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旧五代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旧五代史-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伏惟皇帝陛下,体尧、舜之至道,法日月于太虚,威于夷狄,恩及虫鱼。奉国者继加荣宠,违天者咸就诛锄。典礼当告成之后,夙夜思即位之初,千秋万岁,永混车书。  
  宰臣冯道之辞也。庚申,以左多吾上将军史敬熔为邓州节度使,以右金吾上将军符彦超为兗州节度使,以骁卫上将军张敬询为滑州节度使,以阆州防御使孙岳为凤州节度使。诏改凤翔管内应州为匡州,信州为晏州,改新州管内武州为毅州。  
  五月乙丑,郑州防御使张进、副使咸继威并停任,以盗掠城中居人故也。丙寅,以少府监韦肃为洺州刺史,以潞州节度使王建立为太傅致仕。建立素与安重诲不协,因其入朝,乃言建立自镇归朝过鄴都,日有扇摇之言,以是罪之,故令致仕。丁卯,以前兴元节度使刘仲殷权知潞州军州事。戊辰,以安州节度使高行珪卒辍朝。有司上言:“皇后受册,内外命妇并合奉贺。今未有命妇准例上表称贺。中书诸道节度使但进表上言皇帝,外命妇上皇后贺笺表,进呈讫,无报。应皇亲或有庆贺及起居章表,内中进呈后,只宣示来使,并不合答复。”从之。壬申,以权知昭义军军州事刘仲殷为潞州节度使、检校太傅。丁丑,帝临轩,命使册淑妃曹氏为皇后。礼院上言,百官上疏于皇后曰“皇后殿下”,及六宫及率土妇人庆贺只呼“殿下”,不言“皇后”。中书覆奏,若只呼“殿下”,恐与皇太子无所分别,凡上中宫表章呼“皇后殿下”,若不形文字,寻常只呼“皇后”。从之。癸未,太子少傅萧顷卒,废朝。甲申,回鹘可汗仁喻遣使贡方物。辛卯,以翰林承旨、兵部侍郎李愚为太常卿。壬辰,以前滑州节度使李从璋为左骁卫上将军。  
  六月丁酉,以护驾马军都指挥使、贵州刺史安从进为宣州节度使,充护驾马军都指挥使;以护驾步军都指挥使、澄州刺史药彦稠为寿州节度使兼护驾步军都指挥使。甲辰,以皇城使安崇绪为河阳留后,重诲子也。凤翔奏:“所管良、晏、匡三州并无属县,请却改为县。”从之,仍旧为军镇。前振武节度使安金全卒。壬子,中书门下奏:“详覆到礼部送今年及第进士李飞、樊吉、夏侯珙、吴沺、王德柔、李谷等六人,望放及第。其卢价等七人及宾贡郑朴,望许令将来就试。知贡举张文宝试士不得精当,望罚一季俸。”从之。丁巳,皇子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从厚移领镇州,以左武卫上将军李从温为许州节度使。  
  秋七月甲子,以宣徽南院使、行右卫上将军、判三司冯赟为北京留守、太原尹。己巳,以邓州节度使史敬镕卒废朝。甲戌,以左威卫上将军梁汉颙为邓州节度使,前兗州节度使赵在礼为左骁卫上将军。庚辰,奉国军节度使兼威武军节度副使、检校太尉、兼侍中王延禀加兼中书令。诏:“诸州得替防御、团练使、刺史并宜于班行比拟,如未有员阙,可随常参官逐日立班。”新例也。辛巳,诏拣年少宫人及西川宫人并还其家,无家可归者,任从所适。甲申,以前齐州防御使孙璋为鄜州节度使。戊子,以右散骑常侍陆崇卒废朝。崇为福建册使,卒于明州,赠兵部尚书。宿州进白兔,安重诲谓其使曰:“丰年为上瑞,兔怀狡性,虽白何为!”命退归。  
