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超现实的梦幻-象征主义文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超现实的梦幻-象征主义文学-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充满亵渎之气的这种卧室和棺材,仿佛一对好姐妹,轮流地给予我们,无数恐怖的快乐以及可怕的温存。

  污手的荒淫,你想在何时将我掩埋?跟她争妍的死亡,你将在什么时光把黑柏嫁接到她臭桃金娘的枝上?“黑柏”是死亡的象征,“桃金娘”是爱情的象征。这里,诗人以树木的嫁接比喻荒淫过度而招致死亡。

  诗人并不甘心就这样步入死亡,他要反抗。这就是第五部分《叛逆》的内容。这部分只有3首诗,取材于《圣经》,鲜明地表现出诗人反基督教的倾向。该隐在 《圣经》中被说成恶人,诗人却对他不但深表同情,而且对他进行赞美:

  该隐的后代,去登上天庭,/把天主揪来摔倒在地上! (《亚伯和该隐》)

  撒旦在《圣经》中是恶魔,诗人却把他看成被迫害者、流亡者、失败者、连连赞美他的叛逆精神,英雄气概。在《献给撒旦的连祷》中,诗人用反复手法,一连15次呼喊:“啊,撒旦,请可怜我长期的不幸!”诗人表示做一个撒旦式的叛逆者:

  让我的魂有一天在智慧树下,傍着你休息,当树枝在你头上,伸展得像一座新庙堂的时光。

  这些诗都表现出诗人的反抗精神。但这种反抗是孤独的、无力的,得不到别人的呼应。怎么办呢?到哪里去寻找自己的出路呢?用什么方式才能使自己这忧郁的心灵得到解脱呢?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死亡。于是引出了诗集的最后一部分:《死亡》。

  在《死亡》部分中,诗人想象死亡可以使一对情侣“两颗心竞相把余热耗尽,变成了两个巨大的火炬,两个灵魂合成一对明镜,双重光在镜中辉映成趣”。 (《情侣的死亡》)死之“替光身的穷人们再铺好卧床”,它“是穷人的钱袋和古老的家乡”(《穷人们的死亡》);死亡可使艺术家们“头脑里面的百花开放”,实现自己的理想 (《艺术家们的死亡》)。于是,诗人决定投身于死亡。但这里的死亡,不过是寓意罢了,诗人是要遁入另一个世界去从事新的探索。诗人在最后一篇总结之诗《旅行》中写道:

  啊,死亡,啊,老船长,时间到了!快起锚!我们已倦于此邦,啊,死亡!开船航行!管他天和海黑得像墨汁,你也知道,在我们

  内心之中却是充满了光明!

  请你给我们倒出毒酒,给我们鼓舞!趁我们头脑发热,我们要不顾一切,跳进深渊的深处,管他天堂和地狱,跳进未知之国的深部去猎取新奇!

  于是,在《恶之花》中,诗人形式上结束了他的思想探索历程。

  波德莱尔在谈到《恶之花》时,曾说过这样的话:“在这本残酷的书里,我放进了我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温情,全部的信仰 (改头换面的),全部的仇恨。”

  作为一个心地善良、神经敏感的人,波德莱尔深谙巴黎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种种恶,深谙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心灵的种种恶,他对之无比厌恶,无比痛恨,可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它知道这是什么,可又对之无可奈何。因此,他利用诗的形式,通过心灵的痛苦呻吟,来表明自己的对人世的省悟,对人世的恨。就这个意义讲,《恶之花》是诗人的心泉流出的血浇灌出来的,从诗集中,我们能感觉到,“仿佛一道涌泉有节奏地啜泣”;我们能听到,“血在哗啦哗啦地长流”(《血泉》)。而且,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能从中看到当时一代人的心灵状态:这一代人的目光中都燃着波德莱尔式的怒火,这一代人的灵魂中都淌着波德莱尔式的鲜血。一句话,波德莱尔表现的是整个一代人的思想,一代人的情绪。

  作为象征主义的开山作, 《恶之花》在方法和技巧上为后来的象征主义作品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首先,诗集大量地运用了象征、暗示的手法。波德莱尔发现了语言的奥秘,他懂得表示色彩、音响、香气以及各种事物的词语往往具有多义性,如果调动语言的这种因素,就可以形象、具体同时又含蓄地表达某种深意,使诗耐人寻味。因此,他在《恶之花》中一般不直露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情绪,而是利用一系列的意象来象征。暗示出某种思绪。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如:甲板上的信天翁象征逆境中的诗人(《信天翁》),天鹅象征流亡者(《天鹅》),七个老头子象征基督教的七罪宗(《七个老头子》),“无限碧空”象征天国 (《“我爱你,就像喜爱黑夜的穹苍”》),破钟象征衰弱的诗人(《破钟》),桃金娘象征爱情,黑柏象征死亡(《两个好姐妹》),等等。

