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证治准绳·幼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35-证治准绳·幼科-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炒) 甘草(炙) 防风 杏仁(汤泡,去皮尖,麸炒赤) 赤芍药(各二钱半) 
上,每服一钱,黑豆七粒,水煎服。 
x犀角饮x 治脾火眼疼。 
犀角(一两,镑) 射干 草龙胆(炒) 黄芩(炒。各五钱) 人参(二两) 茯苓(二钱五分) 
钓藤钩(七钱半) 甘草(三钱) 
上,每服一钱。水煎。 
〔东垣〕x广大重明汤x 治两睑或两 赤烂,热肿疼痛,及眼胞痒极,抓之至破烂赤肿, 
眼楞生疮痂,目多眵泪,隐涩难开。 
草龙胆 防风 生甘草根 细辛苗叶(各一钱) 
上,用水一碗半,煎龙胆至七分,入余药再煎至半碗。热洗,日五七次。洗毕, 
合眼须臾,瘥。 
〔东垣〕x助阳和血补气汤x 治发后热壅,白睛红多,眵泪瘾涩,此过服凉药而真气不 
能通九窍也。 
防风(七分) 黄 (一钱) 蔓荆子 白芷(各二分) 升麻(七分) 炙甘草 柴胡 
当归身(酒洗。各五分) 
水一钟,煎至半钟。稍热服。 
x洁古方x 治眼赤暴发肿。 
防风 羌活 黄芩(炒) 黄连(炒。各等分) 
上锉。每服一钱,水煎。如大便秘,加大黄二分,痛甚,加川当归、地黄(各二分),烦 
躁不得卧,加栀子仁(三分)。 
x《保命》点眼药x 除昏退翳,截赤定痛。 
当归 黄连(各二钱) 防风(二钱五分) 细辛(五分) 甘草(一钱) 
上,水一大碗,文武火熬,滴水中不散为度,入熟蜜少许,点用。 
x柴胡复生汤x 治红赤羞明,泪多眵少,脑顶沉重,睛珠痛应太阳,眼睫无力,常欲 
垂闭,久视则酸疼,翳下陷者。 
本 蔓荆子 川芎 羌活 独活 白芷(各二分半) 白芍药(炒) 炙甘草 薄荷 桔 
梗(各四分) 苍术 茯苓 黄芩(炒。各五分) 柴胡(六分) 五味子(十二粒,杵) 
上,每服二钱,水煎,食后服。 
x黄连羊肝丸x 治目中赤脉洪甚,眵多。 
黄连(为末,不以多少) 白羊肝(一具) 
先以竹刀将羊肝刮下如糊,除去筋膜,再擂细,入黄连末、丸桐子大。每服十丸,茶清送下。 

