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后期军事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军事史-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海上风暴,几乎全部覆没,罗马方面损失巨大。 

     以后,罗马人又大力建造船舰。公元前242年,由私人捐款建造了一支 


… Page 12…

舰队,次年对迦太基重开海战。双方激战于西西里岛,迦太基将领哈密尔卡·巴 

卡坚守几个据点,奋力反击罗马,但被罗马人击溃,其所据地盘也被罗马人 

夺得。 

     连续23年的战争使迦太基精疲力尽,只好授权哈密尔卡与罗马谈判讲 

和。此时,罗马也感到财匮力乏,便与迦太基签订了和约。和约规定:迦太 

基向罗马缴付大量赔款,共3200塔兰特,10年内付清;西西里岛及其与意 

大利之间的所有岛屿割给罗马。第一次布匿战争以罗马的胜利告终。 

      (2)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1年) 

     第一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损失严重,弄得民穷财竭,甚至连军饷也无法 

支付,致使国内矛盾尖锐,动荡不安。雇佣兵暴动,奴隶和土著居民纷纷响 

应,迦太基统治者费了很大力气将之镇压下去。之后,迦太基统治者决定去 

西班牙扩充殖民势力,以弥补上次战争中的损失,解决资源。公元前237年, 

哈密尔卡·巴卡率兵侵入西班牙。公元前228年,哈密尔卡在一次战斗中阵 

亡,其女婿哈斯德路巴尔成为继承人,进一步扩展势力,在西班牙东南沿海 

建立了新迦太基城。这里战略地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富,迦太基获得了大量 

人力物力。为以后对罗马作战提供了雄厚的资源。 

     罗马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之后并未停止扩张,它趁迦太基出现雇佣兵暴动 

之时,强占了原为迦太基控制的撒丁尼亚和科西嘉,并连同西西里,分别设 

置了两个行省。同时又占领了阿尔卑斯山以南的高卢,并和西班牙东部沿海 

地带的萨贡托建立联盟。 

     公元前221年,哈斯德路巴尔被人杀死,哈密尔卡之子汉尼拔继任迦太 

基统帅。公元前219年,汉尼拔出兵攻占萨贡托,罗马人向迦太基发出通牒 

并以战争相要挟,迦太基方面未作出回答,罗马便发起进攻,由此爆发了第 

二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18年春,罗马兵分两路:一路从西西里渡过突尼斯海峡,在迦 

