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神谱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简明中国神谱大全- 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帝,东岳帝就撤了城隍的职。过了几天,灾祸降临到了谢生身上,谢生不治身亡。庙里的道士按照东岳帝的指示,把原来的城隍像扔了出来,再按谢生的模样搠了一个新的城隍供奉在庙中。
  【黄巾力士】
  道教传说中一种护法降魔、力大无穷的仙吏,多听命于更高一级的神将,具体数目不详,每位神将因为法力不同所能驱使的黄巾力士数目也不一样。最常见于《封神演义》。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斗姆元君】【太阴元君】【紫阳真人】
更新时间2010…2…5 15:30:07  字数:5254

 【斗姆元君】
  道教神名。简称“斗姆”,又作“斗母元君”或“中天梵气斗母元君”。“斗”指北斗众星,“姆”指母亲。道经云;斗姆“为北斗众星之母”。《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真经》记述,斗姆原为龙汉年间周御王的爱妃,号“紫光夫人”,先后为御王生下九子。长子为天皇大帝(即四御之一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次子为紫微大帝(四御之一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余七子分别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即北斗七星。《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称斗姆尊号曰:九灵杰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精祖母元精,又曰:中无梵炁斗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后金真圣德无尊,又化号:大圆满月光王;又曰:东化慈救皇君天医大圣。道教尊称为“圆明道母无尊”,简称“先天道姥’,谓之“象道之母”。
  至于斗姆的神职,《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曰:“斗母降以大药垂医治之功,燮理五行升降二炁,解滞去窒,破暗除邪,愆期者应期,失度者得度。安全胎育,治疗病疴,职重大医。生诸无众月之明,为北斗星之母。斗为之魄,水为之精,主生。”“玉池自化现金身,生九苞,放光明,毫光闪闪飞上无庭。左太阳,右太阴,东斗启明星,而斗号长庾,南有萁星注福寿,北斗七元注长生。紫微主,玉皇尊,二十八宿镇乾坤,十二宫辰安天下,四圣天君把天门,三元三品三官帝,四圣四府四天丁。周无诸斗府,河汉众星真,生天生地生万物,保家保国保皇民,百万雷兵常拥护,五千甲将尽随行”。真是神威浩荡,法力无穷!对此,经中继续说道:能阳能雨能变化,救灾救难救刀兵,祠嗣就生麒麟子,祈名金榜就题名;商贾者,利加增,祈求父母得长生,子孙得荣盛,夫妇寿康宁,万邪自皈正,诸恶化为尘。因此得到了人们的虔诚信仰。斗姆的神话故事与紫光夫人生九子大致相同,是经曰:“斗母登于宝座之上,怡养神直,修炼精魄,冲然撮炁,炁入玄玄。运合灵风,紫虚蔚勃,果证玄灵,妙道放无极微妙光明,洞彻华池。化生金莲九苞,经入间七周夜,其华池中光明愈炽愈盛,其时一上腾九华无中,化成九所大宝楼阁。宝楼阁中,混凝九直,梵炁自然成章文曰:口(共九个字,左均为鬼,右依次为尊、帝、摩、尼、达、里、牛、钵、毛),前有无罡光敷,秘字文曰:口(共二个字,左均为鬼,右依次为至、尔),芒角然是九章生神,应现九道体,一曰天皇,二日紫微,三曰贪狼,四曰巨门,五曰禄存,六曰文曲,七曰廉贞,八曰武曲,九曰破军。”
  如令道教的朝斗法科均以斗姥为主神,民间尊称“斗母”,斗姥的神号全称是“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支天大圣圆明道姥天尊”。
  目前道观中供奉的斗姥都是三目、四首、八臂,并称斗姥元君的圣诞是农历的九月初九。
  【斗姆】
  斗姆是道教所尊奉的一位与众不同的神,在汉语里,〃斗〃的意思是北斗星,〃姆〃是母亲的意思,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诸多星星的母亲,所以她的地位很尊贵。
  斗姆,又称“斗姥”。斗指北斗众星,姆即母也,斗姆即北斗众星之母。《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称斗姆尊号曰:九灵杰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精祖母元精,又曰:中无梵炁斗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后金真圣德无尊,又化号:大圆满月光王;又曰:东化慈救皇君天医大圣。道教尊称为“圆明道母无尊”,简称“先天道姥”,谓之“象道之母”。
