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此需要安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如此需要安慰-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现在,我对未来在一起倒是充满信心的,但是那是建立在我们高薪的收入所能支撑起的强劲的经济基础之上,那么,如果将来失去了工作,生活都成了问题呢?如果因为听说是同性恋而其他单位拒绝用你呢?在那种情况下,我们还能在一起嘛?    
    我也问大家这个问题,但是,身边的朋友们多也只是年纪轻轻刚刚沉浸在爱河中而已,甚至没有我们想的多。看着她们也很羡慕,根本不用去想未来,只要享受这份爱就可以了。但是,或者是洁癖吧?我希望能够一起走下去,所以,好希望能有一位年长见多识广的前辈,帮我们指点前途。未来的我们真的可以在一起吗?或者这只是一个美梦而已?    
    一直一直都在一个人烦恼……    
    李银河:    
    你的担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来自社会观念方面的歧视,另一个来自现实生活方面的歧视,如失去工作。这两种歧视肯定存在。    
    在西方一些国家,同性恋者已经争取到平等就业的权利,就是顾主不可以因为人的性取向解雇雇员,否则,后者可以起诉他。这就是保护性的法律。在中国,虽然同性恋并非不合法,但是没有此类保护性法律。    
    观念方面的歧视就更难改变,即使在有了保护性法律的国家,同性恋者还是要面临观念上的歧视。    
    同性恋者大都要做出两种选择中的一种:或者屈从于社会的压力,勉强自己进入异性恋的生活模式,以牺牲个人幸福为代价避免社会的歧视;或者不屈从于社会的压力,坚持去追求自认为幸福的生活方式。这就要有承受歧视的心理准备,并耐心地去等待和积极地争取自己的权利。你们的共同生活仅仅是一个梦还是能够梦想成真,要靠你自己去选择。


第一部分同性爱有错吗? 

    网友:    
    真不知这个世界怎么了?事到如今能怨天能怨地么?爱是可穿越一切的。相爱的她们有错吗?辗转流离,备经风雨……可,爱了就要一辈子不要偷偷摸摸,不想躲躲闪闪心照不宣的生活……一切的一切都有可能吗?都会开花结果吗?难道同性之间的爱真的就这么难吗?她们在这世间真的就注定……一切的一切可能从一开始就已见分晓了……女孩与女孩——难道这样子爱了就是错吗?难道这辈子就无退路了吗?    
    李银河:    
    同性之间的爱情肯定没有错,因为全世界有3…4%的人(几亿人)天天都在发生着这样的爱情。但是,与异性恋相比,同性恋的爱情肯定会比较“难”,因为它要面对社会和家庭的歧视,以及种种不公平的待遇。这种不公平和歧视才是错误的。但是,世界在改变,在进步,同性恋的生存环境在改善。它的声音还是过于微弱。同性恋者应当更多发出自己的声音,使这声音强大到异性恋霸权的社会不能忽视的程度。    
    


第一部分理解万岁

    网友:    
    现在回头想想我最近三年的成长,我真的是认识了社会的残酷。也许是因为还小的缘故,在我开始承认自己是一个LES(李注:女同性恋者)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太多的问题。也只是想着只要她能接受我就好了,虽然说我喜欢的那个女孩子拒绝我以后,我也没有太多的难过。我想的完全是一个普通人在失恋以后的想法,等到我的上一个女朋友因为要结婚离开我以后,我认识到的是社会上传统的压力。     
    但是最让我难过的就是在前几天我的老同学让我认识到了社会的残酷现实,在以前我总是感觉到有些人的看法太绝对了,但是现在我终于认识到了。听到他们的话,我的眼泪已经开始在眼眶里面打转,他们对于同性爱的看法让我寒心,我只有默默的听着他们抱怨。     
    本来的我对于他们有很大的期望,毕竟他们都是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对于很多问题都有很超前的看法,但是现在我已经完全失望了,15个人中有13个都是否定的,除了我以外那个人正在做饭没有参加而已。     
    离开了他们,我一个人走在马路上,听到旁边音像店里放出的陈升的那个老歌,我的眼泪涌出了眼眶,我一个人流着泪走回家。    
    李银河:    
    人对于自己不能理解的东西往往不能同情,对于与自己不同的人和事也往往是很冷漠的——他没有理由要去同情别人、理解别人和关心别人的感受。不应当对人性的善怀有太高的期望。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就连在美国那样的国家,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普通人对同性恋持否定态度。    
    根据美国1987年的一项调查,美国公众对同性恋的看法如下:认为同性恋总是错误的人占75%;几乎总是错的占4%;有时是错的占7%;认为同性恋完全没有错的占12%。根据统计分析,人们对同性恋的看法受到下列社会因素的影响:男性,年长者,教育程度低者,传统观念强者,持宗教保守主义态度者,单身者和居住农村地区者的同性恋恐惧症程度较高,其他的人群则对同性恋比较宽容。    
    你要使自己适应这个残酷的现实,同时对社会的进步怀有信心。    
    


