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神谱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简明中国神谱大全- 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莲花生(梵文Padmasambhava)或莲华生,梵语音译为巴特玛萨木巴瓦,印度僧人。印度乌仗那国(即今之斯瓦特)人,建立藏传佛教前弘期传承的重要人物,西藏密宗红教开山祖师,常被尊称为大师、大士、咕噜仁波切(意即上师仁波切)等。8世纪后半期把佛教密宗传入西藏,藏传佛教尊称他为洛本仁波且(轨范师宝)、古如仁波且(师尊宝)、乌金仁波且(乌仗那宝)。通称白麦迥乃(莲花生)。据多罗那他于1610年所著《莲花生传》所载,约于摩揭陀国天护王时出生于乌仗那王族。一说系乌仗那英迪拉菩提(印度金刚乘始祖,著有《秘密集会》)之子。初名莲花光明,后通晓声明及各种明处,得名莲花金刚。旋又依真言阿阇黎寂色学事、行、瑜伽三部密法,得密号为莲花生。其后又从瑜伽师乐天及瑜伽母乐持学无上部法。他曾周游印度、广访密法大师,成为佛吉祥智的四个证得现法涅盘的弟子之一(另外三人为燃灯贤、极寂友、王种罗睺罗)。他又从吉禅师子学法。据智慧海王所著《莲花生传》载,他从吉祥师子学大圆满法以后,曾到中国的五台山学习天文历数。他的上师佛吉祥智也曾立志朝礼五台,他的同学无垢友也到过汉地。所以莲花生一派传授的教法有很浓厚的汉地禅宗色彩。吐蕃赤德祖赞即位后,由寂护举荐入藏传法。他入藏的时间,近代学者多方考证,结论不一。据智慧海王所述年月推算,他于750年由印度启行至尼泊尔,752年至拉萨,秋季开始建桑耶寺,754年建成。761~774年组织翻译。约于804年离藏,在印度的达罗毗荼传法建寺达12年之久。晚年不知所终。由于他对藏传佛教所作的巨大贡献,受到各宗派的共同敬仰。他在吐蕃培养造就人才很多,传说其中得到密宗悉地(成就)的,有赞普和臣民25人,如虚空藏、佛智、遍照、玉扎宁波、智童、柱德积等人均为当时有名的译师。
  【佛教中的地位】
  莲花生大士,原为印度的僧人,与寂护大师同于那烂陀寺学习,以神通闻名。应藏王赤松德赞邀请,前往西藏弘法,并调伏了黑教,使藏民得以改宗正统佛教。他适时的引入部份西藏原有信仰与传统,加入印度佛教之中,是藏传佛教得以建立的大功臣之一。西藏的桑耶寺也与他有关。
  在达朗巴灭佛之后,固守传统的宁玛派,尊奉莲花生大师为根本上师,所传授的咒语与伏藏相传都是由他所教授。并认为莲花生大士为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如来等身口意三密之金刚化现,亲身示现不生不灭之真谛。因为宁玛派的传布,莲花生大师开始充满许多神奇的色彩,在藏传佛教信仰极为崇高,藏人尊称为第二佛。
  【著作】
  著述收入甘珠尔及丹珠尔的有8种。宁玛派的密部经典由他主译的很多。后世掘藏派在山岩石窟中发现的经典多数题为他的著作,但只由本派传授,未收入藏文大藏经。
  【传说的八种变身】
  传说莲花生大士为了普度众生,具有八种变相,此又称莲师八变:
  ■
  莲花金刚上师(GuruOrgyenDorjeChang)释迦狮子上师(GuruShakyaSengeyi)莲花王上师(GuruPemaGyalpo)莲花生上师(GuruPadmasambhava)爱慧上师(GuruLodenChokse)日光上师(GuruNyimaOser)忿怒金刚上师(GuruDorjeDrolo)狮子吼声上师(GuruSengeDradog)