太基登陆;另一路到西班牙,以箝制汉尼拔的军队,以便同时打击西班牙和 

非洲,使迦太基首尾不能相顾。对此,汉尼拔早已预料,乃先发制人,进军 

意大利,以使对方处于守势。汉尼拔作出了精密的布署:留下一部分海军和 

陆军,由其弟率领,以迎击罗马军的攻进;另派2万兵士到非洲,以增强迦 

太基和北非的安全,再由自己率步兵9万,骑兵1。2万,战象37头,从新迦 

太基城出发,出征意大利。 

     罗马人很快发现对方的战略意图,立即放弃进攻非洲和西班牙的计划, 

全部回师罗马,集中力量对付汉尼拔。汉尼拔的军队经过艰苦的行军和长途 

跋涉,突然出现于波河平原,使罗马人大为震惊。10月,罗马执政官西庇阿 

率军来到波河支流提契诺河,与汉尼拔的军队遭遇。汉尼拔发挥自己的骑兵 

优势,猛击对方,大败西庇阿,继而渡过波河,在特利比亚河附近伏击从北 

非返回的罗马军。 

     罗马连连失败,不得不重想对策。公元前217年初,选出两位新执政官, 

并征集了一批新军,组成一支有13个军团,6。5万名步兵,300名骑兵的队 

伍,派其中一部分前往西西里、西班牙和撒丁岛增援,余下8万兵力由塞维 

利阿和弗拉米尼两名执政官统帅,把守西海岸上奥勒利亚大道和东部的伊米 

利亚大道,阻止汉尼拔深入意大利中部。 

     汉尼拔很快掌握了对方的情报,了解清楚对方的行动计划,迅速想出对 

策。4月初,他率部队从东部沿着一条少有人通行的小道,经过4天3夜的 


… Page 13…

急行军,最后绕过罗马军的设防阵地,踏上了通往罗马的大道。弗拉米尼未 

料到对方会如此神速地逃过他的防线,立即率军尾随猛追。汉尼拔便在特拉 

西梅诺湖北岸选择了一个谷地,在此设下埋伏。弗拉米尼全然不知,所率罗 

马军全部进入谷地。迦太基人立即围而攻之,轻装步兵和中央主力兵直扑下 

山,骑兵则封锁住退路,罗马人毫无戒备,乱作一团,狭窄的谷地中又无法 

展开战斗队形,最后被迅速歼灭,弗拉米尼阵亡,1。5万人被杀,数千人被 

俘。 

     特拉西梅诺湖惨败的消息迅速传至罗马,城内居民一片恐慌,政府立即 

动员全民固守罗马城。但汉尼拔此时并无进攻罗马的企图,而是挥师向东, 

沿亚得里亚海岸南下,声称自己是意大利人的“解放者”,将俘虏中的罗马 

人带上枷锁,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其他意大利俘虏则一律释放,不取赎金,以 

此孤立和削弱罗马,并在阿普利亚地区的东部海岸设防营地。 

     形势紧急,罗马选举费边为独裁官,担任最高统帅,米纽喜斯为副帅。 

费边仔细研究了罗马人几次败北的教训,在充分估计了双方力量对比之后, 

决定避开对方,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而以众多兵力跟踪追赶,袭击其个别 

零星部队,以消耗汉尼拔的兵力和给养。这种消耗战术 (或称拖延战术)在 

当时是正确的,但却为许多人所不解或怀疑,连费边的部下也对此战略表示 

不满。因此,费边在任期6个月后便交出了统帅权。公元前216年初,瓦罗 

和帕卢斯当选为罗马执政官,瓦罗力主与迦太基决战,并向罗马民众许诺: 

在看到敌人的当天便结束战争。 

     5月,两名执政官作为罗马统帅,率领8万步兵,6000骑兵在阿普里亚 

境内奥菲杜河下游的坎尼与迦太基激战。此时,汉尼拔拥有4万步兵,1万 

骑兵,他将队伍排列成中间向前突出的半月形,中间突出部分为弱兵,两翼 

则安排精锐部队,再由骑兵分署两侧。而罗马方面采用的是常用的三列平行 

序列:骑兵在左翼、同盟军骑兵在右翼、中央由重装步兵排成密集方阵,组 

成主战线;轻装步兵配置在主战线之前。中央战线由帕卢斯指挥,塞维利阿 

指挥左翼,瓦罗指挥右翼。 

     战斗一开始,罗马步兵猛冲向对方的步兵中军,迦太基中央兵迅速退却, 

其两翼军队迅速包抄前进,逐渐形成相反的半月形。汉尼拔命500名身藏短 

剑的轻装步兵逃向罗马人那边,交出手中的矛和盾,伪装投降。罗马人将这 

批“降兵”安置在后卫。接着,汉尼拔又令骑兵出击罗马骑兵,最后将罗马 

军队严密包围,罗马兵陷入混乱。中午时分,东南风大作,狂风卷起大量尘 

土,本已乱作一团的罗马兵两眼被风沙迷住。借此机会,处于顺风方向的迦 

太基士兵向对方猛投箭石。假装投降的迦太基士兵也从身上摸出短剑,刺向 

罗马兵。天黑时,罗马军大部分阵亡,只有1万多人幸而逃生,塞维利阿和 

帕卢斯死于战乱之中,仅瓦罗生还。而汉尼拔方面仅损失6000人。坎尼战役 

是世界军事史上的著名战役,显示了汉尼拔卓越的军事才能。 

     罗马在坎尼战后一度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意大利中部和南部的一些部 

落与城市纷纷臣服于汉尼拔,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也支持汉尼拔,意大利境外 

的马其顿王腓力五世主动与汉尼拔结盟。罗马此时避免与汉尼拔再作决战, 

以积蓄力量;另方面对背离意大利的人加以惩罚。公元前213—公元前 211 

年,罗马派兵包围了叙拉古,并将此城攻陷。其后大肆屠杀城内居民,著名 

科学家阿基米德正埋头研究时,被罗马士兵刺死。从此,罗马又恢复了在西 

西里的统治,并逐渐由守势转入攻势。 


… Page 14…

     与此同时,随着战争的持久,汉尼拔的雇佣兵也渐渐暴露出弱点。士兵 

的给养、金钱以及兵源日益枯竭,迦太基政府本想派部队前往意大利增援, 

但因罗马出兵西班牙而不得不改变行动。汉尼拔曾打算组织反罗马同盟,但 

最终未能奏效。形势开始对汉尼拔不利。 

     公元前210年,罗马派普布留·西庇阿占领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此乃 

迦太基的重要军事基地。罗马将其战俘释放,将金银象牙等宝物用船舰运往 

罗马。这一举动沉重打击了汉尼拔。公元前205年,西庇阿任执政官,率3 

万人远征非洲,直捣迦太基本土。公元前204年,西庇阿抵达非洲,在距迦 

太基不远的沿海城市乌提卡登陆,进而围攻乌提卡,久攻不克,只好紧紧包 

围它。 

     就在这时,迦太基政府召汉尼拔回国。公元前202年夏天,汉尼拔率领 

约2万人的队伍在迦太基东部沿海的哈德鲁密敦登陆。之后,又迅速扩充兵 

力,组织部队,使总兵力很快增至4万人。接着,汉尼拔率军挥师北上,向 

迦太基城靠拢,对迦太基城南侧的西庇阿军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西庇阿立即采取对策,一面派使节前往盟国求援,一面断然决定解除对 