  八月甲午,以前邓州节度使卢文进为左卫上将军。北京奏,吐浑千余帐内附,于天池川安置。禁在京百司影射州县税户。乙未,捧圣军使李行德、十将张俭、告密人边彦温并族诛,以其诬告安重诲私市兵仗故也。以前许州节度使张延朗为检校太傅、行兵部尚书,充三司使。三司之有使额,自延朗始也。初,中书覆奏,授延朗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兼判户部度支事。奏入,宣旨曰:“会计之司,国朝重事,将总成其事额,俾专委于近臣,贵便一时,何循往例,兼移内职,可示新规。张延朗可充三司使,班在宣徽使下。”癸卯,北京奏,生吐浑内附,欲于岚州安族帐。都官员外郎、知制诰张昭远奏:“请依国朝旧以例,选郎官、御史分行天下,宣问风俗,兴利除害。”不报。  
  壬寅,皇子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从荣封秦王,仍令所司择日册命。《五代会要》:长兴元年九月,太常礼院奏,草定册秦王仪注。博士段颙议曰:据《开元礼》,临轩册命诸王大臣,其日受册者,朝服从第卤簿,与百官俱集朝堂,就次受册讫,通事舍人引,不载谒朝还第之仪。自开元以后,册拜诸王皆正衙命使,诣延英进册,皇帝御内殿,高品引王入立于位,高品宣制读册,王受册讫,归院,亦无乘辂谒朝之礼。臣按《五礼精义》云:“古者皆因禘尝而颁爵禄,所以示无自专,禀之于祖宗也。”今虽册命,不在烝尝,然拜大官、封大邑,必至殿廷,敬慎之道也。今当司欲准《开元礼》,其日秦王服朝服,自理所乘辂车、备卤簿,与群臣俱集朝堂,就次受册讫,至应天门外,奉册置于载册之车,秦王升辂,出谒太庙讫,归理所,仪仗卤簿如来时之仪。从之。戊申,兗州奏:“淮南海州都指挥使王传拯杀本州刺史陈宣,焚烧州城,以所部兵士及家口五千人归国,至沂州。”帝遣使慰纳之。庚戌,正衙命使册福庆长公主孟氏。以前雄武军节度使王思同为左武卫上将军,以前凤州节度使陈皋为右威卫上将军。壬子,正衙命使赴太原,册永宁公主石氏。乙卯,以左监门卫上将军陈延福卒废朝。丙辰,皇子镇州节度使从厚封宋王,仍令择日册命。  
  九月乙丑,阶州刺史王宏贽上言:“一州主客户才及千户,并无县局,臣今检括得新旧主客已及三千二百,欲依旧额立将利、福津二县,请置令佐。”从之。丁丑,诏天下诸州府,不得奏荐著紫衣官员为州县官。戊寅,升尚书右丞为正四品。癸未,利、阆、遂三州奏,东川节度使董璋谋叛,结连西川孟知祥。甲申,以镇州节度使范延光为检校太傅、守刑部尚书,充枢密使。利州、阆州进纳东川檄书,言将兵击利、阆,责以间谍朝廷为名。乙酉,以左骁卫上将军赵在礼为同州节度使兼四面行营马步军都指挥使。枢密院直学士、守工部侍郎阎至,枢密院直学士、守尚书右丞史圭,并转户部侍郎,依前充职。以翰林学士、守户部侍郎李怿为尚书右丞;以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刘煦为兵部侍郎;以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窦梦征为工部侍郎,依前充职。以中书舍人刘赞为御史中丞,以御史中丞许光义为兵部侍即,以兵部侍郎姚顗为吏部侍郎。丙戌,诏东川节度使董璋可削夺在身官爵,仍征兵进讨。丁亥,以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兼西南面供馈使,天雄军节度使石敬瑭兼东川行营都招讨使,以遂州节度使夏鲁奇兼东川行营招讨副使。庚寅,以右卫上将军王思同为京兆尹,充西京留守兼西南行营马步都虞候。  