  【职责】
  至于斗姆的神职,《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曰:“斗母降以大药垂医治之功,燮理五行升降二炁,解滞去窒,破暗除邪,愆期者应期,失度者得度。安全胎育,治疗病疴,职重大医。生诸无众月之明,为北斗星之母。斗为之魄,水为之精,主生。”“玉池自化现金身,生九苞,放光明,毫光闪闪飞上无庭。左太阳,右太阴,东斗启明星,而斗号长庾,南有萁星注福寿,北斗七元注长生。紫微主,玉皇尊,二十八宿镇乾坤,十二宫辰安天下,四圣天君把天门,三元三品三官帝,四圣四府四天丁。周无诸斗府,河汉众星真,生天生地生万物,保家保国保皇民,百万雷兵常拥护,五千甲将尽随行”。真是神威浩荡,法力无穷!对此,经中继续说道:能阳能雨能变化,救灾救难救刀兵,祠嗣就生麒麟子,祈名金榜就题名;商贾者,利加增,祈求父母得长生,子孙得荣盛,夫妇寿康宁,万邪自皈正,诸恶化为尘。因此得到了人们的虔诚信仰。斗姆的神话故事与紫光夫人生九子大致相同,是经曰:“斗母登于宝座之上,怡养神直,修炼精魄,冲然撮炁,炁入玄玄。运合灵风,紫虚蔚勃,果证玄灵,妙道放无极微妙光明,洞彻华池。化生金莲九苞,经入间七周夜,其华池中光明愈炽愈盛,其时一上腾九华无中,化成九所大宝楼阁。宝楼阁中,混凝九直,梵炁自然成章文曰:口(共九个字,左均为鬼,右依次为尊、帝、摩、尼、达、里、牛、钵、毛),前有无罡光敷,秘字文曰:口(共二个字,左均为鬼,右依次为至、尔),芒角然是九章生神,应现九道体,一曰天皇,二日紫微,三曰贪狼,四曰巨门,五曰禄存,六曰文曲,七曰廉贞,八曰武曲,九曰破军。”
  如令道教的朝斗法科均以斗姥为主神,民间尊称“斗母”,斗姥的神号全称是“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支天大圣圆明道姥天尊”。
  【奉祀】
  道教的一些主要宫观,也有设有斗姆殿的。其斗姆像作女像,三目、四首、八臂。斗姆神诞之日,一说是六月二十日,一说是九月初九日。道教徒多於道观内斗姆殿举行祈嗣或延生道场,祈祷健康长寿,子孙平安。
  【太阴元君】
  道教月神,亦称“太阴皇君”,全称“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治洞阴结璘宫。“太阴皇君,月宫之精。”(《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五八)“主肃静八荒,明明辉盛。”(《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月宫太阴之精,皇后大臣之象。月中帝君,仙官,神吏万众,皆修结瑶奔月之道。月为广寒洞阴之宫,自然化生育华紫桂之林,亦曰降林枝叶玉兰,神仙采食华食,寿同日月,升入玉清。魄精之炁化生玉兔、—月一周天。月宫太阴帝君,下管五岳、四渎、五湖、四海、十二溪水府、并酆都罗山百司,常以三元日冥官僚佐皆诣月宫,校定世人生死罪福之目,呈进上帝诣之阴宫死籍,月魄常泛十华之彩,光莹万国,月名结璘。”(《洞渊集》卷七)又称“太阴雷君”,(《道法会元》卷一一○)“雷霆赖以神。”(《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
  【紫阳真人】
  道教记载的紫阳真人有二,一为张伯端,一为周义山。
  【紫阳真人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北宋道士,金丹派南宗五祖之一。
  一名用成(或谓得道后改名用成),字平叔,天台(今属浙江)人。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亦有称其“号紫阳”,因尊为“紫阳真人”。据翁葆光《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称,他享年九十六岁,由其卒年上推,当生于北宋雍熙四年(987)。而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张伯端传》“住世九十九岁”一语,又当生于太平兴国八年(984)。
  自谓“仆幼亲善道,涉猎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筭、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靡不留心详究。惟金丹一法,阅尽群经及诸家歌诗论契”。少业进士后为府吏,因触犯“火烧文书律”而被遣戍岭南。治平(1064~1067)中,在他谪岭南期间,龙图阁学士陆诜镇桂林,取置帐下典机事。陆后移镇他地,伯端皆随行。
  据张伯端自述,熙宁二年(1069),因随陆诜入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其言甚简,其要不繁”,“校之仙经,若合符契”。于是在熙宁八年之前,“罄所得成律诗九九八十一首,号曰《悟真篇》”。熙宁二年,陆诜死,张伯端转徙秦陇,又去河东依随扶风人马默,后转往南方。据《佛祖统纪》《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书记载,马默漕广南,张复从之游。然陆彦孚(陆诜之孙)所撰《悟真篇记》则说,马默被召,临行,张以《悟真篇》授之,曰:“生平所学,尽在是矣,愿公流布,当有因书而会意者。”又似未随其南游。