  【白度母】
  白度母藏音译卓玛嘎尔姆,“度母”,亦称“救度母”、“多罗母”等。藏密常以长寿佛、白度母及尊胜佛母等三尊合称为:“长寿三尊”。
  相传白度母是观世音菩萨左眼眼泪所化。据藏传佛教说,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很多,度母是他化身的救苦救难本尊,以颜色区分,现为二十一尊象;二十一尊度母的颜色都不相同,最受尊敬、寺庙中最常见的是白度母。
  白度母据说性格温柔善良,非常聪明,没有能瞒得过她的秘密。人们总爱求助于她,故又称为救度母;白度母身色洁白,面目端庄祥和,双手和双足各生一眼,脸上有三眼,因而又称为七眼佛母。相传额上一目观十方无量佛土,其余六目观六道众生。她的形象为头戴花蔓冠,乌法挽髻,双耳坠着大环,穿丽质天衣,上身袒露,颈挂珠宝璎珞,斜披珞腋。双脚盘坐在盛开的莲座上,右手膝前施接引印,左手当胸以三宝印抚乌巴拉花,花茎曲蔓至耳际。左持一朵曲茎莲花,右手掌向上,表示原意帮助人解难。形象典雅优美。修度母法者,一切罪业消灭,一切魔障消灭,能救一切灾难。而且无子息者,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求财得财,长受富贵,皆能遂愿,成就急速,其功德利益无量。
  据国际君友会佛教经典记载,此尊菩萨乃是由观世音菩萨的悲心化现,一面二臂颜容端正,法相寂静、殊妙庄严,乃佛教中治病延寿事业的本尊菩萨之一,如月光般清净的无垢光明照耀世间,纵然百千万星宿俱时为聚集,殊胜威光仍然远超于彼,受到各方众生的礼敬,身相白色为息灾之意,全身有七只眼睛,双手双脚各有一眼,第三只眼睛则在眉心中央,故又称为「七眼佛母」,七眼能够照见一切瘟疫疾病的缘起从而消灭之。
  本尊菩萨的功德誓愿和心咒主要为息灭众生的病苦、消除因冤业、痴业、魔障引起的传染病、瘟疫、各种病症,亦可对治蛊毒恶咒引起的疾病,帮修行者去除逆缘、增长寿量、解脱生死轮回。
  唐朝时,基于文成公主的伟大贡献,西藏人普遍认为,文成公主是白度母的化身。
  白度母(WhiteTara)
  白度母藏名音译卓玛嘎尔姆,“长寿三尊”之一。相传白度母是观世音菩萨左眼眼泪所化,因佛母面、手、脚共有七目,所以又称七眼佛母。相传额上一目观十方无量佛土,其余六目观六道众生。白度母身色洁白,穿丽质天衣,袒胸露腹,颈挂珠宝璎珞,头戴花蔓冠,乌发挽髻,面目端庄慈和,右手膝前结施愿印,左手当胸以三宝印捻乌巴拉花,花茎曲蔓至耳际。身着五色天衣绸裙,耳珰、手钏、指环、臂圈、脚镯具全,全身花鬘庄严,双足金刚咖趺坐安住于莲花月轮上。
  【白度母与绿度母】
  白度母为二十一度母之一,是一切众生尤其是女性的无比圣神,是保佑心想事成,赐寿除障的如意宝。绿度母集二十一度母之功德于一身,能消除病痛邪风,妖魔鬼怪等外部之障与贪嗔痴等内部之障,勇猛无比,形随众生,变幻莫测。藏传佛教认为生信者只要一念及,即能以兄弟姐妹之情倾力相助,堪称众女神之王。
  修持白度母法,能消除病因灾劫,能增长寿命及福慧,斩断轮回之根,免除魔障瘟疫,凡有所求无不如愿。
  白度母心咒:嗡wēng达dá咧liè都dū达dá咧liè都dū咧liè玛mǎ玛mǎ阿ā优yōu布bù涅niè嘉jiā那nà布bù真zhēn咕gū噜lú梭suō哈hā
  这个咒的意思是“救度者!救度者!大救度者!请赐予我功德、智慧与寿命!”
