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 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样对我,应该的!我欢喜接受,一点怨恨报复都没有,我们这个帐在这里结掉了。下一次见面,态度就不一样,帐结了。如果你看到他不好的态度,你放在心上,这个帐没完,后面还没完没了,麻烦大了!如果你动瞋恚心,动报复心,后果不堪设想。
  世出世间圣人常常教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所以真正明白这个道理(这个绝对不是懦弱),从今而后我不再得罪任何一个人。让自己的性德流露,不要让自己的烦恼起现行,那你真的是学佛、学菩萨。言语态度谦和忍让,决定有好处。
  我听说昨天我们学院的多元文化论坛,许多当地的朋友们来参加。昨天讨论的就是日本科学家研究水这桩事情,有个录相带他们看了,听说很高兴。你们看了就晓得,里头有一个例子,同样是一句话,语气、心态不一样,水结晶感应不相同。这个话是平常,很平常,日常生活当中:你去做吧。很温柔的一句话。另外一个态度是板著面孔:你去做吧!这是命令口气,反应结晶不一样。温柔的语气,对方感谢。命令的口气,他也要做,心里头不服,效果不相同。命令人家做,人家是勉强去做,不一定服你。但是你的态度非常柔和,他会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好,强迫命令顶多敷衍一下就算了。心态、效果都不一样。
  这种命令、强制是烦恼习气现行,温柔、关心、爱护是你性德的流露,不一样。一个完全是烦恼,一个已经是随顺性德了,虽然没有明心见性,但是与性德靠近。所以这种实验提供我们很好的学习参考,我们要牢牢记住。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为什么不用诚敬,为什么不用谦虚,为什么不用忍让,跟一切众生结善缘?总而言之一句话,不会善用佛陀教诲,病根都是自己的贡高我慢。过分的看高了自己,看低了别人。
  你看释迦牟尼佛每一天出去托钵,有的时候遇到贫穷下贱的乞丐。我们在经上看到的,释迦牟尼佛对他是很恭敬的态度,没有轻视他,一丝毫傲慢习气没有,这是我们应当学的。佛为什么对他那么恭敬?佛知道那个人有佛性,那个人的佛性跟一切诸佛如来的佛性无二无别。他今天沦落到这种程度,是迷失了自性,造成的这么一个现象。但是迷不是真的,总有一天他会回头。现在他在迷的时候,我轻慢他、瞧不起他,等到他将来以后成佛,我们遇到的时候,这时怎么办?
  这些事实真相佛菩萨清楚,所以佛菩萨永远不敢轻慢一个众生。佛菩萨这个缘结得好,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得到九法界众生的拥护。一切众生对他生欢喜心,你们想想这个福报多大!这个福报从哪里来的?就是从谦虚恭敬当中修来的,不敢轻慢一个众生,成就九法界众生对他的尊敬、对他的敬爱,愿意听他教诲。
  佛种种示相都是给我们看的,希望我们头脑清醒一点,要看得清楚,看得明了,看出业因果报。善因善果要学,恶因恶果要远离。你瞧不起别人,果报是什么?别人瞧不起你。你伤害别人,果报是别人伤害你,业因果报,丝毫不爽。我们今天这一生作人,纵然受了很大的委屈,受了很大的伤害,要晓得这是果报!佛讲的一点都不错,「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所以,不可以怨天尤人,怨天尤人是大错特错。你在受报的时候又造罪业,来生的果报比这一生还要苦,这又何苦!一生的果报与别人没有关系,自作自受!