  其次,采用了通感手法。波德莱尔从“感应”论出发,开创了通感法。通感法也叫感觉挪移法,指的是创作中,声音、颜色、香味等都可以互相沟通,声音可以诉诸视觉,颜色可以诉诸嗅觉,香味可以诉诸味觉等。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前面引述的《感应》一诗,其他例子如:“把她的……甘美的温暖倾注在万物之上” (《我爱回忆那些毫无掩饰的时代”》);“我愿你胸中散发健康的芳香”(《患病的诗神》);“等到淫乐的时钟敲响”(《给一位太快活的女郎》);“混着龙涎香朦胧的馥郁”(《邀游》);“它从翁中把大量阴暗的寒冷/酒向附近墓地的苍白的亡魂”……

  第三,通篇运用奇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某种意义上讲,《恶之花》是修辞艺术的典范。充斥诗作中的“修辞”除上述两方面外,大都是奇喻、拟人等形象、生动地成分,给人极深的印象。奇喻的例子如:“谁知道我所梦想的新的花枝,/在被冲洗得像沙滩的土壤里,/能否找到活命的神秘的营养?” (《大敌》)“远远离开著名的坟茔,/走向一座偏僻的墟墓。/我的心,像个闷声的鼓,/敲着送葬进行曲前进。”(《恶运》)“美酒能用奇迹一般的豪华富丽/装饰最灿烂的旧房。/就像布满阴霾的太空中的夕阳,/在红霞散漫的金光里,/能使其中现出许多神奇的柱廊。”(《毒》)等等。拟人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光通篇采用这种手法的就有《人与海》、《美》、《美的赞歌》、《猫》、《烟斗》等篇。有人说波德莱尔是典型的苦吟诗人,这是中肯的。

  除上述几方面外,《恶之花》体现出的选材独特、形式完美、音乐感强等,也都影响了后来的象征派。瓦雷里曾指出:“波德莱尔的最大的光荣……在于孕育了几位很伟大的诗人。无论是魏尔仑,马拉美,还是兰波,假使他们不是在决定性的年龄上读了《恶之花》的话,他们是不会成为后来那个样子的。” (见《外国文学评论》)由此可见《恶之花》在象征主义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找到客观对应物”:艾略特

  托马斯·斯蒂恩斯·艾略特(1888—1965)是当代西方影响极大的诗人、戏剧家兼批评家,是象征主义的最重要的代表,也是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

  生平与创作概况

  艾略特出生于美国米苏里州圣路易城一个大砖瓦商的家庭里,1927年加入英国籍。1906—1914年间,他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和默登学院,专攻哲学和文学,选修法、德、拉丁、希腊语和梵文,研习中世纪史、比较文学、印度哲学和宗教等。良好的教育为艾略特最终走上文学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他后来才被誉为“当代最博学的英语诗人”。

  评论者一般把艾略特的创作分成三个阶段。1909年至1920年左右为第一阶段。这个时期的创作大都收在《诗歌》(1909—1925)《诗集》(1909—1935)、《诗集》(1909—1962)等集子中。它们被看成“通往《荒原》的道路”。其中,最著名的诗篇是《杰·阿尔弗莱特·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在某种意义上讲,它是《荒原》的前奏,与《荒原》的思想一脉相承。它以普鲁弗洛克的内心独白的方式,象征性地表现了病态世界 (一个好像“病人麻醉在手术桌上”的昏黄世界,一个病恹的世界,亦即处于生与死之间、不死不活、亦死亦活的世界)中的病态心灵状态,即失去信念,失去对生活意义的信心,失去对任何事情的创造力,意志薄弱的神经质的自我思考,诗篇反映了一个敏感的知识分子对人类精神状况的悲观主义的思考。

  1922年,艾略特出任《标准》杂志主编。10月,创刊号登载了他的长诗

  《荒原》。作品在西方文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确立了艾略特现代派诗人鼻祖的地位。1925年,他发表了组诗《空心人》。这是艾略特创作的第二阶段。《空心人》与《荒原》也一脉相承,但侧重描写精神空虚的“现代人”。其一这样描写道:

  我们是空心人/我们是稻草人/互相依靠/头脑里塞满了稻草。

  唉!当我们在一起耳语时我们干涩的声音毫无起伏,毫无意义/像风吹在干草上/或者像老鼠走在我们干燥的/地窖中的玻璃上。

  有声无形,有影无色/瘫痪了的力量,无动机的姿势那些已经越过界线/目光笔直,到了死亡另一个王国的人/记得

  我们——如果稍稍记得的话——不是/作为迷失的狂暴的灵魂而仅是/作为空心人/作为稻草人。

  诗中提到的“迷失的狂暴灵魂”指的是福克斯。他在1605年试图炸毁国会大厦的阴谋中被捕。以后,英国人民就在每年11月5日这一天举着模仿他做成的稻草人,放火焰庆祝。本诗就是在这种风俗触动之下写出的。“空心人”是稻草人意象的延伸,它无血无肉,没有灵魂,“头脑里塞满了稻草”、是现代人的象征。现代人没有信仰,徒具形骸,虽生犹死,就好象稻草人一样,诗人用“干涩”来描写现代人的心灵枯竭状态。为了增大强度,接下来又使用了两个比喻:“象风吹在干草上/或者象老鼠走在我们干燥的/地窖中的碎玻璃上”。由于缺乏信仰甘露的滋润,心灵的干旱竟达到这样的程度。于是一片死寂;“有声有形、有影无色/瘫痪了的力量,无动机的姿势”。这是对“空心人”的描述,也是对整个灵魂空虚的西方世界的概括。总的看来,我们从 《空心人》中,我们读到了诗人对人的现存精神状态的深沉忧虑,这种忧虑同样是十分悲观的,如果联系整个组诗,我们甚至会得出结论:这时的艾略特,其精神历程正处于最低谷,正处于一种“荒原”地带。

  从1930年的《灰色的星期三》到长诗《四个四重奏》(1935—1941)是艾略特创作的最后一个阶段。诗人企图超越“荒原”,寻求希望,但他找到的只是自我陶醉的幻想。诗人于1927年加入英国国教会。他一生都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灰色的星期三》明显地流露出诗人献身于宗教的思想倾向。

  《四个四重奏》通过哲学宗教的冥想,宣扬基督教思想,主张皈依宗教。艾略特后期还写了一系列的宗教剧,如描述1170年英国主教托马斯·勃克为教会殉难的《大教堂凶杀案》(1935),表现要屈从天主意志的《一家团圆》(1939),宣扬“原罪”说的《鸡尾酒会》(1950),说明在职业中寻求快乐就是贯彻天主意旨的《亲信秘书》(1954)等。艾略特后期作品的这种思想倾向,明显是消极的,甚至是反动的。他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在思想探索方面则是失败的。

  艾略特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还一直是英美诗歌鉴赏的权威。他的文学批评论文集有《圣林》(1920),《论文选集》(1917—1932)、《诗的功能和批评的功能》 (1933)、《论诗与诗人》(1957)等。

  总的看来,艾略特一生在诗的园地里,不断耕耘,不断探索,写出了很多既思想深刻又艺术性高超的诗作,为欧美诗坛增添了一束束独有风采的奇葩。而在艾略特的园林里,长诗《荒原》可说是其中最大、最雍容华贵的一朵。

  《荒原》简析

  长诗《荒原》被看成一部划时代的作品,现代诗歌的里程碑,象征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作。

  在长诗中,“荒原”是战后西方文明的象征 (按照艾略特的本意,似乎更应该说是整个现代文明的象征)。它的突出特征是没有水,没有春天,没有生机,不死也不活。长诗通过“荒原”意象,反映了艾略特(也包括其他西方知识分子)对于现代文明崩溃的浓重的幻灭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荒原》一诗共438行,分5章,即:一、《死者葬仪》;二、《对弈》;三、《火诫》;四、《水里的死亡》;五、《雷霆的话》。

  《死者葬仪》的题目来自英国教会的出葬仪式,其含意是:现代人的生活如同出葬仪式。长诗第一句包含深意:“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本来,四月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可是这里却“荒地上/长着了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荒原上缺少生机,处于不生不死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由于“回忆”往昔的繁盛而痛苦,也由于复苏的“欲望”而焦虑。接下来,诗人描写现代人的无所事事,精神空虚,以及由此而业来的情欲横流,邪恶丛生,生命力的消失。

  这部分引述了很多典故,使长诗含义丰富、深邃。如第三节引用了华格纳的歌剧《特利斯坦和绮索而德》中的传奇故事。特利斯坦和绮索而德工人由于喝了“爱的迷魂药”而热烈相爱。特利斯坦的朋友墨洛特背叛了友谊,向马克五告发了。结果给一对情人带来了终生痛苦。诗人用这个典故暗示我们,私利和情欲导致人类的互相残杀,导致社会上的背信弃义。

  在第四节中,诗人引用了关于寻找圣杯的传说。相传圣杯是耶酥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他们的门徒用来接他的血的杯子,一说是耶酥最后的晚餐中用的杯子,以后遗失了。以保护基督教为信条的骑士们的最崇高的事业就是找回圣杯。但要经过种种危难,经受许多考验。只有最勇敢、最纯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