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证治准绳·幼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35-证治准绳·幼科-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花粉、麦门冬。自利,加条实黄芩生用。呕吐,加半夏、生姜。腹中痛, 
加木香、青皮、枳壳、山楂肉。腰疼,加独活、北细辛。头疼,加羌活、 
本、蔓荆子。惊搐,加木通、生地黄、灯心。小便少,加木通、车前子、瞿 
麦。大便秘,加大黄。衄血,加山栀仁、玄参、生地黄。 
发热三四日,热不减,加解毒药大力子、连翘、紫草、桔梗。疮不出,加防 
风、蝉蜕、荆芥穗、红花子。眼痛,加密蒙花、柴胡、龙胆草。 
疮出太稠密,加人参、当归、木香、紫草、大力子、防风、桔梗。咽痛,加 
桔梗、连翘。疮干或带紫,或色大赤者,血热也,加当归稍、生地黄、红花、 
地骨皮、牡丹皮。疮灰白色平陷者,气虚也,加人参、黄 、防风、木香、官 
桂。手足疮不起,脾胃不足也,加防风、官桂、人参、黄 。 
疮密起发不透,又渴者,此津液不足,加人参、麦门冬、天花粉。泄泻者, 
里虚也,加人参、白术、诃子、白茯苓。疮不着痂者,湿热也,加黄 、防风、 
官桂、白术。(李氏,加紫苏五分,笋尖、山楂、牛蒡子各一钱,冬月加制过麻黄一钱。) 
x惺惺散x 治数证,皆为纯阳人所用,古人处为小儿药,非乃里寒者可服,且以药对 
其证用之意,大抵浑身壮热,必由风热疮疹,伤寒时气,且先与之也,其头痛目 
涩鼻流清涕者,用细辛。喘粗者,用桔梗、人参。多睡者,用茯苓。恐伤寒时气乘 
里弱者,用白术也。治风热疮疹,栝蒌根也。栝蒌,味苦寒,治身热,烦满大热, 
除肠胃中痼热,八疸面黄,燥渴,通月水,止小便利,热而胸痹不下乳,阳 
证伤寒,治痈下乳,皆攻其热也,故非里寒者可用。其里寒者,由身有大壮热, 
不渴而大便反利,小便不赤,面青目白,睛不黄赤,皆里寒证也,其中虽有白术 
以温,终作为虚热者用。人之脏腑寒,则寒药先效,热药未必能制之,脏腑热, 
则热药先效,寒未能制之,此势之自然也,岂得不辨表里冷热而用药也。《和剂 
方》小儿伤寒壮热,当先服此,大效。次服羌活散。如壮热未退,切不可与通利 
大便及凉药,恐是疮疹,服药则误矣。 
苦桔梗 细辛(去叶) 人参 甘草(炒) 白茯苓(去皮) 栝蒌根 白术(各一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薄荷二叶,同煎至三分,去滓,温服。要和 
气,入姜煎,不拘时候。身虽壮热,大便自利者不可服。 
海藏云∶惺惺散治风热,咽不利,脾不和,少阳渴,小便不利也。 
x荆芥散x 治麻痘子兼瘙痒,或瘾疹,大便自过。 
上,用荆芥少许,烂研,以新井水将布帛滤过,入一滴许麻油,打匀,令 
饮之,便不乱闷。麻痘已出,用黄蜡煎青胶水饮,即安(青胶水乃牛皮胶也。)荆芥治血风, 
麻子是疹子,常言风瘙瘾疹,则皆出皮肤,其毒轻而浮,又以麻油打匀,此滑窍 
之理,又以黄蜡煎青胶水服则安,此滋血行荣卫,荣卫既顺,麻疹出矣。《指迷 
方》荆芥汤,乃消毒饮加薄荷煎服之。 
x羌活散x 解热散毒,治风壅、欲作疮痘者。 
羌活 独活 川芎 桔梗 蝉蜕 前胡 柴胡 地骨皮 甘草(炙) 栝蒌 天麻(炙) 
荆芥 防风(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三分盏,薄荷三叶,盏内煎至二分,通口服,量大小加减药 
水。此药,详其药味治风、治寒、治惊、下痰、凉脾、治血热、透肌,但实热发,无 
所不治。如禀受怯弱、或脾胃弱、或外热目白睛青色,皆里无热,不可轻用。 
x薄荷散x 小儿才觉是疮疹,宜服之。 
