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神谱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简明中国神谱大全-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从此二娘远近闻名,她也借此不再寄居山寺了。《续通考》说何仙姑为唐武则天时广东增城县人,出生时头顶出现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十三岁时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只仙桃,从此不饥不渴,身轻如飞,并可预见人生祸福。后来她应召进京,途中离去。一说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多称她为北宋永州(零陵)人,有称她幼遇异人,得食仙桃成仙。有称她放牧于郊野,遇异人送仙枣,食后而成仙,宋人笔记中还记载了何仙姑一些为人占卜休咎,预测祸福的事迹,一时士大夫及好奇者争先前往彼处占卜,可见她不过是一位精于占卜的民间女巫。
  传说
  八仙唯一的女仙,据说原名何秀姑,生于唐武则天时期,出生时紫云绕室,头顶上有六道毫光。从小智慧敏捷,聪敏过人。15岁时,梦见神人教她食云母粉,于是轻身如飞,往来于山顶之间,每天早上外出,晚上采山果孝敬母亲。后来辟谷,言语异常,武则天听说后,派使者召请,中途不知方向,有人说在唐中宗时八月初八飞天。还有一种说法是,何仙姑13岁时入山,遇仙人吕洞宾,吕赐其一桃,吃了以后不饥不饿,并能预知祸福之事,颇为灵验。村里的人奉为神明,专门建楼供其居住,后来吕洞宾度其成仙。
  蓝采和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蓝采和。南唐沈汾《续仙传》、宋初《太平广记》、陆游《南唐书》等书均载有他的事迹。是唐末至五代时人。其行为怪僻,贪杯喜唱,平时穿一身破蓝衫,一只脚穿只靴子,另一只则光着脚丫子。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却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热气(《续仙传》)。平时他手持三尺有余的大拍板,一边打着竹板,一边踏歌而行,沿街行乞,他唱的歌很多,大都是触景而生,不仅令世人觉得高深莫测,而且颇具仙意。其一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波,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他行为癫狂,有人施钱给他,他大都送给贫苦人,蓝采和居无定处,四海为家。这个仙人的人物原型本是一江湖流浪汉,仅由于他的行为癫狂,又好周济穷人,因此深得人们喜爱而被神化成仙。
  传说
  本为男子,但在造像中或戏曲中常常女装打扮,手提花篮,据说他本是赤脚大仙降生,原来是一名游方的道士,常穿破烂的蓝衣裳,系着一条3寸多宽的木腰带,一脚穿靴子,一脚赤行。夏天穿的是棉衣服,冬天卧于雪地中,气出如蒸。经常手持3尺多长的大拍唱板,在城市里边走边唱,带醉踏歌,似狂非狂,男女老少都跟随看他,人家把铜钱给他,他却用长绳穿起来,拖地而行,散失了也不回头看一看。有时见到穷人,就把铜钱送给他们。他不停的周游天下。有人在童年和老年时看到他,他容貌依旧。后来他踏歌于濠梁酒楼乘醉,有云鹤笙箫声,忽然轻升云中,抛下靴衫腰带板拍,冉冉而去。他最有名的踏歌是: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日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工嵯峨!
  韩湘子
  普遍的说法,韩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子(有说侄孙),《唐书·宰相世系表》、《酉阳杂俎》、《太平广记》、《仙传拾遗》等书都有关于他的介绍。一称是韩愈侄孙,历史上韩愈确有一个叫韩湘的侄孙曾官大理丞。韩愈曾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他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书中称韩愈有一年少远房子侄,为人轻狂不羁,不喜读书,韩愈曾责怪他,他却能在七日之内使牡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变颜色,并且每朵上边还有“云横秦岭家何在……”的诗句,韩愈惊奇万分。还有说韩湘子是韩愈外甥,其事迹和《酉阳杂俎》所言大同小异,韩湘子其人物原型为韩愈的族侄,五代时即被仙化。