  冬十月壬辰,以太子少傅李琪卒废朝。癸巳,以鄜州节度使米君立卒废朝。诏:“凡赙赠布帛,言段不言端匹,段者二丈也,宜令三司依此给付。”甲午,正衙命使册兴平公主于宋州节度使、驸马都尉赵延寿之私第。己亥,以左骁卫上将军李从璋为陕州节度使,陕州口度使刘彦琮移镇邠州。尚书博士田敏请依旧典藏冰、颁冰,以销阴阳愆伏之沴,诏从之。《五代会要》载原敕云:“藏冰之制,载在前经,献庙之仪,废于近代,既朝臣之特举,案典礼以宜行。田敏所奏祭司寒献羔事宜依。其桃弧棘矢,事久不行,理难备创。其诸侯亦宜准往制藏冰。”乙巳,供奉官张仁晖自利州回,奏董璋攻陷阆州,节度使李仁矩举家遇害。丁未,宫苑使董光业并妻子并斩于都市,璋之子也。辛亥,以武安军节度副使、洪鄂道行营副都统、检校太尉马希声为武安军节度使,加兼侍中。时湖南马殷奏,久病不任军政,乞以男希声为帅,故有是命。中书奏:“吏部流内铨诸色选人,所试判两节,欲委定其等第,文优者超一资,其次者次资,又次者以同类,道理全疏者于同类中少人户处注拟。”从之。  
  十一月庚申朔,帝御文明殿,册皇子秦王,仗卫乐悬如仪。甲子,正衙命使册皇子宋王于镇州。是日,幸龙门。翼日,冯道奏曰:“陛下宫中无事,游幸近郊则可矣,若涉历山险,万一马足蹉跌,则贻臣下之忧。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况贵为天子,岂可自轻哉!”帝敛容谢之。退令小黄门至中书问道垂堂、倚衡之义,道因注解以闻,帝深纳之。己巳,故太子少保致仕封舜卿赠太子少傅。庚午,应州节度使张敬达移云州,以捧圣都指挥使、守恩州刺史沙彦询为应州节度使;以颍州团练使高行周为安北都护,充振武节度使。壬申,黔南节度使杨汉章弃城奔忠州,为董璋所攻也。乙亥,制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削夺官爵,以其同董璋叛也。丙子,以前同州节度使罗周敬为左监门上将军。丁丑,故兵部侍郎许光义加赠礼部尚书。辛巳,西面军前奏,今月十三日,阶州刺史王宏贽、泸州刺史冯晖,自利州取山路出剑门关外倒下,杀败董璋守关兵士三千余人,收复剑州。甲申,日南至,帝御文明殿受朝贺。丙戌,以给事中郑韬光为左散骑常侍。青州奏,得登州状,契丹安巴坚男东丹王托云越海来归国。《契丹国志》:时东丹王失职怨望,因率其部四十余人越海归唐。  
  十二月乙未,荆南奏,湖南节度使、楚国王马殷薨,废朝三日。庚子,以前襄州节度使安元信为宋州节度使。辛丑,幸苑中。丁未,以二王后秘书丞、袭酅国公杨仁矩卒辍朝,赠工部郎中。庚戌,湖南节度使马希声起复,加兼中书令。壬子,以枢密院直学士、户部侍郎阎至为泽州刺史;枢密使直学士、户部侍郎史圭为贝州刺史。甲寅,遣枢密使安重诲赴西面军前。时帝以蜀路险阻,进兵艰难,潼关已西,物价甚贱,百姓挽运至利州,率一斛不得一斗,谓侍臣曰:“关西劳扰,未有成功,谁能办吾事者!朕须自行。”安重诲曰:“此臣之责也,臣请行。”帝许之。言讫而辞,翼日遂行。甲寅,故西川兵马都监、泗州防御使李严赠太傅。丙辰,车驾畋于西山,腊也。丁巳,回鹘遣使来朝贡。戊午,故荆南节度使、检校太尉、兼尚书令、南平王高季兴赠太尉。  
   
明宗纪八  
  长兴二年春正月庚申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贺,仗卫如仪。乙丑,诏曰:“故天策上将军、守太师、尚书令、楚国王马殷,品位俱高,封崇已极,无官可赠,宜赐谥及神道碑文,仍以王礼葬。”壬申,契丹东丹王托云自渤海国率众到阙,帝慰劳久之,锡赉加等,是日,百僚称贺。丙子,以沙州节度使曹义金兼中书令。丁丑,东丹王托云进本国印三纽。庚辰,以静江军节度使马宾卒废朝,赠尚书令。丙戌,荆南节度使高从诲落起复,加兼中书令。  