薄荷叶(一两) 麻黄(去节)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枣二枚,生姜三片,同煎至六分,去滓,放 
温,日三两次服。此是小儿禀受壅实,毒瓦斯甚者宜服之,盖此方云∶小儿才觉是 
疹痘便服之。服之而汗出者,服调中散。服薄荷散若作寒热,脉反迟者,进脱齿 
散以温之。详其理,非下药之法也,实者服之未必安,虚者用之必危殆。 
x参苏饮x(方见急惊) x人参羌活散x(方见急惊) 
x羌活散x 此方,初热暂用,兼治惊搐。 
羌活(一钱二分) 独活 荆芥(各八分) 前胡 防风(各一钱) 柴胡 白芷 蝉蜕 
甘草(各四分) 细辛(一分) 
上,加薄荷三叶,水一钟,煎五分,不拘时服。发搐及热盛不退者,暂服。煎 
熟用制砂调下,治搐如神。 
x人参败毒散x 治伤风、瘟疫、风湿,头目昏眩,四肢痛,憎寒壮热,项强,目睛疼。 
寻常风眩拘倦,风痰身体项疼,及咳嗽鼻塞,声重寒热,并治之。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茯苓 桔梗 人参(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生姜薄荷煎。 
x李氏败毒散x 治初热壮盛等证。 
即前败毒散加升麻、荆芥、牛蒡子、蝉蜕、山楂、地骨皮、薄荷、紫苏、紫草。 
减独活、柴胡、茯芩、人参。 
如热甚,加柴胡、黄芩。夏,加香薷。冬,加麻黄。泻,加猪苓、泽泻。 
上,姜一片,水煎,临服加葱白汁五茶匙。 
x正气散x 
甘草(炙,三分半) 陈皮 藿香(去梗) 白术(各五分) 浓朴(姜制) 半夏(姜制, 
各一钱半)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服。 
x调解散x 
青皮 陈皮 枳壳(麸炒) 桔梗(去芦,炒) 人参 半夏(炮七次) 川芎 木通 干葛(各 
四分) 甘草 紫苏(各二分)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服。一方,加紫草、糯米。 
x苏解散x 治痘初壮热,头疼腰痛,腹疼作胀,一切热毒甚者。 
紫苏 葛根 防风 荆芥 白芷 蝉蜕 紫草 升麻 牛蒡子 木通 甘草(各等分) 
上,加灯心葱白各七根,水煎,热服。 
x和解汤x 解表和中。 
升麻 干葛(各一钱半) 白芍(一钱) 人参 防风(各七分) 川芎(八分) 甘草(五分) 
上,用姜一片,水煎服。 
上十七方,发表平剂。 
x王朝奉四物解肌汤x 
芍药 黄芩 升麻 葛根 
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服。或云,小儿伤寒疫疠,潮热疮疹,五 
日已衰,疑似不能辨别者,并皆辛凉之剂调之,即以四物汤解肌之类。海藏云∶ 
此论即有表也,若内伤腹中有物,未得大便而发热者,当以食药去其物则可,若 
得便后,仍发热在表者,亦宜此解肌汤,比钱氏升麻葛根汤减甘草,加黄芩,以 
有表热之意也。 
x防风苍术汤x 治小儿邪热在表,恶风恶寒,疮疹未出,可解表、发 疹。 
防风 甘草(炙。各半两) 苍术 石膏(各一两) 川芎 黄芩(各二两)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生姜三片,薄荷七叶,水煎,日二服。 
x双解散x 即防风通圣散、益元散、二方也。 
防风 川芎 当归 白芍药 薄荷叶 大黄 连翘(各五分) 石膏 桔梗 黄芩(各八分) 
白术 桂枝 荆芥穗(各二分) 滑石(二钱四分) 甘草(一钱) 
上,锉细。加生姜三片,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无时。 