  传说
  八仙中的斯文公子,形象是一位手持长笛的英俊少年。韩湘子,本名韩湘,是唐代大文学家刑部侍郎韩愈的侄子。传说,汉丞相安抚有一女儿,名叫灵灵,才貌双全。已许配韩湘。但是汉帝想把她婚配与皇侄,安抚坚决不同意。汉帝大怒,将韩湘罢官发配。灵灵悲郁而死,韩湘投生为白鹤,白鹤受钟离权和吕洞宾的点化,又投生为昌黎县韩会之子,乳名湘子,幼年丧父,由叔父韩愈抚养。长大后又得钟、吕二仙传授修行之术。韩愈极力反对,训斥他。韩湘子因此而出家,隐居于终南山修道,得成正果,列为八仙之列。后来,韩湘子屡次化形,度化他的叔叔韩愈,但韩愈多次不悟。后来,韩愈被降官到了潮阳,路经蓝关,雪拥不前,冻埋雪中。湘子赶来相救,并指点度化。韩愈最终感悟,也修道成仙。
  曹国舅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国舅,出现的时间最晚,流传的仙话也较少。其身世,说法大同小异,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后有关。《宋史》有传,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孙,曹皇后的弟弟。他性情和易,通晓音律,喜爱作诗,封济阳郡王,身历数朝而一帆风顺,年七十二而寿终。《神仙通鉴》云:曹国舅天性纯善,不喜富贵,却慕恋于仙道,其弟则骄纵不法,恃势妄为,曹国舅对其恶行深以为耻,遂入山修炼,遇钟离权、吕洞宾而收他为徒,很快曹国舅修成仙道。《东游记》中所述曹国舅与上略同。
  传说
  这位神仙的形象是头戴纱帽,身穿红袍官服,手持阴阳板(玉板),与其他仙人的打扮迥然不同。传说他是宋朝的皇帝宋仁宗曹皇后的长弟,名景休。他天资淳善,志在清虚,不慕虚荣,不喜富贵。后来因为他的弟弟骄纵不守法,残害人命。曹国舅深以为耻,于是隐迹山岩,穿戴平民的衣帽,但精心思考的是玄妙深奥的道理,过了10多天也不吃,有一天,他遇到了钟离权和吕洞宾两位仙人,他们问:“听说你在休养,所养的是什么呢?”答道:“养道。”仙人又问:“道在哪里?”曹国舅举手指天。二仙又问:“天在哪里?”曹国舅用手指心胸。二位仙人笑着说:“心即是天,天即是道,你已经顿悟道之真义了。”于是传授他还真秘术,点化指引他入了仙人的团队。还有一种说法,说他出家时皇帝赐他一块金牌,后来过黄河时没有船费,就以此抵押,恰好遇到了吕洞宾,与他一起同游,因此悟道而名列“八仙”。
  暗八仙
  八仙每人都有一至二样宝物或法器,一般称为“暗八仙”或八宝,常出现于刺绣、民间艺术之中,均代表吉祥之意,而且随场景不同而变换。其中较为通俗的暗八仙为:
  芭蕉扇(钟离权)
  葫芦(铁拐李)
  花篮(蓝采和)
  荷花(何仙姑)
  剑(吕洞宾)
  笛子(韩湘子)
  鱼鼓(张果老)
  玉板(曹国舅)
  【八仙排序】
  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相沿至今,再无变动。
  【神话传说】
  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是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或吕洞宾)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
  此时李铁拐抛下自己另一项法器铁拐(或说葫芦),汉钟离扔了芭蕉扇,张国老放下坐骑“纸驴”,其他神仙也各掷法器下水,横渡东海。由于八仙的举动惊动龙宫,东海龙王率领虾兵蟹将前往理论,不料发生冲突,蓝采和被带回龙宫(亦说法器被抢)。之后八仙大开杀戒,怒斩龙子,而东海龙王则与北海、南海及西海龙王合作,一时之间惊涛骇浪。此时曹国舅拿出玉板开路,将巨浪逼往两旁,顺利渡海。最后由南海观音菩萨(或说如来佛)出面调停,要求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之后,双方才停战。
  除上述以外,民间中关于八仙也有一些口碑传说,其中有则悲惨的“八仙过海”故事。