迦太基城和乌提卡城的围困,向巴格达河上游进军,深入迦太基内陆,摆脱 

腹背受敌的局面,并切断迦太基的主要补给线,诱使汉尼拔改道西进,以等 

候援军,寻机决战。 

     公元前202年秋,西庇阿率军向西撤退,沿途烧杀抢掠,大肆破坏,使 

迦太基人极为恐慌,迦太基政府再三催促汉尼拔立即与西庇阿决战。正在北 

进的汉尼拔不得不转而向西进发,并以强行军追赶西庇阿军,因而被诱入了 

西庇阿企望的作战地区,中了西庇阿的圈套,双方在扎马附近展开了激烈的 

战斗。形势对汉尼拔极为不利,在经过连续行军后来到此地,既不能获得兵 

员补充,又没有可靠的支撑点作为依托,没有足够的水源,士兵十分劳苦, 

在素质和训练方面远不如罗马骑兵;而西庇阿则抢先在扎马地区选择了有利 

地形,并得到了前来援助的盟军6000步兵,4000骑兵,士气很高。汉尼拔 

为争取主动,命令战象冲锋向前。战象刚抵近西庇阿军的前沿,罗马方面立 

即号角齐鸣,喊杀声惊天动地,使战象受到突然刺激而惊慌,或停止不前, 

或向后乱冲乱撞,致使汉尼拔左翼的骑兵战马受惊。西庇阿立即命令罗马骑 

兵从两翼出击,先后击溃汉尼拔的左翼和右翼骑兵。 

     与此同时,双方的步兵也在决战,难分胜负。突然,西庇阿的骑兵在击 

溃对方的骑兵之后也迅速赶来支援。汉尼拔的步兵四面受敌,最后全部战死。 

汉尼拔在少数骑兵的保护下落荒而逃。此战中,罗马方面仅损失1500余人, 

迦太基则有2万人阵亡,2万人被俘。 

     迦太基方面被迫向罗马求和,双方于公元前201年订立和约,其条件对 

迦太基十分苛刻:迦太基放弃非洲以外的全部领土;交出所有的战象与战船 

 (只准保留10艘船舰);向罗马赔款1万塔兰特,50年内付清;不经罗马 

同意,不得与任何国家交战;向罗马交出100名人质。迦太基实际沦为罗马 

附属国。 

      (3)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车——公元前146年) 

     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迦太基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已无力与罗马抗争,但 

在经济方面仍有潜力并逐步复苏。对此,罗马很不放心,怕迦太基经济壮大 

之后会在政治军事上东山再起,重新对罗马构成威胁。于是,罗马千方百计 

寻找借口对迦太基再战,以灭掉对方而罢休。 


… Page 15…

     迦太基的西边有一个邻国叫努米底亚,与罗马站在一边。努米底亚王马 

西尼萨因有罗马撑腰,便时常向迦太基寻衅。公元前150年,马西尼萨进犯 

迦太基,迦太基被迫自卫还击,罗马借口迦太基违反公元前201年和约中的 

条款 (未经罗马准许不得与别国交战),向迦太基宣战。第三次布匿战争爆 

发。 

     公元前149年,罗马军队在非洲的乌提卡登陆,勒令迦太基答应下述条 

件:交出显贵家族的300名儿童作为人质;交出所有武器和军用物。迦太基 

表示同意。随即,罗马又向迦太基提出一条:铲平迦太基城,其居民迁到距 

海15公里的内地。遭到迦太基的一口回绝。迦太基决定抵抗到底,并且积极 

准备,将所有金属铸成武器,全民动员参加战斗,甚至释放了一批奴隶,将 

其编入军队,连妇女也积极行动,支援战备,将自己的头发剪断制作弓弦, 

同仇敌忾,保卫祖国。 

     罗马将迦太基城包围,以为迦太基已交出武器,无能力抵抗,但包围了 

两年仍一无所成。罗马军队遂破伐树木建造攻城武器,将两个巨大的破城锤 

用于攻城,破坏了对方城墙的一部分,甚至已能看见城内了,不料迦太基人 

趁夜幕降临时,冲出城墙,烧坏了罗马的破城锤。之后,迦太基人又使用火 

烧战船的计谋,烧毁罗马船舰,夜袭罗马营地,使罗马破城不得。尽管如此, 

迦太基仍未打破罗马的围困与封锁。公元前147年,小西庇阿当选为执政官 

后被派往非洲,继续围攻迦太基。他命令士兵挖壕沟,并在沟内钉满尖桩, 

再以栅栏包围壕沟;又建筑长墙,设塔观望,建成了一道围困迦太基城的包 

围线,阻止对方袭击突围并运进物资。不久,迦太基城内发生饥馑,居民陷 

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小西庇阿乘机向城内发起总进攻,城民逃向城中最坚固 

的卫城柏萨,在此与罗马人战斗6天6夜,最后终因寡不敌众,被罗马人攻 

陷。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投降者皆被卖为奴隶,迦太基的领土成为罗马的 

阿非利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