x葛根橘皮汤x 治冬温未即病,春被积寒所折不得发,至夏热得其寒解,冬温始发, 
肌肉斑斓,瘾疹如锦纹、而咳,心闷,但呕吐清汁,服此。 
葛根 橘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 知母 黄芩 麻黄(去节) 甘草(炙) 
上锉散,等分,每服抄三钱,用水一盏,同煎半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上四方,辛凉之剂,表有实热者宜之。 
x五积散x 
白芷 川芎(各三分) 桔梗(一分半) 芍药 茯苓 甘草(炙) 当归 桂枝 半夏(各二分) 陈 
皮枳壳 麻黄(各五分) 苍术(一钱) 浓朴(四分) 
上,除桂枝、枳壳二味别为粗末外,一十二味锉细,慢火炒令转色,摊冷,次 
入二味末,令匀。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无时。 
x桂枝葛根汤x 
桂枝 葛根 赤芍药 升麻 防风 甘草(各一钱) 
上锉细。加生姜三片,淡豆豉一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无时。 
x柴葛桂枝汤x 
柴胡 葛根 甘草 桂枝 防风 人参 白芍药(各等分) 
上锉细。加生姜三片,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上三方,辛温之剂,表有寒邪者宜之。 
〔攻里〕 
大便酸臭,不消化,畏食或吐,乃内伤饮食,宜枳术丸,伤冷食饮,神应丸。 
x紫霜丸x(变蒸) x神应丸 枳实丸 枳术丸x(俱大科伤食) 
x七物升麻丸x 
升麻 犀角 黄芩 朴硝 栀子仁 大黄(各二两) 淡豉(二升,微炒) 
共为末,蜜丸如黍米大。凡觉四肢大热,大便难,即服,取微利为止。 
x备急丸x 
木香(二钱半) 大黄 牵牛末(各五钱) 
上为细末,神曲糊丸,绿豆大。每服五七丸,食前,山楂煎汤下。 
〔和中〕 
x加味四君子汤x 
人参 白术 茯苓 砂仁 橘红(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一钟,煎六分,食前温服。 
x和中散x 
浓朴(姜汁制,炒,一钱半)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一钱) 干姜(炮) 甘草(炙。各六分) 
姜、枣煎服。 
〔六一例〕 
x六一散x 治诸热证,暂用。 
桂府滑石(水飞过,六两净) 大甘草(去皮,为末,一两) 
上,和匀。每用一钱,薄荷汤或冷水调下。内加制辰砂三钱,名辰砂六一散, 
治狂言、发搐、惊闷,用防风、荆芥、薄荷、天麻、煎汤,候冷,调下。更加牛 
黄三钱,缠豆藤三钱,名退火丹,治痘初出时大热不退,及标影稠密成片者,用 
紫草、木通、蝉蜕、地骨皮、红花、牛蒡子、片黄芩、灯草、各等分煎汤,候冷, 
调下,能减标稀痘,极良法也。本方加郁金,名牛黄六一散,治痘后疮疖毒壅, 
及天行瘟疫,冷水调下,多服大效。 
x大灵丹x 治壮热颠狂,惊搐谵语,红紫斑焦干陷,一切恶证。 
白滑石(飞过三两) 雄黄(飞过) 犀角(各三钱) 辰砂(飞过三钱半) 牛黄 冰片(各一钱) 
麝香(五分) 
上研极细,和匀,用升麻、甘草、防风、薄荷、灯草、牛蒡子、红花、紫草、 
黄连各三钱,水二碗,煎至半碗,细绢滤去滓,加蜜四两同熬,滴水成珠,和前 
药丸,如小龙眼大,金箔为衣。每用一丸,灯心汤下,暑月冷水化下。 
x无比散x 初热服之,甚能稀痘,又治痘夹黑点子,及黑陷、黑痘、等证。 
辰砂(一钱) 冰片 麝香 牛黄(各五分,如无牛黄用牛胆南星代之) 腻粉(二钱) 
一方,有蟾酥。 
上,研细末。一岁儿服一字,大者五分,刺猪尾血三两点,新汲水调和送下, 
