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神谱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简明中国神谱大全- 第4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川鹤鸣山;传播“三官手书”;和“正一盟威”之道,为百姓治病、消灾;汉安元年(142)太上亲授天师《正一经》、《太平洞极之经》等;固号”天师道”。又因要求学道之人要奉献五斗米;固后人称为五斗米道。天师道尊崇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以《老子想尔注》传世教民;信奉的主要经典还有《太平洞极经》、《太清经》、《太玄经》、《正一经》、《五斗经》等;又规定教徒:一要诵习《五千文》;二不妄祀;三有罪首过;四符水治病;五用章表与鬼神为誓约;六修桥铺路;七行黄赤之道;八置祭酒,设立二十四治以领道民;九收信米五斗等。其孙张鲁;人称系师;后归顺曹魏;被拜为镇南将军;得封万户侯;使天师道发展壮大;特别是张鲁在汉中施行政教合一;使天师道不但在民间传播而且逐渐转向上层领域发展;这样;天师道不仅有经典、醮仪、科戒;而且已是信徒遍布巴蜀、汉中;成为影响很大的有组织的宗教团体;固后人均认定天师道为道教的正统;至元成宗大德八年(1340)第38代天师张宇材被授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后;从此;天师道又名正一道。与金元时兴起的全真道并成为两大教派;延续至今。
  天师道又分为南天师和北天师。
  北天师道是由北魏寇谦之改革五斗米道而形成的;其主要道场建立在今山西大同'原称平城';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清整原三张的五斗米道;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以及男女合气之术;新天师道所传《云中音诵新科之戒》;宣讲《新科》等大道清虚之道;提倡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闭练;其新天师道的做法有:一是取消蜀土宅治之号;不再沿用五斗米道以师为治的管理体制;二是废除天师祭酒道官私置治职和世袭旧制;改革三张祖孙世袭天师之位的传统;三是革除三张时期租米钱税制度;道民只需交纸三十张;笔一管;墨一锭;以供修表救度之用;四是除去男女合气之术;五是宣示“新科之戒”;提倡礼法;按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增订道教戒律和斋仪;六是吸收佛教“轮回生死”之教义;宣讲善恶报应之说;七是将服饵修炼之术与符水禁咒之术如方技、符水、医药、卜筮、谶纬之书合而为一;八是道徒诵习道经;改“直诵”为“乐诵”;即诵经用音乐伴奏。这样;新天师道重视醮仪;提倡礼度;改变了过去以符水疗病及注重炼形的教义;特别是泰常八年'423';有道士李谱文所传《录图真经》等醮仪感动太武帝;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三年'442'亲自道坛;受道教符录;使新天师道与皇权结合;一度成为国教;不断发展壮大。
  南天师道是由简寂先生陆修静改革江南天师道而形成的;主要表现在他对江南天师道组织进行整顿和改造;并积极收集整理道经;制订道教斋醮科仪;推动了南朝旧道教的改革和士族新道教的形成;特别是陆修静在孝武帝大明五年'461'至宋明帝泰始三年'467'七年间隐居庐山修建太虚观'后人称简寂观';他以太虚观为大本营;在此收徒布道;不断扩展太虚观;曾先后扩建有白云馆、朝真馆;炼丹井;捣药臼;洗药池等;太虚观兴起后;先后又建筑有康王观;崇善观;咏真观;昭德观;白鹤观;广福观;太平观等数十座道观;均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因而被誉之为道教“咏真第八洞天”。随着庐山道教的扩大;其地位和声誉不断显赫;逐渐成为名震南北的重要道场;使得四方高道纷至沓来;至唐宋时;先后有许坚;钱朗;孙晟;郗法遵等大批高道云集庐山;庐山高道辈出;名声大震于江南。为了完善斋醮科仪;他一是吸收儒家传统的忠孝礼义等伦理道德并作为道徒必需遵守的教规;强调忠孝为先;这样;既保证了道士严格遵守教戒;一心修善立功;又更加完善了宗教仪范。二是吸收佛教“三业清静”思想;即要求去贪、忿、痴;身除杀、盗、淫等;以制定斋仪;并特别强调”斋直为求道之本”。三是注重广收道经;著书立说。他“祖述三张;弘衍二葛”潜心道教理论研究;并著有《灵宝经目录序》;《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道门科略》、《洞玄灵宝五感文》等;他将这些斋戒仪范著作和收集的道经如药方、符图等计1228卷;已行世有1090卷等,均采用“三洞四辅十二类”的方法;成为道教史无前例的道书分类法;他将这些道书整理集成《三洞经书目录》;于太始七年'471'上献朝廷;深受宋文、明二帝赞赏;使“灵宝之教;大行于世”;特别是他总括”三洞”,改革旧天师道;并提倡以斋仪为主的道教;由此其名望不断壮大;威震江南;成为江南道教的统领;与北魏寇谦之改革的“北天师道”南北并存;而称南天师道。