  所以我常劝同学,《了凡四训》多念!念这个东西有什么好处?好处就是真正认识因缘果报的理论与事实真相。果然明了,你从今之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境缘,你决定不会怨天尤人,你知道自作自受。这样才能够化解冤结,才能够积功累德,与一切众生广结善缘,这本书好处在这里。你说我念了,念了不少遍,还要不要念?还要念。为什么还要念?你心行没转过来。它确实帮助你回头,帮助你改变心行。末后这一句话,这是这一大段的总结。
  「如是已上,有此五种佛名号不同」,就是佛的名号建立,是从五种缘而来的,不是随便建立的。我们世间所有一切名号,细心观察,不管你是有意、是无意,实在讲也离不开这五个原则,所以才说「一切名号,皆是佛号」。所以初会菩萨提出的大问有名号海。下面这是第三个大段「随文释义」,这是没有讲经之前,先介绍经文里面的大义。
  「於此段中,义分为二」,大义分为两个部分来讲,「一长科三十二品经意,第三禅中说十一地一品未来」。我们现在读的这个《华严经》,大家知道总共有三十九品,听说这个经原本完整的本子是四十品,这在前面我们都读过,四十品十万颂。
  印度人计算经本的分量,跟中国人计算的不一样,中国是算字数,这本书有多少字。印度人不用字为单位,用四句做一个单位,叫四句偈,句子长短不论,四句做一个单位。这部经有十万偈颂,十万颂那就是四十万句,这经文这么大,一共有四十品,现在三十九品。长者这里给我们说得很清楚,有一品缺了,没传到中国来。这一品就是佛在第三禅中说的十一地,这一品经没来。所以现在我们这个经本能够看到的三十九品。
  这三十九品经,有的品完整,有的品欠缺,而且缺的很多。我们在「毗卢遮那品」就看到,「毗卢遮那品」后头没有总结。大威光菩萨遇第四尊佛的时候,那个经文那么简单,显然后面还有经文,这个经文遗失了,没有传到中国来。《华严经》许多品里面像这种情形很多。我们在《八十经》里面看到,「入法界品」,二十一品经文,差不多缺了一半。因为这品经以后传到中国来,翻出来成为《四十华严》,《四十华严》就是《华严经.入法界品》的全文。它跟《八十》一比的时候少了一半,《八十》缺一半。《六十华严》里面只有十七卷,缺的就更多,几乎只有三分之一,三分之二没有传到中国来。这是经的分量太大,很容易散失,像我们讲册数太多,很容易遗失。
  「长科」是讲全经的科判,这是长科。现在民国初年这些大德们,把《华严经》科判重新整理,划成表解。我们现在也都把它印出来,印了有两千多册。这一次印的科文图表跟原本一样大小,所以看起来非常醒目。在早年我们也曾经印过两次,但是那个缩小了,缩成十六开的,还可以看。我曾经看到有其他地方印的,把这个缩小成三十二开,那个字就太小,看起来非常不方便。现在我们用大本,大本固然携带不方便,但是你看起来的时候看得很舒服。所以长科就是指全经的科判。
  这第二部分讲当品,「科当品经意」。「如来名号品」,我们就这一品看它的段落,章法结构,思想的体系。二会长科三十二品,现在只有三十一品,就是缺少第四禅说十地这一品,这一品是在第二分里面的。这是我们总得要把它记清楚,这个第二分「修因契果生解分」,这一分里头少一品经,现在是三十一品。说「长科三十二品者,从此如来名号」,这是这一会里面第一品,如来名号是第二会的第一品。它在全经排列,顺序是第七,因为初会有六品经,所以二会第一品从全经排列它是第七品。
  「第二会世主起问二十八问已下,直至向后,如来出现品,是世主所问一终因果」,到这里是一段。我们前面跟诸位报告过,这一会里头,在五周因果里面,它包括差别因果周、平等因果周。平等因果周就是最后的两品经,「普贤行品」、「如来出现品」,这两品是讲平等因果。从「如来名号品」一直到「随好光明品」第三十五,是讲差别因果。差别因果跟平等因果合在一会,前面都曾经说过,这是「世主所问一终因果」。
  「所答总有三十二品经」,但是诸位一定要晓得,现在我们经本只有三十一品,这里头有一品没来。「是答二十八问故」,这个问我们在初会里头读过,这叫大问。菩萨、世主提出的问题,世尊为他解答,这就是这一部经的内容。
  「以从普光明智法界佛果报居之殿」,这一句话是说普光明殿,是佛报土,报身佛居住的所在,教学的场所。用现在话来讲,就是老师在这里教学的讲堂、课堂,这个经本里头称之为「普光明殿」,普光明殿的意思前面都解释了。
  「举佛果名号,并举佛果所行教化众生」。佛的名号,佛的所行,这里面我们要细心的思惟观察。名号是教化众生总的指导原则,佛果所行是教化众生具体真实的内容,佛教众生教什么?他所做到的就是教你的。佛当年在世,他一生当中他想些什么,他念的是什么,说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这就是佛陀教育的内容。跟世间教学不一样,佛全做到了才教你;佛没有做到的决定不说。
  所以我多次的跟诸位报告过,佛是做到以后再说,那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为什么?做,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是通过实验;现在人讲的是科学精神,通过实验的,证明它是正确的。果纯正,因当然纯正,从果上看因,我们对於佛陀的教学,信心就生起来:这个可以相信,这不是假的。我们常讲的现身说法,身教是第一。佛如是,世间圣人也不例外,他教人的,他自己一定做到,这是圣人。他自己没有做到的,他决定不会说。