集之二·肝脏部眼目
外障
属性:小儿病目生翳,不可轻用点药,只以服药内消为主,看赤脉上下内外,分经处 
治,已见杂病第七卷及前薛氏总论,兹不赘录。〔薛〕一女子年十四,因恚怒,先 
月经不行,寒热胁痛,后两目生翳青绿色,从外至内。余谓寒热胁痛,足厥阴之证 
也,翳从外 起,足少阳之证也,左关脉弦数按之而涩,肝经风热兼血滞也。遂以 
加味逍遥散加防风、龙胆草、四服,而寒热胁痛顿减,用六味丸月余而翳消。一 
小儿十五岁,两目白翳,腹膈遍身似疥非疥,晡热口干,形体骨立。此肝疳之证也。 
用六味肥儿丸而痊。后阴茎作痒,小便澄白,疮疥益 ,状如大风。用大芦荟四味 
肥儿丸,诸证渐愈,又用大芜荑汤而痊。一小儿九岁,素有肝火,两目生翳,服 
芦荟、肥儿、等丸随愈。至十四岁后,遇用心过度,饮食不节,即夜视不明,用补 
中益气汤、人参补胃汤、四味肥儿丸、而愈。一小儿,眼每生翳。皆因乳母恚怒 
而作。用九味芦荟丸、柴胡栀子散、母子并服而愈。一小儿,乳哺失节,服药过 
剂,腹胀少食,大便不调,两眼生花,服治眼之药,渐生浮翳。余用异功散加当归、柴 
胡,饮食渐进,便利渐调,少佐以九味芦荟丸,其眼渐明,乃用人参补胃汤、肥 
儿丸、而痊。一小儿十二岁,伤寒咳嗽发热,服发散之药,目渐不明,服降火等 
药,饮食日少,目渐生翳。余谓中气虚。用人参补胃汤,饮食渐进,又用千金补肝 
丸,及熏眼之法而痊。一女子十二岁,目生白翳,面黄浮肿,口干便泄。用四味 
肥儿丸而痊。 
《本事方》治太阳寒水陷,翳膜遮睛。 
防风 白蒺藜(各一两) 羌活(一两半) 甘菊花(三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百沸汤点服。 
x《保命》羚羊角散x 治冰翳,久不去。 
羚羊角(屑) 升麻 细辛(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为末,一半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一半泔水煎,吞送丸子。 
发陷翳,亦羚羊角散之类,用之在人消息,若阴虚有热者,兼服神仙退云丸。 
x〔东垣〕补阳汤x 治阳不胜其阴乃阴盛阳虚,则九窍不通,令青白翳见于大 ,乃足 
太阳、少阴、经中郁遏厥阴肝经之阳气,不得上通于目,故青翳内阻也,当于太 
阳、少阴经中是九泉之下以益肝中阳气,冲天上行,此乃先补其阳,后于足太阴 
标中泻足厥阴之火下伏于阳中,《内经》曰∶阴盛阳虚则当先补其阳,后泻其阴。 
每日空心服升阳汤,临卧服泻阴丸。须预期调养体气和平,天气晴明服之,补其 
阳,使上升通于肝经之末,利空窍于目矣。 
羌活 独活 当归身(酒洗,焙干) 甘草稍 熟地黄 人参 黄 白术(各一两) 泽泻 
橘红(各半两) 生地黄(炒) 白茯苓 知母(炒黄色。各三钱) 柴胡(二两) 防风 白 
芍药(各五钱) 肉桂(一钱) 
上,每服五钱,水煎,空心服。候药力行尽,方可饮食。 
〔东垣〕x羌活退翳汤x 
柴胡 甘草 黄 (各三钱) 羌活 黄连 五味子 升麻 当归身(各二钱) 防风(一钱五 
分) 黄芩 黄柏(酒浸) 芍药 草龙胆(酒洗。各五钱) 石膏(二钱五分) 
上,分二服,水煎,入酒少许,临卧热服。忌言语。 
〔谦甫〕x五秀重明丸x 治眼翳膜遮睛,隐涩昏花,常服清利头目。 
甘菊花(五百朵) 荆芥(五百穗) 木贼(去节,五百根) 楮实(五百枚)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 
x镇肝散x 去痰热,退翳。 
胡黄连 栀子仁(各一两) 甘草(微炙) 马牙硝 青葙子(各半两,以上,捣罗为细末,次用) 真 
珠末(研) 牛黄(研。各二钱半) 
上件,都拌匀,细研。每服一钱,水八分,入荆芥、薄荷各少许,煎四分,去 
滓,温服,食后。 
x井泉石散x 治眼疳,邪热攻于眼目,渐生障翳,致损睛瞳。 
井泉石(一两) 石决明 甘菊花 夜明砂(微炒) 黄连(去须) 晚蚕砂(微炒。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用米泔一盏,入生猪肝少许,煎五分,肝烂为 
度。放温,时时服,乳食后。 
x〔罗氏〕煮肝散x 治小儿疳眼翳膜,羞明不见,服十日,必退,如大人雀目者, 
一服效。 
夜明砂 青蛤粉 谷精草(各一两) 
上件,为细末。每服一钱,五七岁以上二钱。 猪肝一大片,批开,糁药在内, 
摊匀,麻线缠定,以米泔半碗,煮肝熟,取出,肝汤倾碗内熏眼,分肝作三服, 
嚼讫,却用肝汤下,一日三服,不拘时候。大人雀目,空心服,至夜便见物,如 
患多时,日二服。 
x龙腊饮子x 治疳眼流脓生疳翳,湿热为病,神效。不治寒湿为病者。 
青蛤粉 蛇蜕皮 谷精草(各半两) 羌活 草龙胆(各三钱) 麻黄(二钱半) 黄芩(炒) 升麻 
(各二钱) 郁金 甘草(炙。各半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x灸雀目疳眼法x 小儿雀目,夜不见物。灸手大指甲后一寸内廉横纹头白肉际,各一 
壮,炷如小麦大。小儿疳眼。灸合谷二穴,各一壮,炷如小麦大,在手大指次指两骨间陷中。 

