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后期军事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军事史-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团的损失对奥古斯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绝望地喊道:“瓦鲁斯呀,你还 

我军团!” 

     条陀堡森林大战是世界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大战,它使日耳曼人 

摆脱罗马,获得了独立。此后,整个莱茵河以东地区又重归日耳曼人,罗马 

北部边境确定在沿莱茵河与多瑙河以南一带。 

     日耳曼人反抗罗马的斗争取得胜利,主要原因是,这是被征服地区居民 

反抗征服者的正义战争。起义者利用罗马统帅骄傲轻敌的弱点,选择有利地 

形,对敌人予以攻击,加之天公作美,使不熟悉道路的罗马人受到暴雨袭击, 

最后被起义军彻底消灭。 


… Page 46…

                                5。犹太战争 



     公元66年,犹太人民举行大规模的起义,反抗罗马统治者,坚持数年之 

久,范围遍及巴勒斯坦全境,给罗马以沉重打击。史称“犹太战争”。 

     罗马是在公元前63年用武力征服巴勒斯坦的。当时,庞培率罗马军队向 

犹太进军,犹太正处于玛卡贝王朝的统治之下。玛卡贝王朝的两兄弟希尔卡 

努斯和阿里斯托布路斯为争夺王位争执不下,庞培趁机支持希尔卡努斯,以 

控制巴勒斯坦地区,但群众却拥护阿里斯托布路斯,拒绝服从希尔卡努斯, 

并占领耶路撒冷神殿,坚持斗争3个月。庞培以大兵进攻,最后将其征服, 

使其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犹太人深受罗马和本国统治者的双重压迫和剥削,他们不断地进行斗 