第一部分给所有爱得沉重的人

    网友:    
    有人说:“网络让这一代人迷惘。”但没有网络的日子更让人迷惘。或许迷惘之后,就是垮掉一代的开始。     
    周围的一切变化得太快。有人选择了放弃。有人选择了分离。大家都忙着去尝试任何一种放纵到底的姿态。     
    我最好的两个朋友分开了。一夜间,所有一切今是而昨非。第三者的出现意味着背叛和厌倦终于到达极限。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痛苦起来。可没有人知道该怎样去避免这样的悲剧。     
    有人曾对我说:“拉拉的生活圈子在变化,这个圈子呈现出来了,也复杂了。欲望在挥手之间就解决了,但是后果将越来越让人沦落进一个以死亡为底线的路径中。”这就是对LES圈最淋漓尽致地描述。     
    的确如此,欲望在一挥手间就解决了。她们不愿再背负忠实的包袱,对背叛的耿耿于怀都已成为了过去。     
    我望着周围的人们渐行渐远。有一种无法言述的伤感。生活不该是这种模样。但真正的模样又有谁能说得清呢。能够选择的,惟有坚持到底而已。     
    我并不想以说客的面目出现在任何人面前。但事实实在令我无法沉默。我喜欢米兰。昆德拉,因为他把爱情放在了一个很高的地方。他让爱情不再是轻飘失重的自由落体,它变得如此沉重。因为沉重,所以才会有唯一的结局。     
    XX对于XX来说意味着艰苦岁月中相濡以沫的爱。可能其中包含着更多。最纯真的理想、比爱更深邃的恩情、甚至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包容。当XX向我一一诉说时,我感觉自己从未如此深切地理解过一个人。因为我知道,假如换一种位置,我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并且义无返顾。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正在为XX的安全时刻担心。每隔半小时我们必须通话一次。我不知道这样的忧虑要继续到何时。我想说的或许她都明白。但我又无法不说,希望在烟消云散的明天,这些鼓励成为另一种幸福的开始。    
    李银河:    
    一对一的忠实关系是美好的,短暂的关系如果是有爱的,也未必不美好。不应当为爱和性的关系分出等级,比如说,长期的关系比较高尚,短期的关系比较低下;爱的关系比较高尚,性的关系比较低下等等。    
    两人相爱终身是一种很幸运的关系,无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一样。但是,决不应当因此否定或歧视短暂的关系。在多种多样的性的少数派当中,就有专门喜欢短暂关系而不喜欢长久关系的一类人。她们的人格未必低下,道德未必不崇高,她们的生活方式也未必不幸福。    
    多元的社会和多元的文化要尊重人们多元的选择。应当尝试培养一种多元的价值观。


第一部分像我们这样的将来要如何过一生?

    网友:    
    像我们这个圈子里的人的感情要经受的考验实在太多太多,我想到相守一生的问题,以后的日子要如何面对社会的压力?要如何面对自己的工作?要如何相守到老?而且要不怨不悔的,可能会牺牲一些你不忍舍弃的东西,如果你真的找到一个可以相守一生的爱人的话?想到漫漫人生,将要面对的困难,很想知道前辈们是如何成功地相处的,是指真正的相守在一块的那种哦。请各位前辈给予指点!    
    李银河:    
    性学界一般认为,同性恋本身不属于病态,但是由于自己的特殊性倾向而不能很好地面对社会的压力则有可能造成各种心理困境。我想,要面对社会的压力,处理好工作与爱情生活,首先要对自己的性倾向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在内心接纳自己。其次,是要有坚定的意志来应对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和社会的歧视。    
    