集之二·肝脏部眼目
内障
属性:〔东垣〕x人参补胃汤x 治劳役饮食不节,内障眼痛,神效。 
黄 根 人参(各一两) 炙甘草(八钱) 蔓荆子 白芍药(炒) 黄柏(酒拌炒四次。各三钱) 
上,每服二三钱,水煎,稍热服。临卧三五服。 
x冲和养胃汤x 治内障初起,视觉微昏,空中有黑花,神水变淡绿色,次则视岐,睹 
则成二,神水变淡白色,久则不睹,神水变纯白色。 
柴胡(七钱) 人参 当归 炙甘草 干生姜 升麻 葛根 白术 羌活(各一两) 防风 
(五钱) 黄 (一两五钱) 白茯苓(三钱) 白芍药(六钱) 五味子(二钱) 
上,每服二钱,水煎服。 
x滋阴肾气丸x 治神水宽大渐散,昏如雾露中行,渐睹空中有黑花,视物二体,久则 
光不收及内障,神水淡白色者。 
熟地黄(三两) 当归尾 牡丹皮 五味子 干山药 柴胡(各五钱) 茯苓 泽泻(各二钱半) 
生地黄(酒炒,四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辰砂为衣。每服十丸,空心滚汤化下。 
x泻热黄连汤x 治内障有眵泪, 。 
黄芩 黄连 大黄(并酒洗) 柴胡(各一两) 升麻(五钱) 龙胆草(三钱) 
上,每服一钱,水煎,午前服。 
x《千金》补肝散x 治目失明。 
青羊肝(一具,去膜,薄切,以火烧新瓦上炙干) 决明子(一钱半) 蓼香(一合,熬令香) 
上为末。每服方寸匕,日二服。久而有验。 
x《局方》菊睛丸x 治脾肾不足,眼花昏暗。 
枸杞子 肉苁蓉(酒浸炒) 巴戟(去心。各一两) 甘菊花(四两) 
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空心、白汤送下。 
x真珠膏x 专治眼病久不瘥, 不见物。 
真珠末(细研) 甘菊花(为末) 香豉(炒黄,为末) 井泉石(细研。各二钱半) 
上拌匀,用白蜜一合,鲤鱼胆一枚,同药慢火熬成膏,入好龙脑一钱同拌匀。 
每用少许,时时点眼中。 
x生熟地黄散x(见前) 

集之二·肝脏部眼目
雀盲
属性:《千金》x治雀盲方x 
地肤子(五两) 决明子(一升) 
上为末,煮米饮和丸。每服二、三十丸。 
x世传方x 治雀盲。 
苍术(米泔浸,去皮,切片,焙,四两) 
上为末。猪肝二两、批开,掺药在内,用麻丝扎定,以粟米一合,水一碗,砂 
锅内煮熟,熏眼。候温,临卧,每服三钱,大效。 
《圣惠方》治雀盲,不计时月,用苍术一两为末,每服一钱。 
x复明散x 治小儿每至日暮即不见物,乃雀目也。 
苍术(米泔浸,刮去皮,锉片,焙干,二两) 谷精草(一两) 地肤子 决明子 黄芩 
(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入荆芥少许,煎五分,去滓,温服,食后。 

集之二·肝脏部眼目
眼白多
属性:初虞世曰,眼白多,多属虚x山茱萸丸x主之。 
山茱萸(二两) 熟地黄 牡丹皮 牛膝 茯苓 泽泻(各一两) 鹿茸(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食后,盐汤下二十丸。 
〔薛〕一小儿白睛多,吐痰发搐。先用抑青丸四服而痰搐止,后用地黄丸年许而 
黑睛多。一小儿白睛多,三岁不能行,语声不畅,两足非热则冷,大便不实。朝 
用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干山药、以补脾肺,夕用地黄丸加五味子、牛膝、鹿茸、 
补肝肾,不三月而瘥。一小儿眼白,腿软,两足热面似愁容。服地黄丸两月余渐 
健,服年余,白睛渐黑,出痘无恙。 