争,渴望摆脱罗马的统治。公元66年。罗马总督野蛮地劫掠犹太人奉为神圣 

的耶路撒冷神殿及其宝库,遭到本来就极端痛恨罗马统治的犹太人的起义反 

抗。起义首先在当时犹太行省的省府恺撒列亚爆发,随后,耶路撒冷城也出 

现了起义。领导起义的是吉拉德派。吉拉德派是公元初年在犹太人中间出现 

的一个宗教派别,它主要由犹太下层居民组成,遣责罗马占领者和本国统治 

者,主张用武力赢得独立解放。这一派中的激进的一翼被罗马人称为“西卡 

里” (意为“凶手”),主张用恐怖手段进行斗争,其主要成员是奴隶、贫 

苦农民和城市居民的下层。犹太人中较为富有的中间阶级也加入起义队伍。 

具体领导起义的领袖是约翰和西门。 

     起义者首先向神殿附近堡垒中的罗马军队进攻,由于那里的罗马兵力不 

多,起义者很快将其击败并杀死。随后,起义者又冲进王宫,王宫中的罗马 

军队很快投降,起义者杀死了这些罗马降军。这样一来,耶路撒冷的罗马军 

队全被消灭,圣城完全解放。 

     起义迅速发展,邻近的大马士革,阿斯卡隆和斯基托波尔等地都爆发了 

起义,各地起义者很快取得联系。 

     犹太人起义的消息很快传开,罗马派驻叙利亚行省的军事首脑加鲁斯立 

即率领军队前往镇压。这支军队3万多人,其中有2万名罗马士兵,1。3万 

名由各附属国提供的军队和众多的叙利亚辅助部队。在加鲁斯的指挥下,罗 

马军占领了加法城,并将城内居民全部杀死。9月间,加鲁斯的军队开入耶 

路撒冷,但在神殿和王宫的坚固城墙面前一筹莫展,然后又莫名其妙地后撤。 

起义者顺势控制了巴勒斯坦的大部分地区。 

     罗马统治者闻讯起义事态扩展,决心迅速扑灭起义。公元67年2月,罗 

马皇帝尼禄指派韦帕芗前往镇压,韦帕芗率5万人左右的兵力向巴勒斯坦开 

去。韦帕芗采取步步为营的战略,注意集中兵力。在一座名为约塔帕塔的小 

城附近扎营40多天。到公元68年夏,罗马军队将耶路撒冷四面予以包围, 

起义者处境不利。 

     就在这时,起义队伍内部矛盾尖锐起来。有人主张与韦帕芗讲和,高级 

僧侣和法利赛派即是代表。贵族还将政权交给由高级僧侣组成的议事会,以 

使起义失去领导。在吉拉德派内部也分成以约翰和以西门为首的两派,彼此 

之间不断斗争,西门曾一度被迫离开耶路撒冷,由此削弱了起义者的力量。 

     韦帕芗正准备对耶路撒冷的起义者大举进攻,忽然从罗马传来尼禄皇帝 

自杀的消息,韦帕芗为谨慎起见,停止了对耶路撒冷的军事行动。不久,韦 

帕芗被自己的士兵宣布为罗马皇帝。为了争夺帝位,韦帕芗带领一部分军队 


… Page 47…

去意大利,另一部分军队交提图斯率领。提图斯带领这支军队到了叙利亚, 

后又转赴埃及。 

     罗马上层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斗争使犹太起义者获得了近两年的喘息时 

间。在此期间,战争初年存在于起义队伍内部的统一战线分裂了。斗争的结 

果,以约翰为首的极端派占了上风,他们力主与罗马战斗,并且作好了战斗 

准备,加强了耶路撒冷城内的保卫设施,以抵抗敌人的围攻。同时,他们与 

主和派进行斗争,在城内对被怀疑有亲罗马情绪的富人采取了恐怖手段。 

     公元69年年底,韦帕芗结束了争夺罗马皇位的斗争之后,他把在犹太的 

最高统率权交给了提图斯,授命提图斯结束犹太战争。提图斯为镇压犹太起 

义者,迅速组织军队。除已在犹太人地区的原韦帕芗的3个军团外,他又从 

叙利亚和埃及调来2个军团以上的兵力,加上同盟国的辅助部队,一齐开进 

了起义者的土地①。并在离耶路撒冷不远的地方扎下了营地。 

     之后,提图斯将他的军队排成战斗的队列。犹太人也在他们自己的城下 

列成战阵,双方于公元70年春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展开了多次的战 

斗。不久,起义者遭到失败而退守城里。他们设下3道防线保卫耶路撒冷城, 

每道防线都有专人指挥军队把守:“最外面也是最大的一道城墙(即阿格里 

帕城墙)由西蒙防守;城市的中心部分由约翰防守;神殿由埃列亚札尔防守 

①。罗马人无法发动猛攻或进行任何突然行动,因为耶路撒冷城建于一个高 

地上面,而且其防御工事也很牢固。最后,罗马人将耶路撒冷城包围得水泄 

不通,切断起义者与外面的联系,以困死起义军。不久,起义者果然因物资 

匮乏而遭受饥饿的威胁。但他们仍然坚持斗争。被包围在城内的60万人“凡 

是能使用武器的都能得到武器,……愿意作战的人数比人们所期望的人数要 

多。男人和妇女表现了同样的坚决。”②对敌军作殊死的抵抗。大敌当前之 

际,西门和约翰也捐弃前嫌,结束内讧,重归于好,联合抗击罗马军队。在 

他们俩人的领导下,起义者不断打退敌人的进攻,有时还出击敌人并取得胜 

利。然而,罗马方面在军队数量和军事技术方面拥有很大优势,他们对起义 

者的围攻持续不断,时间一长,形势对起义队伍愈来愈不利。8月,起义者 

固守的据点接连失陷,耶路撒冷的神殿被攻占,罗马军焚烧了神殿。起义者 

又在上城继续抵抗,与敌人展开巷战达一个月之久,最后上城也陷落。 

     耶路撒冷城破之后,起义者余部在马赫拉和马萨达继续坚持斗争了好几 

年。他们在加略人犹大的孙子埃列亚札尔的领导下抵抗罗马军,顽强战斗, 

给罗马军以沉重打击。公元73年,罗马军队围困了马萨达要塞,起义者齐心 

协力,竭尽全力作拼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要塞被攻陷。为表示自己宁死 

不屈的意志,起义者杀死自己的妻儿之后,集体自杀,壮烈牺牲。 

     犹太战争前后延续7年,最终被罗马军队残酷镇压下去。耶路撒冷变成 

一片废墟,居民被卖为奴隶。之后,罗马统治者在帝国范围内对所有犹太人 

征收人头税,并在被毁的耶路撒冷城的领土之上常驻罗马军团。起义领袖西 

门被处死,约翰被终身监禁。公元71年,提图斯返回罗马,举行了凯旋式, 

庆贺镇压犹太人起义的胜利。 

     犹太起义者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敌我力量悬殊巨大,罗马人占有绝对优 

势;起义队伍曾出现分裂,不利于团结作战;起义者的后勤工作未解决好, 

军需品供应不足,在关键时刻物资匮乏,使起义队伍面临饥饿威胁,因而无 

力与敌人持续斗争下去,终于失败。 


… Page 48…

                            6。亚德里亚堡战争 



     公元378年,哥特人与罗马帝国在亚德里亚堡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奴隶制社会在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爆发了全面危 

