屋之所以开始倾斜,就是因为这几次大水,把基脚泡软,导致房屋变形的缘故。
冯志他们在那个河段呆了不一会儿,周围就站满了街坊邻居,这些人七嘴八舌地说这河堤早就该修了,更有的人还说什么省里已下拨了水利专项资金什么的,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冯志静静地听了一会,突然大声说道:“看你们都胡说些啥,镇里和水利部门一直很重视水利建设工程,这不,我们镇水利站的盛站长,不是也来实地查看了吗?”
听到冯志这话,那些议论纷纷的人,顿时住了嘴,冯志这个书记,虽然人年轻,但随着镇里那个学习活动的开展,再加上镇里的一系列人事变动。让有心人对冯志还是心生敬畏,特别是知道那个山羊基地和那二十公里的乡村公路,都是冯书记到县里争取来的,对冯志的的能量,有了新的认识。
“就是,盛站长知道这段河堤的情况后,心里非常着急,多次向县水利局汇报情况,积极争取资金,要不,我们请盛站长给大家讲几句。”这林长春也不是一般的阴,听到冯志这话,立即附和,把盛世光推到前台。
盛世光听到林长春这话,心里杀林长春的心都有,不过,当着这么多街坊邻居的面,他刚想推辞两句,冯志在一边轻推了一把,鼓励道:“盛站长,没事,你就随便说两句吧。”
盛世光这时才知道自己被冯志和林长春算计,不过没有办法,只得清了清嗓子,简单就这段河堤的事说了两句,冯志待盛世光说完后,自然又补充了两句,就带着一行人,离开了那段街。
在的路上,冯志对周立国吩咐道:“周主任,你去越江饭店安排一下,盛站长好不容易有空,今天中午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喝几杯,这样,盛站长,我们这边,就林镇,谢镇、周主任和我,你那边的人就由你安排了,我听说你们水利站有几个喝酒的高手,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检验一下,今天你可一定要给我和林镇这个机会。”
盛世光今天哪有什么心情喝酒?可是人家冯书记已发话了,自己怎么着,也不能拂了他的面子吧,虽然他并不是自己的直接领导,但冯志和林长春两人,可是货真价实的正科级干部。
没有办法,盛世光只得笑着答应,并掏出电话,打给了自己的几个部下。

第二百零四章 报纸风波

过了三天,阳平晚报上突然刊出了一篇报道,说新原县越江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水保工程,组织镇水利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专题研究了越江镇的河堤保护工作。在报道中,特别提到了镇水利站长盛世光,自被水利局任命为越江镇水利站站长以来,一心扑在工作上,十分重视越江镇城镇的河堤保护工程等等,这个报道还专门配发了几张图片,其中一张是越江镇临河那段的破败情况,图片上那些临河的建筑,显得十分陈旧,而且给人的感觉,这建筑就在河面上一般。另一张则是盛世光在面对围观的群众讲话的图片。
当然,在报道中还很煽情地把张大爷叙述也加了进去,整个报道,一是突出了越江镇这段河堤的安全隐患,另一个方面,却是隐晦地突出了盛世光,至于冯志和林长春等,则是一笔带过。
彭贺学书记每天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翻出摆在桌上的报纸,他在看完中央和省里的报纸后,按照惯例,开始翻看阳平日报和阳平晚报,突然,越江镇的那篇《水保行动在基层》的报道,映入了他的眼帘。
新原县在市里的排名靠后,自然,上阳平日报和晚报的时候,并不多,这次陡然看到一篇关于新原县的报道,他不由认真看了起来,不过,彭书记越看到后面,那眉头自然就皱得越紧了。
彭书记是何许人?在官场历练多时,能以一个县委副书记一跃跨上县委书记的位置,自然不会是平庸之辈。
他略一思索,自然就猜到了其中的关节,这篇报道,冯志和林长春这两位乡镇主官,所占篇幅并不大,相反,那个什么镇水利站长占的篇幅还不小。
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那两张图片,所取的角度十分巧妙,那个盛世光,竟然比冯志和林长春都要出彩,这里面的道道就值得深思了。
彭贺学坐在椅子上想了半天,拿起电话,给林长春打了过去。
林长春一看竟然是彭书记的电话,顿时心里激动起来,他颤抖地接起,微弯着身子,恭敬地说道:“您好,彭书记。”
“长春啊,今天的阳平晚报,你看了吗?”彭贺学的语气还是那样平静。
不过,林长春听到耳里,却是一惊,忙说道:“彭书记,晚报要明天才送到我们这里。怎么啦?”
“你先好好看一下再说吧。”彭书记语气平淡地说了一句,就挂断了电话,把林长春听得一头雾水,心里狂跳不止。
过了半晌,林长春打电话叫来自己的司机小吴,让他立即赶到县里,取两份阳平晚报,火速送。然后,他又打电话给县里的朋友,让他立即找一份阳平晚报,看看上面究竟报道些什么。
在县招商引资局任副局长的谢家国,他听到老朋友林长春心急火燎的让找阳平晚报,就一手拿着手机,一手从一边的报纸中,翻出阳平晚报,一版一版地向林长春说着标题。
第一版自然是市里领导的报道,以及一些重要活动的报道,到了第二版,谢家国看到那篇《水保行动在基层》的报道时,瞟见里面有越江镇的字样,立即心里一动,说道:“老林,上面有一篇关于你们镇的报道,你们镇上报纸了。”
“什么?有关于我们镇的报道?你读一下。”林长春没果然有关于越江镇的报道,自然紧张地让谢家国一字不漏地读了一遍。等到谢家国念完,林长春在心里暗道:“看来是这篇报道引起了彭书记的注意,唉,这篇报道是怎么回事?竟然连自己这个镇长在事前也不知道。”
他心里不停在猜着彭书记和县里的其他领导看到这篇报道,会对镇里是什么态度?就这样,他在办公室坐了两个小时,其间就接到自己在城里的几个同学和朋友打来的电话,内容都是涉及这篇报道的事。
看来这是冯书记的手笔了,这个冯志,胆子也太大了,这样重要的事,都不和自己这个镇长商量,这也太专横了吧。
小吴专程从县里买了两份当天的阳平晚报,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林长春的办公室,林长春接过报纸,立即坐在办公桌后,一字一句的研读起这份报纸来。
当然,为了避免意外,林长春还是把整份报纸,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最后确定一定是那个报道,引起了彭书记的注意,只是不知道彭书记心里是什么想法。
这种报道,如果领导不注意,不去重视,那也就是一篇报道而已,过两天就会如云烟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