  【修炼和养生】
  养精之道一)养精之道
  天师道主要通过“房中术”进行养精。房中术,又称“黄赤之道”“男女合气”之术,“御女术”,即“请文明用语”法。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养生法》中即存有关于“房中术”“七损八益”的论述(闭、泄、涡、勾、烦、绝、费为七损,治气、致沫、智时、畜气、和沫、积气、寺嬴、定烦为八益)。认为能去七损而用八益者,可令“状不衰”。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书·艺文志》:“容成请文明用语二十六卷,尧舜请文明用语二十三卷,汤盘庚请文明用语二十卷,黄帝三王养阴方二十卷。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和平寿考。及迷者不顾以生疾而陨性命。”
  天师道创始人张陵将房中术列为道教徒修炼方法之一。《老子想尔注》中说:“积精成神,神成仙寿。”《河上公老子注》也以“固守其精”为养生之要。《抱朴子内篇·微旨》说:人不可以阴阳不交,坐致疾患,若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善其术者,则能却走马以补脑,还阴丹以朱肠,采五液于金池,引三五于华梁,令人老有美色,终其所禀之天年。这段话提出人不应当绝欲,也不应当纵欲,正当的态度是节欲,符合医学观点。其次指出掌握了房中术可以健康长寿。
  养气之道二)养气之道
  天师道的养气之道,即所谓气的修炼。道教素重炼气之法,认为元气为生气之源,气在则神随生,得元气则生,失元气则死。《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元气论》中说:“人所以得全生命者,以元气属阳,阳为荣;血脉属阴,阴为卫。荣卫常流,所以常生也。”
  天师道的气,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均来自祖国医学中的精气学说。一指呼吸自然界的空气,称为“清气”。二指先天父母媾精时的元气,称为“先天之精气”。三指通过饮食物质所生的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水谷之精气”,或称“后天之精气”。天师道认为人的活力之源在于体内之气,故强调保持和充实体内元气,希图通过养气之道而达到祛病延年长生久视的目的。
  三)养神之道
  天师道始终以老庄哲学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作为其养生学的理论基础、方术来源和实践规范。天师道宣扬清静无为、静观玄览、含德抱一、虚心坐忘,追求内心的安宁,主张“道法自然”。这种离俗超凡的精神,发展并实践为出世的养神之道。
  养神之道包括内观、守静、存思、守一诸术,魏晋之前即已盛行,都是依据形神相依,形须神立的教义而来,认为人身五脏六腑器官都有神,神皆有姓字服色。这些神存在于人身,则形体安康,也就是说存神则可以安形、固形。但由于外界有色、香、味、欲的引诱,人身之神往往有被诱引而外逸。神离开了形,即生机离开了形体,神不守舍(形),形体就会败坏,生命就要死亡。因此,欲求长生,则必须存神于形体之内。
  四)养形之道
  天师道的养形之道相当广泛,主要包括导引、按摩、漱咽、拳术、体育和行跷等,尤以导引为最重要。按摩,即《内经》之所谓“按跷”者也,是运用祖国医学中的经络学说;借鉴医学中的按摩推拿,用按压、扣击、揉摩、捏推、提滚等手法作用于人体尤其是经络循行部位,“引血气之通流也”,作为养生之按摩,分为自我按摩和他人按摩两种。
  导引——为保持内气不衰之法,其特点是在意念的指导下,将肢体运动,呼吸运动,自我按摩密切结合起来,使四肢百骸做各种俯仰屈伸转体运动,使肢体“导气令和、引体为柔”(李颐语),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养筋健骨,除劳却烦,从而能“内炼精气神,外炼筋骨皮”。
  五)养食之道
  天师道的养食之道,包括服饵、辟谷、外丹、鼓漱等功。天师道认为,人的精神受肉体支配,而肉体则由食物作保证。为保持精神纯洁,须少食人间烟火,须“止绝臭秽,休粮清肠”(《抱朴子》)。《庄子》中所谓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乃辟谷的典范和先驱,马王堆出土的“却谷食气”,可能是战国时代流传下来的古佚书。
