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人格 作者:[美]马斯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动机与人格 作者:[美]马斯洛-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知识,而且我肯定,还将教给我们远远多于我们现有水平的关于神经病,精神病,心里变态,和超越性的心理病理学的知识。
    对能力、智能、技术、技艺的临床研究。
    对天资、天赋的临床研究。我们研究低能者所花费的精力和物力比研究智者多得多。
    如通常所说,挫折理论是残废(cripple)心理学的一个好例子。许多关于儿童养育的理论都以最初弗罗伊德的方法将儿童设想为一个纯粹保守的机体,紧抓住已经完成的顺应,没有继续新的顺应,按自己的风格成长、发展的欲望。
    迄今为止,心理诊断的技术被用来诊断病状,不是健康。对于创造力,自我力量,健康,自我实现,催眠,疾病抵抗力,我们没有罗夏测验,主题理解测验或者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检查表的常模。大多数人格调查表仍旧遵从伍德沃斯(woodworth)最初的模式。它们开列了许多病状,好的或者表示健康的测验评分就是对于这些病状缺乏反应。
    由于心理治疗可以使人们改进(improve),我们就因为不去研究治疗后的人格而失去一个了解人们最佳状态的机会。
    对于“高峰者”和“非高峰者”的研究,即对有高峰体验和没有高峰体验的人的研究。