  二月己丑朔,以宋州节度使赵延寿为左武卫上将军,充宣徽北院使。癸巳,诏贡院旧以例夜试进士,今后昼试,排门齐入,即日试毕。丁酉,幸至德宫,又幸安元信、东丹王托云之第。辛丑,以鸿胪卿致仕贾馥卒废朝。以枢密院使、守太尉、兼中书令安重诲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充河中节度使,进封沂国公。己酉,以右威卫上将军陈皋为洋州节度使。诏诸府少尹上任,以二十五日为限。诸州刺史、诸道行军司马、副使、两使判官已下宾职,团防军事判官、推官、府县官等,并以三十日为限。凡幕职随府者不在此例。癸丑,邠州节度使李敬周移镇徐州。诏禁天下不得开发无主坟墓。  
  三月辛酉,诏渤海国人皇王托云宜赐姓东丹,名慕华,仍授检校太保、安东都护,充怀华军节度、瑞镇等州观察等使。其从慕华归国部校,各授怀化、归德将军中郎将。先于定州擒获蕃将,特哩衮宜赐姓狄,名怀惠,扎古宜赐姓列,名知恩,并授检校右散骑常侍。锡里扎拉宜赐姓原,名知感;裕勒古宜赐姓服,名怀造;奚王副使格斯齐宜赐姓乙,名怀宥,三人并授检校太子宾客。甲子,以前鸿胪卿王琼为太仆卿。丙寅,以皇子从珂为左卫大将军。从珂自河中失守,归清化里第,至是安重诲出镇河中,帝召见,泣而谓之曰:“如重诲意,尔安得更相见耶!”因有是命。壬申,以沧州节度使孔循卒废朝。乙亥,以西京留守、权知兴元军府事王思同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充西面行营马步军都虞候。庚辰,以少府监聂延祚为殿中监,以前云州节度使杨汉章为安州节度使。乙酉,太师致仕钱镠复授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吴越国王,以其子两浙节度使元瓘等上表首罪,故有是命。丁亥,以太常卿李愚为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夏四月辛卯,制德妃王氏进位淑妃。诏钱镠依旧赐不名。诛内官安希伦,以其受安重诲密指,令于内中伺帝起居故也。丁酉,幸会节园,宴群臣,因幸河南府。诏罢州县官到任后率敛为地图;又禁人毁废所在碑碣,恐名贤遗行失所考也。戊戌,诏今年四月禘飨太庙。故昭义节度使李嗣昭、故幽州节度使周德威、故汴州节度使符存审,并配飨庄宗庙廷。己亥,以前徐州节度使张虔钊为凤翔节度使。癸卯,以汴州节度副使药纵之为户部侍郎,前宗正卿李谐为将作监。甲辰,以宣徽北院使、左卫上将军赵延寿为检校太傅、行礼部尚书,充枢密使。乙巳,潞州节度使刘仲殷移镇秦州。帝幸龙门佛寺祈雨。己酉,天雄军节度使石敬瑭兼六军诸卫副使。辛亥,以前凤翔节度使朱宏昭为左武卫上将军,充宣徽南院使。壬子,以兵部尚书卢质为河阳节度使。甲寅,以遂州节度使夏鲁奇没于王事废朝。诏曰:“久摐时雨,深疚予心。宜委诸州府长吏亲问刑狱,省察冤滥,见禁囚徒,除死罪外,并放。”  
  五月戊午朔,帝御文明殿受朝。庚申,以三司使、行工部尚书张延朗为兗州节度使。辛酉,诏:“近闻百执事等,或亲居内职,或贵列廷臣,或宣达君恩,或勾当公事,经由列镇,干挠诸侯,指射职员,安排亲昵,或潜示意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