  所以戒律是什么?圣人日常生活把它记录下来这是戒律。你问他有没有持戒,他根本不懂得什么叫持戒不持戒,念头都没有,这就是孔夫子讲的「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但是你把它记录下来,那就是生活规范,最好的榜样,最好的模范,我们应当要学。所以戒律是对我们说的,对没觉悟的人说的。对觉悟的人来讲,那就是他正常生活,就是他日常处事待人接物的那种心态。真的,不加丝毫意思在里头,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再看李长者的开示:
  「举佛名号,并举佛果所行教化众生四圣谛法门,并举法界根本智体佛号不动智佛,以成信修,直至彼如来出现品三十二品经(实际上我们现在只有三十一品经),是信进修行之一终因果之极也」,到这个地方是一段。
  在长者的开示之中,我们特别要深刻的体会到名号与身教的重要,这个才是教学的根本。这种学问是名副其实的实学,真实的学问,实实在在的学问。你学了立刻你就得到受用,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变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就如同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跟一般学问不一样。
  「教化众生四圣谛法门」,「名号品」后面就是「四圣谛品」,「并举法界根本智体佛号不动智佛,以成信修」。信了,你才肯去修,你才肯去做,不信你当然不会去做。所以,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学佛人,口里念的不错,讲得也不错,没做到。这是什么原因?我们看别人看得很清楚,看自己看得不清楚。聪明人看别人,回头再想自己,回光返照,就把自己的毛病找出来。
  自己一身的毛病确实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们不能怪人,为什么?自己不知道。我不知道我自己一身有什么毛病,他怎么会知道?怎样检查出自己毛病?看别人过失!看别人过失不要记在心里,不要放在口里,别人是一面镜子,立刻就想到我有没有。因为发现自己过失,跟诸位说这是觉悟;你见不到自己过失,你迷,你不悟。所以古大德常讲「悟后起修」。你不知道你自己毛病在哪里,你怎么能修正你的行为?你要修正,当然毛病发现了,把这个毛病修正过来。
  所以,什么叫开悟?我曾经遇到很多人问我,什么叫开悟,简单的说,你知道你自己的毛病叫开悟。这里头要注意,不是知道别人毛病,知道别人毛病你没有开悟,知道自己毛病才叫开悟。把自己毛病修正过来叫做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会修行的人天天反省,天天改过,袁了凡先生做过这个功夫。明朝末年这个风气很盛,出家在家,我们在许多书籍里面看到,都用功过格,那样认真来反省检点自己的功过。
  这种修行法就跟佛门里面半月诵戒是一个意思。半月诵戒是世尊教导学生的,戒律是生活规范,每半个月要读一次,要反省一次。诸位要晓得,古时候人心地厚道,修学环境好,良师益友多,真的,他能保持半个月;半个月复习一次,检讨一次,够了。今天不行!今天说老实话三天都保不住。那怎么办?每天要反省,每天要检讨。印光大师提倡,他不用戒本,他用什么?用《太上感应篇》。早年我们在台北华藏图书馆,我劝导我们的同学把《太上感应篇》列在晚课里面。晚课完了之后,把《太上感应篇》念一遍,用意就在此地。
  我们找不著自己的过失,把《太上感应篇》这篇文字念一念,想一想我今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感应篇》做一个对比。哪些善法我做到了,哪些恶法我违犯了,就把自己今天一天的过失找出来!这是我们这一天善恶功过的一个标准。祖师不用戒律,对这个时代学佛的人来说的,无论在家出家,好!至少,你要能够依教奉行,你肯定不堕三恶道,这个功德利益这世间就没有能够相比。如果能发愿求生净土,你肯定得往生。为什么?你是世间善人,《弥陀经》上讲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你往生极乐世界条件具备了。
  《感应篇》、《阴骘文》、戒律,绝对不是教我们拿著这个标准去批评别人,那你造罪业,你完全不懂得如来教化的真实义。世出世间圣贤,这个标准是教我们自己的,是我们自己断恶修善,积功累德的标准。如果我们拿这个东西去批评别人,那就造无量无边的罪业。别人犯了,实在讲,别人犯了与我不相干;再说我是肉眼凡夫,我看不出那个人,那个人是真犯还是假犯,我不知道。
  《华严经》里头文殊菩萨教善财参访知识,应当具足什么样的心态?不见善知识过!我们晓得善财童子当学生就一个人,除自己之外,一切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