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之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犹太人之谜-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犹太人的集体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故事绝不止这些,也绝不是如此
简单,以色列独立战争期间的一次内讧对我们很有启发。

那是第一次中东战争停火期间,以色列抓紧时间扩编国防军。其时,国
防军负责人找到以色列某一派武装“伊茨尔”的领导人贝京,要求整编“伊
茨尔”。国防军领导人估计,贝京绝不会将自己亲手创造的武装拱手相送,
对于贝京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政治家来说,交出武装就等于交出权力,
很可能就此断送自己的政治生命。但是,贝京的回答却让他大吃一惊。在贝
京的影响下,以色列其他小武装也很快加入了国防军。

有趣的是,之后贝京走私武器,运军火的轮船被国防军击沉。贝京及其
同伙被释放后,“伊茨尔”的成员怒不可遏,贝京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通
过地下广播电台声泪俱下地咒骂本一古里安是“策划”谋害他的“傻瓜、白
痴”,还夸口说,要是他愿意的话只需在“挥手之间”便能消灭本一古里安。
他警告本一古里安及其追随者,“如果我们举手反对政府,他们注定要毁灭
自己。那些不立即释放我们军官和士兵的人,注定要毁灭自己。”声明还撤
销了前不久发布的要求“伊茨尔”部队参加国防军和宣誓效忠政府的命令。

在当晚召开的人民理事会上,本一古里安针锋相对地指出:“有人用一
支枪可以杀害几个人,“伊茨尔”走私5000 支枪足以葬送整个国家!”他的
另一句话使“伊茨尔”人永远对他恨之入骨:“感谢上帝,加农炮击中了那
艘该死的船!”这句话便整整一代“伊茨尔”人憎恨本一古里安。贝京的助
手对贝京说:“我们干脆找机会干掉本一古里安吧,让他尝尝我们的厉害。”

贝京的回答让他的下属们大吃一惊:“不,我们不能这么做,犹太人已
经遭受了外人太多的欺负,不能再同室操戈了,在此危难之时,更应如此!”


这句话确实显示了贝京的政治家风度。

以色列成立后,贝京组建了“自由运动党”。他长期处于在野地位,在
1973 年自由运动党联合其他小党成立了“利库德集团”。1977 年5 月,贝京
在大选中击败工党,终于出任总理,圆了他的梦想。

此外,以色列复国时,国外犹太人的捐款也再一次表明了犹太人的这种
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

二、《圣经》和《次经》的智慧

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人是伴着圣经故事长大的,可以说,圣经构成了希
伯来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基础。

圣经故事的真伪、深刻内涵,是古今中外上万名研究圣经的专家有时也
难以说清楚的。笔者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出《圣经的智慧》绝对是异想天开
的,只能摘几篇可读性较强的小故事激发一些对圣经陌生的读者的阅读兴
趣,分析、论述、筛选恐失片面和粗浅,万望大家海涵。

□回首盐柱
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我听到指控所多玛、蛾摩拉的声音,说那里罪
恶满盈,我要亲自下去,看看人们的控诉是否确实。”

。。亚伯拉罕问耶和华:“你真的要把无辜者跟有罪的人一起消灭吗?
如果城里有50 个无辜的人而饶恕这座城吗?你肯定不会把无辜者跟有罪的
人一起杀掉,审判世界的主肯定是公正的。”

亚伯拉罕又说:“主啊,我虽是凡人,求你也容我大胆说话。也许城里
只有45 个无辜的人,你会因为少了5 个而毁灭全城吗?”

那和华回答:“如果能找到45 个无辜的人,我也不毁灭这城。”

亚伯拉罕又说:“假使只有40 个人呢?”

他回答:“要是能找到40 个,我也不毁灭这城。”

亚伯拉罕说:“我的主啊,求你不要生气,我要继续请求,假使只有30
个呢?”

他回答:“要是能找到30 个,我也不毁灭这城。”

亚伯拉罕又说:“我的主啊,请你容我继续向你大胆请求。假使只找到
20 个呢?”

他回答:“要是能找到20 个,我也不毁灭这城。”

最后,亚伯拉罕说:“我的主啊,请你不要生气,容我再求一次。如果
只找到10 个呢?”