集之二·肝脏部眼目
通睛
属性:x汤氏牛黄丸x 治小儿通睛,皆因失误筑打,触着头面额角,兼倒扑,令儿肝受惊风, 
遂使两目斗睛,名曰通睛,宜服此。 
牛黄 白附子(炮) 肉桂 全蝎 芎 石膏( 。各一钱) 白芷 朱砂(各二钱,研) 
藿香(半两) 麝香(一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三岁以下,每服一丸,薄荷汤下,乳食后。忌油 
面猪肉。 

集之二·肝脏部眼目
眼札
属性:〔薛〕小儿雀盲,眼札。服煮肝丸而目明,服四味肥儿丸而目不札。一小儿 
发搐目扎。属肝胆经风热。先用柴胡清肝散治其肝,后用地黄丸补其肾而愈。一 
小儿因惊眼札,或搐。先用加味小柴胡汤加芜荑、黄连以清肝热,又用六味地黄 
丸以滋肾生肝而痊。一小儿两目连札,或色赤,或时拭眉。此肝经风热,欲作肝 
疳也。用四味肥儿丸加龙胆草而瘥。 
目睛 动 
目直 
目动(俱见惊搐门) 
胎黄(见初生门) 

集之二·肝脏部
小便不通
属性:〔曾〕婴儿小便不通者,有阴阳二证。阴闭者,为冷湿乘虚入里,因而不通,名 
曰阴闭,以白芍药汤加南木香,及用炒盐以绢帕兜,令带热熨脐四围,并投五苓散 
入灵砂末,盐汤空心调服,其效尤速。阳闭者,因暴热所逼,涩而不通,名曰阳闭。 
又有癃闭,与淋不同,《内经》宣明五气篇曰∶膀胱不利为癃。盖癃者,乃五内气虚, 
受热壅滞,宣化不行,非涩非痛,但闭不通,腹胀紧满,但以 咀五苓散加车前子、 
灯心、之类,及投木通散、玉露饮、益元散皆可用之,或贴姜豉饼于脐上取效, 
不拘阴阳二证,悉能疗之,并与万安饮尤妙。〔薛〕东垣云∶小便不利,有在气在 
血之异,夫小便者,足太阳膀胱之所主,长生于申,申者金也,金能生水,肺中伏 
热,水不能生,是绝小便之源也,治法,用清燥金之正化气薄之药,茯苓、猪苓、 
泽泻、琥珀、灯心、通草、车前、瞿麦、 蓄之类,皆为淡渗能泄肺中之热,而滋 
水之化源也。若不渴,热在下焦,是热涩其流而溺不泄也,须用气味俱浓,阴中之 
阴药治之。二者之病,一居上焦,在气分而必渴,一居下焦,在血分而不渴,血中 
有湿,故不渴也,二者之殊,至易分别耳。窃谓前证若津液偏渗于肠胃,大便泻利, 
而小便涩少者,宜分利。若热蕴于下焦,津液燥而小便不行者,宜渗泄。若脾胃气 
涩,不能通调水道者,宜顺气。若乳母肝心二经有热者,用栀子清肝散。肝经怒火 
者,用柴胡栀子散。若因父母曾服燥剂而致者,用四物、麦门、甘草。数而黄者, 
用四物加山茱萸、黄柏、知母、五味、麦门。肺虚而短少者,用补中益气加山药、 
麦门。阴挺痿痹而频数者,用地黄丸。热结膀胱而不利者,用五淋散。脾肺燥不能 
化生者,用黄芩清肺饮。膀胱阴虚,阳无以生而淋沥者,用滋肾丸。若膀胱阳虚, 
阴无以化而淋沥者,用六味丸。若因乳母浓味、酒面积热者,用清胃散、五淋散。 
仍参诸淋览之。一小儿十四岁,肢体倦怠,发热晡热,口干作渴,吐痰如涌,小 
便淋沥,或面目赤色,躁不欲衣。此禀赋肾虚阴躁也。用补中益气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