  辟谷——是一种修炼方法,即不食五谷杂粮、蔬菜肉蛋等日常食物。辟谷也称断谷、绝谷、绝粒、休粮等。这种方术认为:“草食者善走而愚,肉食者多力而悍,食谷者智而不寿,食气者神明不死。”这是说,食用日常食物,虽能维持日常生命活动,但不能长生不死。又说:“欲得生,肠中当清,欲行不死,肠中无滓。”即日常食物会在肠胃中留下有害渣滓,会使人身上火,减少寿命。
  【全真道】
  道教教派。始创于中国金代初年。创始人王喆(1112~1170),道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出身地方豪门,早年曾应金朝武举,为小吏,后辞职还家。正隆四年(1159),自称在甘河镇遇仙,得授金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大定年间出关去山东传教。招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全真道至此正式成立。该教教义受时代思潮影响,力主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作为信徒必读经典。修行方术以内丹为主,不尚外丹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唯一正道,除情去欲,识心见性,使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归真,证道成仙。还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观,严守戒律,忍耻含垢,苦己利人。对犯戒道士有严厉惩罚,从跪香、逐出直至处死。金元之际邱处机嗣教时,全真道得到大发展。邱处机于1219年远去西域行宫朝见成吉思汗,大得赏识。赐给金虎牌、玺书,命他主持天下道教。邱回燕京后驻长春观(今北京白云观),开坛说戒,弟子四出建立宫观,使全真道组织发展到极盛。其后虽因与佛教辩论失败而受打击,但在整个元代全真道一直保持发展势头。
  当金元时期全真道在北方发展时,南宋地区亦有专主内丹修炼的道派,称作金丹派南宗。该派以张伯端为创始人,其特点是修炼时主张先修命,后修性。元朝统一江南后,南宗与全真道(北宗)合并,共尊东华帝君、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五祖,下设北七真(即全真七子)、南七真(张伯端、刘永年、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彭耜)。南北宗合并后仍称全真道,为封建社会后期道教主要宗派之一。全真道内部又分化出一些小派别,如南宗有清修派和双修派,北宗全真七子亦各传一派,其中邱处机所传全真龙门派势力最强。明代朝廷重视正一道,全真道势力相对削弱。清初著名道士王常月整顿教门,曾一度复兴全真龙门派,但终难挽救全真道在清代日渐衰落的总趋势。
  全真道是后期道教中最大的派别之一,较之旧道教有显著特点:(一)三教合一思想比较突出。如王喆在山东所创之五会皆以“三教”二字冠首;规定以三教之经书《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为全真道士必修的经典。他和七弟子的诗文中,三教合一言论更是俯拾皆是。如“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天下无二道,圣人不两心”,“教虽分三,道则唯一”等等。尤以融合佛教禅宗理论最为突出。马钰《神光灿》:“禅为宗,道为祖”,清初全真道士柳守元《玄言正旨序》:玄宗(指全真道)“与禅宗实为相近”。(二)教义中,出世思想十分浓厚。在王囗和七弟子诗文中,极力贬斥人生之价值,宣扬人生是“苦海”,家庭是“牢狱”、“火宅”,夫妻恩爱为“金枷玉锁”,劝人捐妻舍子,“跳出樊笼”,看破功名富贵,学道炼丹,以离“苦海”。(三)在成仙信仰和修炼理论上,一返旧道肉身不死、即身成仙的追求,只追求“阳神”、“真性”不死。认为人之肉体是要死的,只有人的精神才能不死。王囗《金关玉锁诀》:“唯一灵是真,肉身四大是假,”《立教十五论》:“欲永不死而离凡世者,大愚不达道理也。”刘处玄《至真语录》:“万形至其百年则身死,其性不死也。……阴阳之外则其神不死也。”因此在内丹修炼理论上,与道教南宗相反,主张先性后命,以性兼命。以澄心遣欲为真功,以明心见性为首务。(四)在修炼方法上,主内丹修炼,不尚符箓,形成独具特色的内丹理论。在教制教规上,规定道士心须出家住道观,不许蓄妻室。为了约束道士言行,制定各项清规戒律,督促道众严格遵守。这些皆与正一道有很大区别。全真道在金代的发展有限,至蒙元前期,以成吉思汗之召见、宠遇丘处机为契机,在丘处机及其弟子们的推动下,全真道发展至鼎盛。当时全真道宫观遍布北方各省区,“虽十室之邑,必有一席之奉”。此鼎盛局面,自丘处机起,历经尹志平、李志常两任掌教,大约三十年。至元宪宗五年(1255),佛道《化胡经》之争起,元室袒佛,全真道败北。此后元室下令焚毁除《道德经》之外的一切道经,全真教遭受沉重打击,全真道鼎盛局面因之结束。故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