  【长寿佛】
  阿弥陀佛的梵文原意是“无量光”和“无量寿”两种意思,具有空间和时间两种性质,本来是阿弥陀佛一身所兼具的。但喇嘛教内却将两种含义分别作为两尊佛供奉。
  喇嘛教认为无量光佛是原生的,无量佛是他的化身。在喇嘛庙里无量佛的壁画、雕塑、唐卡画像可以说是比比皆是,特别是在灵塔殿里,长寿佛是不能缺的。
  长寿佛着菩萨装,具文静的女性特征。头戴天冠,梳着高髻,上身袒露,呈现橘红或土红色,身上有璎珞、项圈等庄严的器具。最典型的特征是双手作禅定印,即双手上下折叠放在屈盘的双膝上,手中拜一个生长着吉祥花卉的宝瓶。他的头微低,表情静穆高洁,掠过一丝神秘的微笑。体态匀称,象一位端庄的女性。
  长寿佛(Amitayus),一头二臂,身红色,盘发成髻,戴五佛宝冠,上穿天衣,下著绸裙,身佩珍宝璎珞,具足一切报身佛的种种庄严,双手结定印于膝上,手上置长寿宝瓶,两足以金刚双跏趺安住于莲花月轮上长寿佛,为息增怀诛四事业空行母围绕,以勾召五大精华、寿命、福智等。佛经中说:持诵长寿佛咒语,能增长寿命及福德智慧,避免非时而死及夭折或意外身亡,消除一切罪业,证无死成就或住生西方极乐净土。人身是无常的,出生于此世间当中,往生也是必然存在的。修持长寿佛,现生可消除疾病、延长寿命,善业善缘增长,恶业恶缘缩短,令世间法之事业长寿。当我们往生的时候,对我们有利益的只有佛法。命终亦可往生长寿佛净土。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四大金刚】【马头金刚】【金刚萨埵菩萨】
更新时间2010…2…22 9:52:36  字数:4101

 【四大金刚】
  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峨眉山湥Я苟捶ξ蘖渴ぶ两鸶眨恍朊稚侥Χ屡趁糯罅鸶眨焕ヂ厣浇痣~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
  【马头金刚】
  马头金刚,也叫马头明王、马头观音,梵名Hayagrīva何耶揭梨婆,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六观音之一。以配止观所说六观音之狮子无畏观音,为畜生道之教主,是无量寿之忿怒身,以观音为自性身,以马头置于首,故曰马头观音,亦曰马大士。为大忿怒威猛摧伏之形,故称马头明王,乃五部明王中莲华部之明王也,如转轮圣王之宝马驰驱四方而威伏之,表跋涉生死大海摧伏四魔之大威势力、精进力也,又表啖食无明重障之意。
  《大日经疏》五曰:「何耶羯梨婆,译云马头,其非黄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莲华为璎珞等。庄严其身光焰猛盛,赫奕如鬘指甲长利,双牙上出,首髻狮子顶毛,作极吼怒之状,此是莲华部忿怒持明王。也犹如转轮王宝马巡历四洲,于一时一切处去心不息,诸菩萨大精进力,亦复如是,所以得如是威猛之势,于生死重障中不顾身命,多所摧伏者。正为白净大悲心故,故以白莲璎珞而自严身也。」
  《大日经义释》七曰:「莲华部眷属以马头为忿怒明王。」义轨曰:「马头明王,贺野纥里缚,啖食无明诸障尽也。」《秘藏记》末曰:「马头无量寿忿怒,自性轮观音。」又曰:「马头观音菩萨,赤肉色,大忿怒之相,并三面,牙在唇上,头有白马之形如轮王宝马。」经轨有《诃耶唎婆观世音菩萨法印咒品》(出陀罗尼集经第七)何耶揭唎婆像法,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受法坛。一面二臂的马头明王,他是佛,也是菩萨,也是护法;以后者的资格而为莲花部的明王。该明王一面二臂,身红色,三目圆睁,獠牙外露,发须皆红黄上竖,头顶上有绿色马首。右手持骷髅宝杖,左手施期克印。头戴五骷髅冠,项挂五十人头璎珞,以虎皮为裙,以蛇饰为庄严。双足右屈左,以莲花日轮为座,威立于炽热般若烈焰中。