第二部分在爱与痛的边缘

    网友:    
    说实话,他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男孩,但,在他与她之间,我选择了他。原因我想是人所周知的。与他在一起的时候我没有激情,也没感情,整个就像他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因为他爱我。他对我的溺爱简直到了纵容的程度。可她的音容笑貌却时刻在我的心里萦绕,每每想起来犹如刀绞。原来我根本不爱他,而是一直爱着她。面对着亲人和社会的压力,我甚至生不如死。每次面对他关切的眼神,我都有种想逃避的意念,可最终开不了口,我知道他无论如何都承受不了。痛在我的心里煎熬着,我爱的是她,她同样也是如此的爱我,在爱与痛的边缘,我该咋办?    
    李银河:    
    你爱她,但你不忍心伤害他,不忍心让他知道你心里的真实感觉。在社会压力与自己的幸福之间,许多同性恋者都面临同样的困境。这时你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屈从于社会的压力,这样你会有一个“正常”的家庭和“正常”的婚姻,但是它的代价是你会感到不幸福;另一种选择是去追求自己的真爱和幸福,但是它的代价是你会失去“正常”的家庭和婚姻生活。你选择哪一种生活,只能靠你自己。看你自己是更看重个人幸福还是更看重家庭和婚姻这些价值。别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选择和这一选择的后果都要由你自己来承受。    
    


第二部分毛宁,学会坚强

    毛宁出事后,我一直在心里为他祈祷。不知他是否上网。    
    在这里我还是希望他能坚强的面对世俗的偏见,勇敢地站在他自己的人生舞台上。     
    最近老是传言他要复出,可我想他能否顺利复出,最关键的因素是能否勇敢地战胜自己。如果毛宁复出,我要告诉他:不要指望别人的宽容程度,世上本没有救世主。你现在最重要的是战胜自己的懦弱,学会坚强和孤独地承受世俗的所有的责难、嘲讽和打击。世界上的艺术大师,大多数承受的艰难世事恐怕要比你现在大的多。不要再沉湎于已经过去的精神和肉体的伤痛中,我要是你,就选择重新回到舞台上,放声高歌,向世人证明,毛宁是打不倒的。    
    我喜欢毛宁的歌,但并没有把他当成偶像什么的。他出事后,我觉得作为有同志倾向的我,似乎也在同他一起经受大众的嘲弄,当时心里特别难受。好像自己也在经受折磨一样,心里压力特别大。我不知为什么一些同志似乎也幸灾乐祸地嘲弄毛宁,难道大家不知道身为同志的无奈和辛酸吗?那种压抑的心情,就如同一个整日不见阳光,只能躲在暗夜里哭泣的幽灵似的,无人能解。我想毛宁作为名人,其中更有许多难以诉说的难言之隐吧?他倒霉不是他的过错,我相信他的同志行为比我所见所闻的要干净得多。我理解他,同时,我更加痛恨同志圈里放荡和淫乱的氛围。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志支持毛宁重返舞台,其实支持毛宁更是在支持我们自己,为自己争取更大的活动空间。如果毛宁不敢一个人站在舞台中央面对世俗的眼光,我愿意拉着他的手,陪他勇敢地站在舞台中央。     
    我衷心地祝愿毛宁能找到自己的人生真爱。毕竟身为同志没有几人会愿意冒生命的危险去解决性的需求。     
    在这里,我也祝愿中国的同志都能找到一生的至爱。    
    李银河:    
    毛宁事件反映出中国同性恋地位低下——当他出事后,原来请他作形象大使的单位将他换了下来。毛宁的复出因此将具有象征意义:超出对他个人的意义,它将考验中国社会和文化对于同性恋这种与众不同的性取向的接受程度。所以我们应当像这位同志一样积极呼吁和鼓励毛宁的复出。    
    


第二部分有经历“纯爱情”,就不懂真正的gay

    网友:    
    人总是在渴望爱情,古今中外、男女老少,概莫能外。但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个人,爱情的内容和形式有很大不同。原始人的爱情大概不需要写情书,因为那时还没有文字;十九世纪的人也不知道可以通过煲电话粥来卿卿我我、海誓山盟;直到二十世纪后期,人们才知道上网也可以传情达意。    
    在西方爱情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现存最早的有关文献就是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的论述,他的论述被认为是一座丰碑,“柏拉图式的爱情”作为一种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人,东方人也将他的名字当作“精神恋爱”的代名词。     
    那么,究竟什幺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呢?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而在他们两个人中间,柏拉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大。柏拉图著书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表述说,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在欧洲,很早就有被我们中国人称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