  北宋建隆年间,沙门岛(今庙岛)是朝廷囚禁犯人的地方,从建隆三年开始,凡军人犯了法,都发配沙门岛。这样年复一年,岛上犯人越来越多。但朝廷每年只拨给全岛三百人的口粮,所以粮食越来越不够吃。后来,沙门岛看守头目李庆便想了个狠毒办法:当犯人超过三百时,便将其中一些捆住手脚,扔进海里淹死,使岛上犯人总是保持在三百人内,如此被杀的,两年内就达七百余人,为了活命,犯人们经常跳海凫水逃命,但绝大部分都被激浪吞没,一次,有五十多名囚犯得到即将被杀的消息,便趁着天晴月朗,避开看守,抱着葫芦、木头跳入海中,往蓬莱山方向游去。从沙门岛到蓬莱约三十里之遥,途中多数犯人体力不支淹死水中,只剩下八名身怀武功、体格健壮的善游者,借着水流游到了岸边,在蓬莱城北丹崖山下的狮子洞内躲了起来。第二天,渔民发现了他们,当闻知八人从沙门岛游水越海而来,无不惊奇万分,把他们称作“神人”,此事便在民间传开了,并且越传越神,他们被传称为“八仙”,演变成今天的“八仙过海”的故事。
  八仙因为闹过海,沿海人们大都有“七男一女不同船”的禁忌。理发业奉吕洞宾为祖师爷,相传阴历四月十四的所谓吕祖生日,各地理发业一般要热闹一番。民间祝寿要扮演八仙敬酒,渲染欢乐气氛。
  【十二金仙】
  道教十二金仙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的十二弟子:广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黄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灵宝大法师、惧留孙、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
  南极仙翁是元始天尊的得意弟子,但不是十二金仙。
  此外云中子实力与广成子、赤精子差不多但是没有困在混元金斗,也没有后来广成子等十二人在九曲黄河大阵中消了顶上三花和心中五气,因此云中子虽然实力强大,但不是十二金仙。
  【简介】
  ·广成子
  道场:九仙山桃源洞
  主要弟子:殷郊
  法宝:番天印、落魂钟、雌雄剑等
  ·赤精子
  道场:太华山云霄洞
  主要弟子:殷洪
  法宝:八卦紫寿仙衣、阴阳镜、水火锋等
  ·惧留孙
  道场:夹龙山飞云洞
  主要弟子:土行孙
  法宝:捆仙绳等
  ·太乙真人
  道场:干元山金光洞
  主要弟子有:哪吒、金霞童儿
  法宝:乾坤圈、混天绫、九龙神火罩、火尖枪、金砖、风火轮等(均赠与哪吒)。
  ·文殊广法天尊(后为文殊菩萨)
  道场:五龙山云霄洞
  主要弟子:金咤
  法宝:遁龙柱(七宝金莲)(赠与金咤)
  ·普贤真人(后为普贤菩萨)
  道场:九宫山白鹤洞
  主要弟子:木咤
  法宝:太极符印、吴钩宝剑(赠与木咤)
  ·慈航道人(后为观音菩萨)
  道场:普陀山落伽洞
  法宝:清净琉璃瓶
  ·玉鼎真人
  道场:玉泉山金霞洞
  主要弟子有:杨戬
  法宝:斩仙剑
  ·道行天尊
  道场:金庭山玉屋洞
  主要弟子有:韩毒龙、薛恶虎、韦护(即韦驮)
  法宝:降魔杵(赠与韦护)
  ·清虚道德真君
  道场:青峰山紫阳洞
  主要弟子有:杨任、黄天化
  法宝:五火七禽扇(赠与杨任)、莫邪宝剑(赠与黄天化)、攒心钉(赠与黄天化)
  ·黄龙真人
  二仙山麻姑洞
  黄龙洞是黄龙化身黄龙真人修炼成道之所。
  ·灵宝大法师
  崆峒山元阳洞
  【影响】
  另外十二金仙为阐教十二金仙,鸿钧大弟子盘古开天地,功德无量,身陨后元神所化一道清气为三清,立人教、阐教、截教,和在一起称盘古正宗,为道教,又称玄门。后来封神中截教灭,道教就只有人教和阐教。
  【各种说法】
  十二金仙的说法大概是在《封神演义》这本小说面市之后才出现的。小说中说是元始天尊的十二个主要弟子。后来的道教经典接受这一说法,不过各经典中的说法并不一致,有的有灵宝大法师,有的又有黄龙真人,有的又有玉鼎真人。金仙是道教对神仙的层次的一种区分。是层次最高的神仙,按道教说法,相当于佛了。
  其中广成子、赤精子、灵宝大法师是太上老君的化身。而太乙真人是著名道教大神东华帝君的化身。还有一部分是著名的古神仙,象清虚道德真君、道行天尊、云中子等。最后一部分是佛教和道教互相影响之后,道教吸收的佛教神灵,象文殊广法天尊就是文殊菩萨。普贤真人是普贤菩萨。慈航道人是观世音菩萨。惧留孙和燃灯道人就更厉害了,分别是过去七佛中的两位,连名字都没有改。
  【福禄寿三星】
  福、禄、寿在民间流传为天上三吉星,福——寓意五福临门,禄——寓意高官厚禄,寿——寓意长命百岁。中国民间喜欢将三星作为礼仪交往和日常生活中象征幸福、吉利、长寿的祝愿。福禄寿水晶由各种色泽不同的发晶组成,以代表喜庆的红绿黄三种颜色的水晶为主,正寓意“福禄寿”吉祥之意。
  福禄寿的传说
  中国民间崇拜的福神、禄星、寿星的合称。又称福禄寿三星。据传福神原为岁星,即木星,后逐渐人格化,一说源于五斗米道所祀三官中的天官,演化为天官赐福之说。一说福神为唐道州刺史阳城,因其有抵制进贡侏儒的善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