取下恶毒如烂鱼肠、葡萄穗状,即愈。 
x小无比散x 治痘壮热口渴,小水涩,大便秘,口气热,烦躁不宁,或焦紫,或红斑, 
自发热至起壮时有热者,皆可用,痘后余热亦可用。 
桂府滑石(飞过,六两) 石膏(飞过,一两) 粉草 寒水石(各五钱) 郁金(蝉肚、 
小者,甘草汤煮干,为末,七钱) 
上,俱制净末,和匀。每五岁者服二钱,大人再加。冬月,灯心汤下。夏月, 
井水调下。热甚不解者,井水磨犀角汁调下。若红紫顶陷不起,加穿山甲末 
一分、麝香半分、紫草煎汤加酒一二匙,调下,即起。 
x大无比散x 治热毒太甚,惊狂谵语引饮,痘疮红紫黑陷。 
桂麻滑石(飞过,六两) 粉草(一两) 辰砂(飞,三钱) 雄黄(飞,一钱) 
上为末。每三五岁服一钱,十岁服二钱。发热之初,用败毒散调下,亦能稀痘。 
若报痘后,用灯心汤下。 
〔凉血解毒〕 
x犀角地黄汤x(失血) x消毒饮x(咽喉) 
x玳瑁汤x 治时行豌豆疮及赤疮疹子,未发者令内消,已发者解利毒瓦斯,令不太盛。 
生玳瑁 生犀(各以冷水浓磨汁二合) 
上同搅令匀。每服半合,微温服,一日四五服为佳。 
又治出而未快者,宜服之。又云∶毒瓦斯内攻,紫黑色,出不快,用玳瑁水磨浓 
汁一合,入 猪心血一皂子大,以紫草浓煎汤,都作一服服之。玳瑁、犀角,其 
性微寒,以治热毒,则知其无失也,二药皆治瘟疫蛊瘴,解百毒,通血脉,消痈 
肿,故用之以解蕴毒,可宜服也。 
x犀角饮子x 解热毒,去风疹。 
犀角 甘草(炙。各半两) 防风(二两) 黄芩(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用水一小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x犀角汤x 治小儿疹痘疮及赤疮子。 
犀角(屑) 大黄(炒) 桑白皮(蜜炙) 钓藤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龙 
胆草(半钱) 石膏 
栝蒌 黄 (炙,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四分,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服。疮 
子退后,浓磨犀角水涂之,更良,钱氏亦附方同以此药治疗疮疹太盛,令不入眼, 
则名调肝散。此药治风盛气实,心肝血热,津液内燥,大便不通,毒瓦斯上盛,表 
热未散之药也,且大黄、栝蒌、治内燥,钓藤、龙胆、治风血热,桑白皮、石膏、 
治上焦热,麻黄、黄 、散肌热,犀角、甘草、解毒,大抵用药贵于与病相主, 
则病去而正气自复,苟为不然,则反为大害,如犀角散,自非大便数日不通、喘 
急闷乱、烦躁谵语者岂可服之,恐病药不相主治也。 
x夺命散x 治疮疹已发未发,并宜服之。 
升麻 糯米 紫草 甘草(各半两) 木通(二钱半) 
上,锉为散。每服一大钱,水七分,煎四分,去滓,温服。出疮疹热毒势甚者 
可服,解蕴热,利小便。疮痘初发气盛,亦宜服。 
x牛蒡散x 凉血解毒。 
上,用牛蒡子炒为末,水煎一盏服之,小儿,冬月有非节之暖,及春月天气暄 
暖,或甘肥之过,或重衣温浓,帏帐周密,伤皮肤,害血脉,疮疡发黄,是生多 
疾,宜预常服之也。 
x独胜散x 治小儿发疮痘,早微热,晚大热,目黄胁动,身热手冷,发甚如惊者。又 
名牛蒡僵蚕散。 
牛蒡子(半两) 白僵蚕(一分) 
上为粗末。每服一大钱,水六分盏,紫草二七寸,同煎至四分盏。连进三服, 
其痘便出。此药用牛蒡子出痈透肌,白僵蚕治遍身瘾疹,疼痛成疮。为末,酒调服 
之,立瘥。又,以紫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