他回答:“即使只有10 个,我也不毁灭这城。”耶和华说完这句话就转
身离去,亚伯拉罕也回家去了。

当天晚上,两位天使来到所多玛。罗得正坐在城门口,一见他们就起身
迎接,俯伏在他说:“请到我家来,让我招待你们,你们洗洗脚,歇一夜,
明天早晨再继续赶路。”

他们却说:“我们要在街上过夜。”

罗得又恳切邀请。他们终于同意了,踉罗得来到他家。罗得叫仆人烤面
包,准备佳肴。准备好后和他们一同进餐。


饭后客人还没有上床,所多玛所有的男子,不分老少,都来包围罗得的
房子。他们喊叫罗得,问他:“今晚到你家来的那两个人在哪里?把他们带
出来!”所多玛的男子要跟他们睡觉。

罗得走出去,把门关好,对他们说:“弟兄们,你们不可做这种邪恶的
事。我有两个女儿,还是处女,我把她们交给你们,任凭你们随意处置。但
是你们千万不可为难这两个人。他们来到我家,是我的客人,我要保护他们。”

但是他们回答:“你这个外乡人,还想指挥我们呀?滚开!不然的话,
我们对付你比对付他们还厉害。”他们推开罗得往前冲,想破门而入。这时,
屋里的两个人伸出手来,把罗得拉进去把门关严,又使外面的男人全都瞎了
眼,摸来摸去找不到门。

那两个人对罗得说:“你在这城里还有亲人吗?有儿女、女婿或其他亲
人吗?叫他们赶快离开,因为我们要毁灭这城。耶和华己听到这里罪恶的声
音,特地派我们来毁灭这城,”

罗得就去找他的女儿的未婚夫,告诉他们说:“你们赶快离开,耶和华
要毁灭这城。”但他们都以为他在开玩笑。

天亮的时候,天使催促罗得说:“赶快带上你的妻子和两个女儿离开这
里,免得你们跟这城同归于尽。”

罗得仍然犹豫不决。耶和华怜悯他,那两个人拉起他、他妻子和两个女
儿的手,带他们离开那城。其中一个天使说:“你们逃命吧!不要回头看,
也不可在山谷停留。要跑到山上才不会死。”

罗得却说:“先生,别这样,你既然帮助我,要救我的命,就别叫我们
跑那么远;那山太远了,恐怕我跑不到那里灾祸就到了,我就活不成了。你
看见那个小镇了吗?它离这里不远,就让我到那里去。你看,那是个很小的
地方,让我在那里避难吧!”

天使回答:“好吧,我答应你,不毁灭那个小镇。快点跑啊!你一到那
里,我就要下手了!”

因为罗得称那地方为“小镇”。那镇就得名“琐珥”。

太阳出来的时候,罗得到了琐珥。突然问,耶和华将燃烧着的硫磺降在
所多玛和蛾摩拉城。他毁灭了这两座城,毁灭了整个平原,以及生长在地上
的一切植物。罗得的妻子在后面回头一看,马上变成一根盐柱。

第二天一早,亚伯拉罕赶到他曾在那和华面前站过的地方,俯视所多玛、
蛾摩拉和整个平原,看到大地浓烟滚滚,如同烧窑一般。

但是,上帝毁灭平原诸城邑的时候,却记着亚伯拉罕,因此准许罗得一
家逃命。

这段故事是《圣经》中劝善惩恶的名篇,告诫人们要“多做善事,不做
恶事”。

义人罗得的妻子由于回头一看,马上变成盐柱,这使我们很有启发。已
故台湾女作家三毛,在她的一篇散文中引用了这则典故,表明她对过去不回
头的叹息。

其实,人生仿佛一局变幻莫测的棋,很难预测前途如何,但我们可以扼
住命运的咽喉,力争在我们“回头”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懊悔。

“不回头,不回头,勇敢向前方,哪管那路迢迢水长长”。

□替罪羊的由来

上帝要考验亚伯拉罕,呼叫他说:“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回答:“我在这里!”

上帝说:“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的独生子以撒,到摩利亚去,在我
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

第二天一早,亚伯拉罕劈好献祭用的木柴,放在驴背上,带着以撒和两
个仆人,一起往那和华指示的地方去。第三天,亚伯拉罕远远看到那地方,
就对仆人说:“你们跟驴子留在这里,我要带孩子到那边敬拜,随后就回来。”

亚伯拉罕叫以撒背上献祭用的木柴,自己拿着刀和火种。父子俩正走着,
以撤叫道:“父亲啊!”

亚伯拉罕回答:“我儿,上帝会亲自预备献祭用的羔羊的。”两人又继
续往前走。他们来到上帝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筑起祭坛,把木柴堆在上面,
又捆绑起儿子以撒,放在祭坛的木柴上,然后举起刀,要杀死儿子。

就在这时,耶和华的使者从天上呼叫他:“亚伯拉罕!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回答:“我在这里!”