动物心理学

    在动物心理学中,饥和渴一直是研究重点。为什么不研究高级一些的需要呢?我们实际上并不知道白鼠是否有任何可与我们对于爱、美、理解、地位等的高级需要相比的东西。用目前动物心理学家所掌握的方法我们怎么能够知道呢?我们必须超越那种关于绝望的老鼠的心理学,这些老鼠被迫处于死亡线上,或者被电击和疼痛驱入一种极端恶劣的处境。在这样一种处境里,人类是很难认识和发现他们自身。(类似一些研究也在猴子和猿身上作过。)
    对于理解和洞察力的研究应比机械识记,盲目联系学习法、智力的高低水平、思维的简单而复杂程度等方面的研究得到更充分的重视。对于一般动物的研究常使人忽视动物智力的高级水准。
    当哈日邦德(Husband)(204)指出一只老鼠能够同人一样绕出进宫之后,迷宫就不应当再作为研究智力的工具。我们早已得知人类比动物具有更高的学习本领,任何不能显示这一区别的研究方法就如同测量一个在低矮的屋顶下弯腰弓背的人的身高,在这种情况下,测量所得到的只是屋顶的高度。以迷宫为测量智力的尺度,不能测出学习和思维能力的高低,甚至不能测出老鼠在这方面的能方究竟有多大。
    显然,以高级动物作为研究对象能够得到更多的有关人类心理的成果。
    应谈记住,以动物为对象的研究势必要漏掉人类独具的那些能力,例如殉难.自我牺牲精神、惭愧心理、运用符号和语言的能力、爱情、幽默感、艺术审美力、良知、内疚感、爱国主义、理想追求、诗歌与音乐创作,哲学与科学研究等。动物心理学对于研究那些人类与灵长类共有的特点是有帮助的,但对于研究那些人类独具的特点,或比动物更高一级的能力(如潜在的学习能力)是无济于事的。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不应该仅仅研究模仿、暗示、成见、仇恨、敌意等。
    在健康人身上这些都是次要力量。
    应当研究民主制的理论,无政府主义的理论。研究民主的人际关系,民主的领袖。研究民主政体的权力,民主制之中人民的权力,民主领袖的权力。研究无私的领袖的动机。健康的人厌恶对他人有控制权。低上限的(L0w—ceiling)、低等动物的权力概念过多地控制了社会心理学。
    已往的社会心理学对于竞争的研究多于对合作、利他主义、友好、以及无私的研究。
    当今,对于自由和自由人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位置。
    文化是怎样改进的?异端(the deviant)的存在有哪些好作用?我们知道,没有异端,文化绝不能前进或改善。为什么异端一直没有得到更多的研究?为什么它们通常被看成是病态的东西?为什么不是健康的?
    在社会领域内,对兄弟般的关系,平等主义的研究应受到对阶级、社会等级、以及统治的研究的同样的重视。
    在研究文化与人格的关系时,通常成文化看作原动力,仿佛它的造型力量不可抗拒。但是,它能够并且的确受到更强健、更健康的人们的抵抗。文化适应只在某种程度上对一部分人起作用。对于独立于环境的情况,应进行研究。
    民意测验的基础是不加判断地接受关于人的可能性的一个低限度的概念,即,假定人们的自私或纯粹的习惯决定着人们的表决结果。这是事实,但只是人口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不健康者的事实。健康的人至少是部分地根据逻辑、常识、正义、公平、现实等等来投票、贩买或作出判断的,甚至当出予狭隘、自私的考虑,这样做有损于自己的利益时,也是如此。
    在民主政体的国家中,,寻求领导地位的人往往是为了有机会进行服务而不是控制别人。为什么这个事实遭到如此严重的忽视?尽管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它一直是一种意义深远的重要力量,但一直完全遭到忽视。很明显,杰佛逊(Jefferson)决不是因为权力能为自己带来私利才寻求领导地位的,而是他感到他应该奉献自己,因为他能够将需要做的事情做好,
    应当研究责任感、忠诚感、社会义务感、社会道德心、责任心。研究好公民、诚实的人。我们花费大量时间研究犯罪、为什么不研究这些?
    应当研究社会运动的参加者,为原则、正义、自由、平等而战的战士,研究理想主义者。
    应当研究偏见、冷落、被剥夺、以及挫折的积极作用。心理学家很少研究病态心理(如偏见)的丰富的多面性。遭到排斥也有好的后果。当某种文化令人怀疑或当它不健康或腐朽时,情况尤其如此。受到这种文化的排斥,尽管可能感到痛苦,但对个人来说也是一桩好事。自我实现的人常常这样自我排斥,他们对于自己不赞同的亚立化群退避三舍。
    相对来说,我们对于暴君、罪犯、心理变态者的了解远比对圣徒、骑士、行善者、英雄、无私的领袖的了解多得多。
    习俗有好的一面,有积极的影响,好的习俗,健康与病态社会中互相对立的价值观。“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也是如此。
    善良、慷慨、博爱、慈善。在社会心理学教科书中几乎没有被提及。
    富有的自由主义者,如富兰克林·罗斯幅,托马斯·杰弗逊,与他们不惜牺牲自身的经济利益,为正义和公理而斗争。
    有关反对犹太人,排斥黑人,种族歧视的书籍如汗牛充栋,而承认事实的另一面,描写对犹太人和黑人的友爱,对失败者同情的作品寥寥无几,这反映出我们侧重于敌意,而忽视了对利他主义、对不幸者的同情和关心。
    应该研究运动道德、公理、正义感以及对他人的关注。
    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学的教科书中,爱情、婚姻、友谊以及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医疗关系应该作为例证在有关章节进行探讨。但目前,这些问题很少被教科书涉及。
    心理健康者对于推销、广告、宣传、意见、建议、模仿和威望的抵制能力以及独立自主性要比一般人高,这些心理健康的标志应该由应用社会心理学家进行广泛研究。
    文化相对论过分强调人的被动性、可变性、不可塑性、忽视了人的自主性。成长趋势和内在力量的成熟,社会心理学必须摆脱这一桎梏,它应当研究具有活力的因素。
    除去心理学家无能够提供人类经验性的价值观念系统,这一任务本身引发了众多的问题。
    以积极的承认人类潜在能力的发展观点看,第二次大战期间,心理学的研究是一个失败,它只被许多心理学家当作一门技术来应用,而且只应用于已知的领域。实际上,二次大战后心理学研究没有取得新的成果,尽管某些研究可能获得进一步发展。许多心理学家和其他些科学家与那些只关心赢得战争,不关心赢得和平的目光短浅的人为伍.他们忽视了战争的实质所在,只把它看成技术角逐,而认识不到它实际上也是观念的斗争。心理学没有能澄清这些错误认识,没有任何原则把技术与科学加以区别,也没有任何价值理论使人们认清什么是民主的人民,认清为什么而战,认清战争的侧重点在哪里和应该在哪里。这些心理学家只研究涉及手段的问题,而不是研究有关目的的问题,他们既可以放民主的力量利用,也可以被纳粹主义利用,他们的努力甚至几乎无助于本国抵抗独裁的力量的增长,
    社会制度、文化本身历来没有被看作是一种满足愿望,创造幸福,促成自我实现的力量,而被看作是一种塑造、强迫或阻碍个性的力量。“文化是一系列的问题,还是一系列的机会?”(A meiklejohn)文化塑造论很可能是长期同病态心理打交道的结果,以健康心理为对象的分析表明文化是提供各种愿望满足的水库,这一观念同样适合于经常被看作是起塑造、训练、影响个性作用的家庭。