  在张伯端元丰元年(1078)所撰《悟真篇后序》中称,自陆诜死后,“三传非人,三遭祸患,皆不逾两旬。近方追忆师之所戒云:‘异日有为汝解缰脱锁者,当直授之,余皆不许尔。’后欲解名籍而患此道人不之信,遂撰此《悟真篇》,叙丹药之本末,既成而求学者辏集而来”,“乃释而援之”。然所授非人而“罹祸患”,乃三省前过。“自今以往,当钳口结舌,虽鼎镬在前,刀剑加项,亦无复敢言矣”。“倘好事者夙有仙骨,睹之则智虑自明,可以寻文解义,岂须仆区区授之矣”。据此序,张伯端似有人所未知的难言之隐。此序所言,与陆记“因书会意”说相合,并可确定授书于马默在元丰元年之后。
  又据张弟子所编《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卷上称:“张子野人,身披百衲,自成都归于故山,……且夫奔涉山川、逾越险阻者,于兹十年而貌不衰、形不疲者”,可以断定张晚年确返回江南活动。元丰五年卒。
  张伯端以内丹为修仙途径,其丹道思想比较突出的有两大相互关联的方面:
  第一,高倡三教归一,尤推崇禅宗“明性”为最高境界。
  他认为:“释氏以空寂为宗,若顿悟圆通,则直超彼岸,如有习漏未尽,则尚徇于有生;老氏以炼养为真,若得其要枢,则立跻圣位,如其未明本性,则犹滞于幻形;其次,《周易》有穷理尽性至命之辞,《鲁语》有毋意、必、固、我之说,此又仲尼极臻乎性命之奥也。”又称:“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奈何后世黄缁之流,各自专门,互相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迷没邪歧,不能混一而同归矣。”《佛祖统纪》卷四十六称其“尝遍参禅门,大有省发。后读雪窦《祖英集》,顿明心地,作歌偈以申其旨;且言独修金丹而不悟佛理者,即同楞严十仙,散入诸趣之报”。他自谓,《悟真篇》成后,感觉“于本源真觉之性有所未究,遂玩佛书及《传灯录》,至于祖师有击竹而悟者,乃形于歌颂诗曲杂言三十二首”;并且声称“仆得达磨、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万法”。
  第二,与内丹炼精气神相适应,引禅宗心性之说入内丹,其丹法以先修命、后修性为基本特征。他继承钟吕一派观点,认为道自虚无生万物是顺生过程,内丹修炼则反此,当复归虚无,与道合一:“大丹妙用法乾坤,乾坤运兮五行分。五行顺兮常道有生有死,五行逆兮丹体常灵常存。”他将道教修炼形气作为修命,又将禅宗“明心见性”同内丹中的“炼神返虚”开?损弱?术昀?E??籀?调和起来而当作修性,主张:“先以神仙命脉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终以真如觉性遣其幻妄,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本源。”
  其著作除《悟真篇》(又名《通玄秘要悟真篇》《金液还丹悟真篇》)外,《正统道藏》还收入署名张伯端撰的《金丹四百字》一卷(可能为白玉蟾托名之作,考白玉蟾乩笔《谢张紫阳书》可知)和《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三卷(其弟子所编)。有马默、张履、陆师闵和刘永年、翁葆光等人传其道,相传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一系得其正宗。
  紫阳真人;隋唐演义中李元霸的师父
  【紫阳真人周义山】
  西汉道士。又称紫阳真人。道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紫阳真人周义山,姓周名义山,字季通,汝阴(今安徽阜阳县)人,是西汉开国元勋周勃的7世孙。父亲名叫周秘,官至陈留刺史。他16岁时,随父亲至陈留,开始读《孝经》、《论语》。平日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喜好独坐静处,不与他人交接,每天在日出之前,东向站立,漱口咽液,服气百遍,对日遥拜。这样做了一年多,其父才发现。问他做什么,他回答说喜爱太阳的光辉。在每月的朔日,他便在市场及陋巷之中周游,见了饥饿的人,就送给他们点什么,帮助他们度过暂时的困境。或者,漫游名山、大川。当时,陈留的名士听说后都想见他,他却称病,谁也不见。有一年,陈留一带大旱,斗米竟达千钱,当地的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他暗地里赈济百姓。之后不久,遇见陈留的黄秦君对他说:“听说你喜好仙道,广施阳德,精思微妙之理,使我很感动。我是中岳的仙人苏林,字子元,春秋时卫国人。自幼受学于岑先生,他教会我炼身消灾之道。后来,仇公又传给我服气之法,还神守魂之事。你这么小就知道还阳服精,导引吐纳,就不用再炼丹阳内术了。可仍需除去三虫。不过这并不难,只要吃制出细丸就可以了。”义山按照黄秦告诉的方法,服吃药丸。五年后,身上生出光泽,看穿五脏。于是又寻找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