机,史称“3世纪危机。”首先是经济危机的出现,随后是政治动乱,统治 

集团内部因争权夺利而混战不休,行省纷纷宣布独立,中央政权一度瘫痪。 

     危机和内战也使奴隶和其他劳动者陷入苦难的深渊,奴隶和隶农以及其 

他阶层的人民不断起义反抗,斗争范围遍及罗马、各地。社会动荡不安。统 

治者虽竭尽全力将起义镇压下去,但帝国的力量因此大受削弱,对外防务松 

弛下来。 

     昔日强盛的罗马帝国已衰败不堪,无人能控制这个庞大混乱的帝国。公 

元364年,帝国一分为两个部分,瓦连第安统治西部帝国,法伦斯统治东部 

帝国。在这两个皇帝统治期间,罗马帝国更加混乱和衰落。帝国北方的日耳 

曼各部落组成同盟,时常侵袭罗马边境。其中,日耳曼部落的东哥特人和西 

哥特人对罗马边境的威胁最为严重。帝国境内的奴隶、隶农和下层人民,因 

苦于罗马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痛恨罗马统治者,故将入侵的日耳曼 

人奉为“救星”,以求解放。因此,他们主动与日耳曼人联合,杀死贵族, 

夺取田地,令罗马统治者震惊。瓦连第安决定出兵镇压,他亲率大军投入战 

斗,结果被杀死。 

     公元4世纪中叶,匈奴人大举西侵,迅速征服东哥特,随后又进攻西哥 

特,一直将西哥特人挤到多瑙河边。西哥特人派人向罗马皇帝法伦斯求救, 

请求罗马政府准许他们渡过多瑙河,到帝国领土上避难。罗马帝国认为,若 

把这些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军队集合起来,便组成一支强大的队伍,既可减 

轻各行省征兵的负担,节省国库的开支,又可以他们对付其他蛮族的入侵。 

于是,罗马政府同意了西哥特人的请求,但要求他们在渡河之前交出一切武 

器,实际上,西哥特人并未如数交出,因为他们收买了收缴武器的罗马官兵, 

暗中留下了许多武器。 

     定居帝国境内的西哥特人,不但未得到以前允许供给他们的粮食,反而 

受到当地罗马统治者的敲诈勒索。哥特人无以为生,被迫出卖自己的子女以 

换取口粮,成年的哥特人为了得到一块面包、一块肉或一条死狗,不惜以做 

奴隶为代价。在饥饿的威胁之下,哥特人起而反抗。在克利提吉尔恩的率领 

下,哥特人手持武器,高举义旗,杀死罗马将领和士兵,从他们手中夺过武 

器,用以武装自己。之后,哥特人又在色雷斯地区开展斗争,杀死罗马奴隶 

主贵族,焚烧其庄园,夺得土地。当地奴隶和隶农纷纷支持和响应,共同反 

对罗马统治者。大批的罗马士兵也倒向起义者,并给哥特人带路,找出贵族 

藏匿财宝和粮食的秘密地点。 

     此时,东罗马皇帝法伦斯正在叙利亚指挥对波斯作战,惊闻哥特人反抗, 

立即撤兵,回头对付哥特人。法伦斯命令在亚美尼亚作战的罗马军队即刻前 

往色雷斯,并派人通知现任西罗马皇帝格拉提安,要他出兵助战。 

     从亚美尼亚迅速撤至色雷斯的东罗马帝国军队很快与哥特人交战起来。 

哥特人拥有强大的骑兵队伍,使用铁制手盾、长矛和匕首以及锋利的战斧等 

武器,在与罗马军正规军团进行正面对垒作战时,充分显示出自身的优势, 

不断阻击和奇袭罗马军。他们使用由无数车辆结成的圆圈即“车城”以为防 

御,并且常从这种“车城”中突然冲出,袭击敌方,再迅速撤回。罗马军屡 


… Page 49…

遭失败。但是,哥特人在用这种战术对罗马的有坚固城墙的城镇发起进攻时 

却不成功,攻之不克。于是,双方相持了好几个月。 

     公元378年,西哥特人获得了东哥特人和匈奴人的援助,组成一个强大 

的联盟,准备与罗马东部军队一决雌雄。法伦斯则任命西罗马来援的塞巴斯 

西安担任步兵统帅,决心一举歼灭哥特人。 

     新任步兵统帅塞巴斯西安迅速行动,组织队伍。他发现,现在他统率的 

罗马军团中,官兵懒散,作战不力。为此,他首先向士兵分发军饷,鼓舞士 

气,安抚军心;然后挑选精兵,从每个军团中选出300人,组成一支2,000 

人的精锐部队;最后对这支精锐队伍进行短时间训练,使其作战有力。一切 

工作就绪,塞巴斯西安立即率领队伍出发,很快将亚德里亚堡占领。第二天, 

塞巴斯西安发现一支哥特人的部队正在希伯勒河附近抢劫,便率领一部分军 

队尾随其后,等到夜晚来临、敌人宿营休息时,塞巴斯西安率军突然袭击这 

支哥特人,对方毫无准备,仓促应战,迅速被歼灭。 

     这次突袭胜利,使法伦斯异常兴奋,忘乎所以。他决定不等格拉提安率 

领的援兵到达就立即御驾亲征。恰在此时,有人报告说,有一支一万人左右 

的哥特人正要行动,准备通过亚德里亚堡附近向西进军。急于取胜的法伦斯 

认为这正是消灭对方的好机会,于是急不可耐地率领大军出发。队伍行至亚 

德里亚堡城边时,塞巴斯西安劝告法伦斯停止前行,因为这支队伍人数虽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