天使说:“不要下手,不可伤害孩子:现在我已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
因为你没有留下独生子不给他。”

亚伯拉罕向四周观看,看见一只公羊,羊的两角缠在树丛里。他走过去
把羊解下,拿它代替儿子献为燔祭,亚伯拉罕称那地方力“耶和华以勒”。
直到今天人们还说:“在那和华的山上,他自有准备。”

耶和华的使者第二次从天上呼叫亚伯拉罕:“耶和华说:‘你既然做了
这件事,没有把你的独生子留下来不给我,我便指着自己的名起誓:我要赐
给你大福,使你有许许多多的子孙,多如天空的星星、海滩的沙粒;你的后
代要征服仇敌。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而得福,因为你遵从了我的命
令。’”于是亚伯拉罕回到他仆人那里,他们一同起身返回别是巴,就是亚
伯拉罕居住的地方。

这个故事是古希伯来文化遗产中令人惊心动魄的一页,足以看出犹太人
的祖先对上帝的虔诚和恭顺,竟达到不惜亲手将亲生子献为燔祭的程度。所
以,犹太人认为人是有罪的,尤其是男人结婚以后,因而应向上帝忏悔。

但上帝是仁慈的,绝不会让亚伯拉罕伤害孩子,于是找一只羊代为燔祭。
于是,我们平常说的“替罪羊”一词就产生了,意指代人受过的人。

□红豆汤和长子权
以撒40 岁时跟利百加结婚,利百加是巴旦亚兰地的亚兰人彼土利的女
儿、拉班的妹妹。利百加没有生育,以撒代她向耶和华祈祷,那和华应允他
的祷告,利百加就怀了孕。她怀了一对双胞胎,分娩之前,胎儿就在腹中相
争。她说:“我为什么这样命苦呢?”就求问耶和华。

那和华回答:

“两个国家在你腹中,

你要生出两个彼此敌对的民族。

一个要比另一个强悍,

大的将要服侍小的。”

她分娩的时候到了,生下双胞胎。先出生的身体发红,浑身长毛,像穿


了毛皮衣,取名以扫;后出生的小,紧紧抓住以扫的脚跟,所以取名雅各,
他们出生时以撒60 岁。

两个孩子长大后,以扫成为熟练的猎人,喜欢在户外活动;雅各偏好安
静,常常留在家里。以撒偏爱以扫,因为喜欢吃他打来的野味;利百加却偏
爱雅各。

有一天,雅各正在煮红豆汤,以扫打猎回到家。他肚子饿了,就对雅各
说:“我饿得要死,给我点红豆汤喝吧!”

雅各回答:“你把长子的权利让给我,我就给你红豆汤。”以扫说:“好,
好!我快饿死了,长子的权利还有什么用?”雅各说:“你得先向我发誓,
把长子的权利让给我。”

以扫就发誓,把长子的权利让给雅各。于是雅各拿些饼和红豆汤给以扫,
以扫吃过喝过后,起来就走了。以扫竟这样轻看了长子的权利。

红豆汤和长子权原本分量悬殊,很难相提并论,但狡黠机智的雅各欺负
诚朴的兄长,在兄长最饥饿的时候要挟其地位,最终野心得逞。而其兄长则
忍受不了一时之苦,“为了一碗红豆汤而出卖了长子权”,真可谓“因小失
大,得不偿失”。

成功的路上坎坷又崎岖,每一个有志之上都应学会等待和忍耐,而且凡
事要深思熟虑,切不可为一时之痛快造成终身遗憾。

□斗士参孙
以色列人又得罪了耶和华,那和华就让非利士人统治他们四十年。

那时,有一个但支族的人,名叫玛挪亚,住在琐拉城。他的妻子不能生
育,没有孩子。耶和华的天使向他妻子显现,说:“不久你要怀孕,生一个
儿子。你要小心,淡酒和烈酒都不可喝,礼仪规定为不洁净的东西也不可吃。
孩子出生以后,不可剃他的头发,因为他一出生就要献给上帝,作拿细耳人,
他要担负起解救以色列入脱离非利士人奴役的使命。”

后来,玛挪亚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参孙,这孩子渐渐长大,
一直蒙主赐福。他在琐拉和以实陶之间的但营时,耶和华的能力开始充实他。

有一天,参孙在亭拿看见一个非利士女子,想娶她作妻子。他父母问他:
“你为什么偏要在异族人中娶妻子呢?难道我们自己的宗族或同胞中没有合
适的女孩子吗?”

可参孙说:“我很喜欢她,一定要娶她。”

她父母不知道是耶和华要他这佯做,因为那和华正在设法与非利士人做
对。这时,非利士人统治着以色列。

于是,参孙跟父母到亭拿去。他们经过一个葡萄园时,听见一只幼狮在
吼叫。耶和华的能力突然降临于参孙,他便赤手空拳地撕裂那只狮子,像撕
裂一只小山羊一般。

参孙去见那女子,跟她谈话,很喜欢她。过了几天,参孙回来娶她,途
中去看他杀死的狮子,不料竟在狮子尸体上发现一群蜜蜂,正在酿蜜。他挖
了一点蜂蜜,一边走一边吃。到父母那里后,也给他们吃,但没有告诉他们
蜂蜜是从哪里挖来的。

他父亲来到那女孩子的家。参孙按照当地习俗,在那举办婚宴。非利士
人看到参孙,就派三十个人陪伴他。参孙对他们说:“我给你们出一个谜语,


如果你们能在这七天婚宴期间猜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