  马头明王一面表示空性,二臂表示智悲双运,三目圆睁表示降伏三界恶魔,獠牙可怖势态表示具有众生无明业障,摧破诸恐怖而现形。右手持骷髅宝杖表示灭伏一切魑魅之恶业,左手以期克印表示除断一切恶障。头戴五骷髅冠表示五佛性能,双足右屈左伸表示降伏烦恼、蕴、天、死等四魔之意。马头明王的主要功德为:降伏罗刹、鬼神、天龙八部之一切魔障,消无明业障、瘟疫、病苦、免一切恶咒邪法等。修持此本尊法,可获无痛苦之大乐空性成就果位。诸本尊中唯有马头明王在发髻上有一或三个马头。此表征为啖食一切众生无明罪障,摧破诸恐而现之形。
  【金刚萨埵菩萨】
  金刚萨埵,梵文Vajrasattva或Vajrasattvamahāsattva,音译缚直啰萨怛缚摩诃萨怛缚,译名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手,金刚手秘密主,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摩诃萨,金刚手萨埵摩诃萨埵等。萨埵者有情之义,勇猛之义,总言勇猛之大士。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来为第一,此金刚萨埵菩萨为第二。是佛教密宗极为推崇的圣尊。
  Vajra汉文音译的写法之一是跋折罗,汉文意译为金刚。<;<;金刚顶经疏一>;>;释义:〃世间金刚有三种义:一不可破坏;二宝中之宝;三战具中胜〃。Sattva汉文音译萨埵,意为有情,泛指一切有情,mahāsattva意译为大士,出世间之义是勇猛大士。
  礼敬金刚萨埵的咒语为“南无谷乎瓦指拉萨特哇耶”,梵文NamoGuruVajrasattvāya!意思是:向众生依祜之主金刚萨埵圣尊致以皈依的敬礼!
  《理趣释金刚萨埵初集会品》曰:金刚萨埵“首戴五佛宝冠,熙怡微笑。左手作金刚幔印,右手抽掷本杵大金刚,作勇进势。本杵者,本来清净法界也。左手作金刚幔印者,为降伏左道左行有情,令归顺道也。右手抽掷五智金刚杵作勇进势者,令自他甚深三摩地,顺佛道念念升进,获得普贤菩萨之地。”作拳安于腰侧,是曰金刚幔印。《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曰:“左拳安腰侧,右手抽掷杵。”《秘密记》以他为胎藏界金刚萨埵。《理趣释毗卢遮那理趣会品》曰:“金刚萨埵菩萨,背月轮戴五佛冠,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铃,半跏而坐。”《五秘藏诀》曰:“以五佛为冠,背倚月轮,坐白莲华,右手持五智金刚杵安于心上,左手执般若波罗蜜金刚铃按胯上。其身白色也,(中略)右持金刚杵安于心上者,此金刚萨埵主一切如来金刚法印。持此杵者,能摧十种烦恼故。(中略)左手持铃者,表以般若波罗蜜清净法音惊觉一切有情及二乘人。(中略)其身白色,表金刚洁白无染。”
  释迦牟尼佛曾在经典中说有三部佛、五部佛、千部佛乃至无数诸佛,而其中的主尊就是金刚萨埵,就象一个王国中有国王、大臣、平民等各式人等,但其中最尊贵的是国王一样,金刚萨埵是“如海诸部坛城主”。
  金刚萨埵为消业灭罪之唯一主尊,行者为忏罪解冤,修本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