人  格

    所谓适应良好的人格的概念实际上是为成长和进步盖了一个低矮的屋顶。公牛、奴隶、甚至机器人都可以具备这种良好适应的能力。
    儿童的超我通常表现出担心产生恐惧、担心受惩罚、失去爱、避遗弃,对于那些有安全感,得到了爱和尊重的成年人和儿童的研究表明,在爱的相同的基础上,在使他人欢乐幸福的愿望的基础上,以及在真理。逻辑、正义、一致性、是非感、责任感的基础上,可以建立起一种良知。
    具有健康心理的人的行为更多地由真理逻辑、正义、现实,公正、合理、美和是非感决定,而较少地由焦虑、恐惧、不安全感、内疚、惭愧等心理左右。
    人怎样才能无私呢?如何摆脱嫉妒?如何获得坚强的意志和性格?如何获得乐观精神,友好态度,现实主义态度,如何实现自我越越?从哪里获取勇气、真诚、耐心、忠诚、信赖、责任感?
    当然,对于积极心理学最明显,最适当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健康(也包括审美健康、观念健康、身体健康等)但积极心理学更强调对于健全的人的研究,如那些有安全感,自信心的、富有民主思想的,精神愉悦的,内心平和的,富于激情的,慷慨善良的人,以及那些创造者、圣徒、英雄、强人、天才等。
    什么力量能够产生社会所期待的优秀品格,如善良、良知、助人为乐、宽容、友好、鉴别力、正义感、好恶感等,
    我们积累了许多病理学的词汇,但有关健康和超越方面的词汇却微乎其微。
    被剥夺和焦虑感有一定的积极后果。对于正义和非正义原则的研究是必要的,同样对于自我约束原则的研究也是必要的。自我约束原则产生于同现实的接触,产生于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挫折的过程。
    对于个性和个体化的研究(不是古典意义上的个性差异),我们必须发展一门个性科学。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文化移入、文化同化)?
    什么行为是对事业的献身?什么力量导致人们忠诚地将自身奉献于一项超越自我的事业或使命?
  满足、快乐,平和、沉静的人格。
  自我实现者的兴趣、价值观,态度和选择不是建立在相对的,外在的基础上,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内在的、现实的基础上。因此,他们追求的是真、善、美、而不是假、恶、丑。他们生活在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而不是生活在毫无价值观念的机器人式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只有时髦、一时的风尚,他人的意见、模仿、建议、威望。)
    自我实现的人有较高的焦虑和忍受焦虑感的能力,也有较强烈的内疚、惭愧、矛盾的感受。
    父母与儿女的关系一直被看作问题,看作常出错误的事件来研究,而实际上,这种关系是欢乐,兴奋的源泉,是享受的机会,常常被视为近似瘟疫的青年人的问题也是如此。

附录丙  整体动力学、有机结构理论、症候群动力学

心理学资料及方法的性质④

心理学的原始材料

    要想准确地说出这种原始资料究竟是什么,并不容易;但要说出它不是什么,却也不困难。好些人试图说它“只不过”是某物,但这些简化的尝试却总是归于失败。我们知道,原始的心理学资料不是什么肌肉痉挛、反射作用、基本感觉、神经细胞之类,甚至也并不是能观察到的一点外部行为。它是一个大得多的单位,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都认为它至少同一个适应性或应对性行为一般大,它必定无疑地要涉及到一个有机体,一个情境,一个目标或目的。从前面有关非诱导性反应和纯粹表达的论述看来,即使这样,也仍然显得过小。
    总之,我们最终得出了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结论:心理学的原始资料正是心理学家们极力要分解成各种成分或基本单位的那种原本所有的复合状态。如果我们非要原始资料这个概念的话,那么它无疑会是一个颇为独特的概念,因为它指的不是一种单纯形式,而是一种复合形式;不是一部分,而是一个整体。
    如果对这一矛盾进行深思,我们很快就会明白.这种对原始资料的寻求本身反映的是一整套世界观,即一种将世界基于原子论假说之上的科学哲学——在这个世界里,复合物都是由单一元索所构成的。那么,这样一个科学家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所谓的复合物简化为所谓的单一物。这得靠分析来完成,得进行越来越细微的分解,直至无以再分。这一任务在科学的其它领域完成得不错,至少在一般时期内是这样。但在心理学领域却并非如此。
    这一结论揭示了整个分解努力在根本上所有的理论性质。但必须明日,这一努力与一般科学的根本性质无关。它只不过是一种原子论、机械论的世界观在科学上的反映或内涵,而这种世界观我们是很有理由加以怀疑的。那么,非难这种分解的努力并不是非难一般科学,只不过是非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